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最近几年有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一直在网上热议,就是要不要取消英语学科的地位,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认为这是在浪费学子们的时间!我想在明清时的古代,一定也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在士子们中热议,那就是到底要不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禁到底是不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风范,是不是我们太小家子气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一旦你处理不好,就会把你打入谷底,当然也可能把你送上巅峰!

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国度,一个民族,能像我们这个民族一样切身地感受过毒品的危害,它和后来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是深深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同深刻入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中,它永远在告诉我们,耻辱是怎么练成的!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张开自己的臂膀,哪怕迎接的是嘲笑,是腥风血雨,我们都要咬着牙,去等待光明的到来!一个人,深深地悔过自己的过往,并且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熬过了二十世纪,我们迎来了二十一世纪!

林则徐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危难中的第一位英雄。我相信他在内心深处已经隐隐感觉到这次的敌人已经不同于以往,它比我们更强大,比我们更文明,比我们更昌盛,比我们更自信,它是狡猾与残忍的!这是一个无比冰冷的现实,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我们莫名奇妙地战败了!我不知道当道光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一个娘们的时候,他的内心是鄙夷还是冷笑!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1)

鸦片战争

(一)英雄的成长

林则徐的爸爸叫林宾日,是福建侯官县人,就是现在的福州。他爹因为乡试不中,就在家乡开设私孰,教书为业。现在俗称辅导班,也不能叫辅导班,就是私人学校,不过是小型的罢了!乡试就是各州、府举行的考试,不过要考中秀才才行哦!在各省省城考,主考官都是皇上钦派的。考中了就成为举人,这可不得了,这意味着你可以做官了,更意味着你从此可以脱离体力劳动而活得滋润了!林宾日未中举人,所以暂时还只能在江湖中漂泊。其实这种人太多了,你像“同福客栈”的吕轻侯吕秀才,就给人记帐过活,没什么丢人的!

林则徐母亲叫陈帙,是贡生陈时庵的女儿,所谓贡生就被选拔到国子监读书的优秀秀才!正所谓同行找同行,知根知底嘛!所以说,林则徐也算是出自书香门第,不过是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林陈两位夫妇共生育十一个儿女,林则徐排行第二。家里人口众多,就靠一个教书的养活,自然入不敷出,所以,则徐也经常要帮衬家里,正是早年生活的艰难,使林则徐一生都对穷苦人有一份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心,是他做人的一条基本准作,那就是扶助苍生!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2)

林公则徐

林爸爸为了教育儿子,四岁便带他进私塾认字,六岁作文章,七岁已熟悉文体。这个儿子好像也很灵光,八九岁竟然吟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林宾日又惊又喜,看到了这个儿子非凡的一面。其实林则徐是一个有非凡文采的官员,他的文章作得特别好。“苟利国家生死已,已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都是他的诗文。在后世广为流传。林则徐做官后,曾经又回家待过一段时间,无奈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北上求官。这真像是陶渊明的旧事重演了。我相信他多么希望能诗酒终日,过上舞文弄墨的日子。然而他身已交付国家,只好疲劳地为苍生奔走。林则徐一生都很疲惫,忙碌地奔波于各地,从未有过清闲的时候,位高权重,在他来讲,不过是更重的责任罢了,和更忙碌的生活,他的日子很疲惫!

(二)官场的历练

正因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自身的努力,那科举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拿进士也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事情正好相反,林则徐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

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同年娶了知县郑大模的女儿为妻,就在放榜中举的那一天他们完的婚,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让咱林大帅哥遇上了!不过要是那天考不中捏,这个后果好像就有点那啥了!同年,林则徐就赴京参加会试,就是礼部的考试,谁知名落孙山,好尴尬呀!不过已经不错了,中举自己就已经有了当官的资格。

这期间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在各大官手下作幕僚,就是作个书记呀文书呀之类的工作。我觉得他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作是给一个做厦门海关同知的官员手下作书记,厦门海关同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厦门海关关长,主管外贸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林则徐切身体会到洋人是怎么贿赂我国官员,和他们怎样偷运各种非法货物来中国的伎俩和勾当,和厦门当时整个社会的生存状况。我相信当他看到那大宗的货物如吐云吞雾一般从海上冒出来的时候,无论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他都在心里惊讶于对方的经济力量与组织力量,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基地在海上的某一个地方,那里生产我们这完全没有的东西,那里有完全不一样的思维与组织,但是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我们这个帝国终将被它们摧毁,走上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那时候还是十八世纪初,我相信林则徐根本意识不到这些,至死他都意识不到这些,或者他不愿相信这些!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3)

火车赛马

林则徐从1804年第一次参加会试落榜到1811年第三次参加会试中考,期间共有七年的时间,这期间林一直在干一些幕僚的工作,从19岁到26岁,我不知道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不知道那些林公的研究者们会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觉得那是一种煎熬,这种煎熬是对个人前途的极度担忧,他担忧自己可能会永远如此,毕竟科场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地方,是一个水很深的地方!毕竟那些才华横溢的人被科场抛弃的很多,像蒲松龄,像曹雪芹,他估计不用考,因为没资格!王安石、苏轼等人一次就中,而且考得相当好,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般人,难道他林公是一般人!最主要的,他隐隐看了这个世界的问题,他隐隐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奇怪,但他不知道内心的疑惑如何解决,他不知道他林公如何自处,才能让这个帝国兴旺发达,内心的深深的疑惑,隐隐的没有答案!一个初来这人间的年轻人,最不会的就是怎样把生命交付给这个世界!而林公内心这方面的苦痛将更加地严重,他终其一生都想为这个垂垂老矣的帝国谋一条出路,他深深热爱的帝国,他献出了全部忠诚的帝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令谁不纠心!

(三)历史的主角 <1>

林则徐中进士后,做了七年的京官,其实就是一些闲散的馆阁之臣。他利用京师丰富的藏书与各种资料来很好地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见识与学问。他希望能学些“经世致用”的学问,真正增长自己的才干。

平心而论,林则徐所除的时代,整个帝国并不坏,嘉庆帝与道光都是不错的皇帝,至少能听得清好赖话,你要搁崇祯,咱老徐都被剐了好几次了!只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咱赶不上了,历史证明,你只能进不能退,也不能原地踏步走,否则的话,下一个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就有可能翻船。这就是人类不能停止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们要攒着能量应对下一个危机,否则的话,我们很快就会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中国落后,叫强者揍,里外交困,一个帝国很快就垮了,这个民族差点沦为亡国奴!

七年之后,林则徐出京做官了。他像所有历代的能吏一样,干了两件事情:第一,治水修河;第二,指导农业生产。

我们这个处于季风区的肥沃国度,永远都在和两件事情斗争:一个是洪水;一个是干早。黄河和长江永远都在翻腾着滔天巨浪,搅动着朝廷的心。当然,你要是碰上兵荒马乱的年月,事情发生了也就发生了,死上几十万人也就那事了,见怪不怪嘛!可是一个政权一旦稳定下来,治水一定是最令它头疼的一件事情,这既影响它稳定的基石,又是它走向昌盛的拦路虎。当然现在不用怕了,水都让咱整没了嘛,河床都露出来了,就是这么霸气,服不服!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4)

滔滔巨水

干旱是农业的第一杀手,没水浇地,基本上你种上种子,收起鸟粪。所以历代能吏都是兴修水利的行家里手!啥,你不会?那你治个球你治,回家抱孩子去吧!修了大渠,引水浇地,农业丰收,粮食满仓,经济活跃,人口繁荣,懈怠懒惰,浮华浪费,大难临头,水利荒废,颗粒无收,人口锐减,事业凋敝,历史大该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千百年来,牵动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作为一个传统的能吏,林则徐在这两方面修的都是满分。他干得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经世致用!朝廷内外,百姓当中,没有人不称赞林则徐的能力与人品。他干过按察使,主管刑狱司法的,干过布政使,主管民政的,干过河道总督,主修黄河的。各种官职他都历炼了一遍!

(三)历史的主角 <2>

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苏巡抚,这一年他47岁,距他第一次出京任职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已经整整十二年过去了。经过十二年的摸爬滚打,十二年的历练,他终于成了一位封疆大吏,可以完全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在江苏巡抚任上,他处理了清代财政经济中极为棘手的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实际问题,这些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正是林则徐多年来经世致用本领积累的体现,有能力,有见识,有魄力处理这么复杂的问题,非常人能上手的问题,说明林则徐对当时社会的运行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换句话说,他已经达到了一个政治家的顶峰!

五年后,林则徐又干了两年的湖广总督。历史走到了1839年,这个帝国要迎来一场巨变,一场迟早要来的巨变!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华韵王郎同乘船避难,有一人也想坐他们的船。华韵有些犹豫,王郎说,船还这么宽,干嘛不载他!后来敌人追得急,王朗就想把那个人甩了,华韵说,我刚才犹豫的就是这个,你既然已经答应载人家走,怎么能半道上把人扔下去。世人以此看出华王的优劣。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5)

海国图志

当道光帝把林则徐召到京师的时候,连着八天,天天找林则徐谈。林则徐后来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追忆此事时说,“戊冬在京被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而固辞不获,只得贸然而来,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啥意思,我本来就不想揽这活,皇上非让我干。我就知道这是非生即死的事,不过既然接了这活,我就顾不得个人安危了!

禁个烟还弄得要死要活的!是这吧,我现在交给你个任务,去墨西哥禁毒,初一开始禁,你要是能活过十五我算你活得好!当时毒品已经开始腐蚀整个官僚系统,他们要么抽烟,要么抽利,没几个人是干净的。鸦片在腐蚀我们这个民族的健康与体质,换句话说,它在动摇我们的国本!所以,道光帝才会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抓!道光帝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就是胆有点小,不免小家子气!

这样,林则徐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广州禁烟了!有清一代,我以为林则徐是能力与境界最强的一位,要在曾国藩之上,至于左宗棠、李鸿章那帮人,那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林则徐到广州后做了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就能看出他做事的沉稳与完备。

林则徐为什么被罢官 林则徐为什么被认为是(6)

禁烟大事

第一件事情,严查鸦片,虎门销烟;第二件事情,找人翻译西方的文章与报刊,了解西方情况;第三件事情,修筑海防,准备应战。在广州的一年多时间,林则徐其言其行,其风范其智谋都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

正因为林则徐充分的准备,侵略者来文来武都没占到便宜,林则徐应对自如,不慌不忙。可是工业文明注定要战胜农业文明,强大的英国,卑鄙下流的资本者必定要找到农业者的软脉,然后逼它就范!侵略者在广东占不到便宜,便将先进的战船直开到了天津,直逼大清的心脏地区。道光立马就急了,再怎么玩也不能把自己玩没了啊。于是他想上岸了!

什么奕山、什么琦善,谁忠谁奸,谁能谁滑,道光新里门清,问题是他想上岸了,他不想玩了。你要是让林则徐给他们谈,他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万一两句话说不好,直接跟人家干起来!要是让人家端了咱老窝,总不能跟着老林进山打游击吧!这么个烂摊子,丧权辱国的事情,总有个人来承担责任,综合考虑,林大人光荣入选了!

封建官场的规则,下替上背黑锅,我不知道林则徐看懂了没,我想他当时没有看懂,后来回过味来了!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运动,就在统治者的胆小怕事上失败了。一个古老的帝国,它的顽固性使它的近代化走得异常地艰辛,正因此,它的臣民对它的反抗才更地彻底,它的现代化才来得异常地迅猛,异常地有厚劲。这不同于日本依托帝国制度的崛起!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看得很模糊,很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