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一)

结论:宋襄公“合诸侯”的举动与春秋中后期宋国所主导的两次“弭兵会盟”是一脉相承的,是宋国对于国际事务的积极态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宋国这种国民性格的形成,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地缘政治的制约。

从地缘政治角度上讲,周公为了防止商人后裔造反,将他们封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这就使得他们面临来自于楚国的威胁时,必须要依靠中原联盟作为后盾才能维持国家的安全。当中原各国都无法肩负起统领诸侯的重任时,宋国人就只能积极奔走,试图重建齐桓公所创立的霸业秩序。

而当这种愿望落空的时候,以宋国的地势和国力都无法阻挡楚国的进攻,就算是在一两次的战争中侥幸打败了楚国,最后也难免会招来灭国的命运。因此,泓水之战的失败,从短期来看,是消减了宋国的国力,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保存了宋国国祚。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宋襄公不听从旁人的建议反而是正确的选择。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1)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历史上对于宋襄公的评价一般有两个极端:在儒家统治天下的时代里,宋襄公的仁义之名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他提出的几条作战原则长期被一些理想主义者视为金科玉律,更加深化了人们对于有着君子之风的美好时代的想象,因此很多人都情愿把这个并没有建立什么功业的失败者列入“春秋五霸”的行列中去。

而在美好事物的对立面,总有人能看到史料中提到的那些阴暗面,因而认定了宋襄公哪里是什么仁义,他那根本就是蠢嘛!在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中,拳头才是硬道理,你一个二流诸侯国没事凑热闹,那不是自讨没趣嘛!

但我要说了,人们对于宋襄公的评价,无论是说他仁义还是说他愚蠢,实际上都被《左传》的叙述给限制住了思维。也就是说,宋襄公一系列决策的对错与否,是有一个参照系的,这个参照系就是他的哥哥子鱼(目夷)的评价。人们不加甄别地就认为子鱼的观点更加切合当时的实际,如果宋襄公能够听取这些中肯的建议,最终的结果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可问题是,所有未经验证的观点都只是假设,对待子鱼的建议,我们同样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因此,对于宋襄公的决策是否真的不靠谱,我们还必须回到历史现场,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宋国人的国民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从宏观上来看,如果要问,放眼整个春秋时代,最热衷于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家是哪个?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就是宋国。春秋初年,霸业版图未定的时候,四方大国晋、楚、齐、秦为了争夺霸权打得不可开交,被围在中间的中原大国都只有看戏的份儿,没有上场的胆儿,可唯独宋国是个例外,这我们就不提了。

到了春秋中后期,晋楚两大强国互掐了多半个世纪,到最后谁也掐不动了,就想要弭兵议和,这个时候谁出头最为积极?还是宋国。宋国大夫华元、向戌为了国际和会四处奔走,先后促成了两次弭兵会盟,为国际和平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反观郑国、鲁国那些大夫,却只会在一旁说风凉话。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2)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宋国的这种国家性格,说好听点是有道义感,铁肩担道义,敢为天下先,说不好听点就是带轴犯二,还爱管闲事。对于这一点,楚国人就有一个很贴切的评价,说“郑昭宋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郑国人的外交策略比较灵活,看到楚国人强盛了,他们就跟楚国,看到晋国人强盛了,他们就跟晋国。他们一般不会认死理,也没有什么责任感,反正只要保证了我的安全,你国际政治风向怎么转变我也管不着。

而宋国人就不同了,宋国人特别喜欢认死理,齐国强盛了,我可以跟齐国,晋国强盛了,我可以跟晋国;但如果你楚国也想来插一杠子——对不起,咱们关系没那么好——他就死活不从,这种坚持几乎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非要等楚国人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实在没办法了才认怂,你别以为只有宋襄公才会这样。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就很喜欢拿宋国人开地图炮,在那些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中,比如野人献曝,比如智子疑邻,比如揠苗助长……宋国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呆萌蠢,还特别自以为是。造成宋国这种国民性格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可能都列举出来,这里捡重点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3)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第一个因素是文化传统。宋国人在周朝的身份很特殊,他们是殷商后裔,在周王朝兴起的过程中先后被灭了两次国。一次是武王克商,商纣王被周武王革了命,其子武庚受封成了周朝的一个普通诸侯。后来武庚联合三监叛乱,又被周公革了命,这才把纣王的兄长微子封到商丘接续商朝祭祀,建立了宋国。

这两次的革命可以说是把这些商朝后裔打得心服口服,还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个特殊的观念:“天命不再受”。就是说,上天已经把自己的天命夺了给了周人,就不可能再次授予自己,所以就顺应天命,老老实实地接受周朝统治就好了。

与此同时,周王朝对他们还特别客气,把他们封为“三恪”之一,在爵位上算是公爵,比其他的那些侯爵、伯爵的诸侯地位都要高。这种特殊的地位就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怀,就是说,我们尽管现在已经失去天命了,可毕竟也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曾治理过天下,而且现在还是诸侯中的老大哥,因此就有义务帮助周人治理好天下。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4)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一方面笃信天命,另一方面呢又有着特殊的责任感,这就让宋国人对周王室的统治拥护得特别起劲。因此说,如果要在春秋时期选择保存周礼最为完善的国家,能够跟鲁国媲美的也就只有宋国了。你还别忘了,到春秋末年以复兴周礼为己任的孔老夫子,他的祖上可是宋国人。

地缘政治因素对于宋国人国家性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方面的因素,我们要从地缘政治上看。宋国的核心区域在商丘,地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交界地带,向东可以连接齐、鲁,向西可以抵达周、郑,向北又可直通晋、卫,向南则是隔着陈、蔡与楚国相望,可以说是整个中原版图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围绕郑国的归属来回拉锯,大体上都不会影响霸业的归属,可一旦宋国的归属出现了变化,这对于中原政治版图所产生的影响就会是革命性的。晋楚邲之战后,因晋国无法提供保护导致宋国沦陷,楚国大军一路北上横扫中原就是这个原因。

到了大争之世的战国时期,中原各国互相侵夺已成常态,以往的一些传统国家都被相继吞并。在这种政治格局下,你要把郑国、鲁国灭掉不会引起国际政治的地震,可要有谁敢把宋国灭了,那绝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齐国人就是吃了这个亏。从这里面也就可以看出,宋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这种特殊地位为什么会造就宋国的特殊性格呢?这我们就要对当时的国际环境进行分析了。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5)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把中原的争霸战争理解成一场竞技比赛,有实力角逐霸主地位的国家,如晋、楚、齐、秦就是最有竞争力的选手,谁的拳头硬,谁自然就应该当霸主。但实际上,如果要站在中原诸侯的立场上看,他们争夺霸主实际上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抵御楚国的入侵。晋楚争霸战争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渗透与反渗透的战争。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格局,是因为在西周的政治环境下,中原诸侯因为处于周王室控制范围之内,被天子压榨得最狠,早年都得不到发展。只有当平王东迁、天子权威丧失之后,他们才渐渐发展了起来。而楚国则不受此限制,早在西周末年,他们就已经开始扩张疆土了,当中原诸侯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发展起来的时候,楚国早就已经成长成了一个超级巨无霸,那个体量是中原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特别要强调的是,楚国文化特性与中原迥异,且自西周开始就与王室对抗,其进取中原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要取代周朝,而不是要玩什么霸主的游戏。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诸侯单打独斗肯定是谁也打不过楚国的,到最后都免不了会被楚国吞并,成为他们王族治下的一个县。为了抵抗这股潮流,避免成为楚国战车下的牺牲品,他们就只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也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外部条件。

也就是说,中原霸主所统领的这个联盟,实际上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那就是楚国。这个联盟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或者说是霸主的职责,就是要维护世界和平,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维持中原地区的太平安定。

明朝时期日本进攻朝鲜地图变化(被战国地图炮玩坏了的宋国人)(6)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宋楚泓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AalizzWell逸川

对于宋国来说也是一样,这个诸侯联盟就是他最大的依靠,霸主就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一旦这个保护伞倒了,他们即刻就会感受到来自楚国的威胁。

因为对于楚国来说,宋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优越了,一旦掌握了宋国,就可以掐断中原各国物资交流、文化交往的交通线,瘫痪各国的经济命脉。一旦宋国沦陷,其余各国就可以不攻自破,剩下的晋、齐、秦也就不再是威胁,楚国统一中原、取代王室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时刻被楚国这样一个巨无霸惦记的感觉,恐怕不会太好受。正因为如此,宋国人才特别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可以背靠中原霸主的大树有恃无恐,不必整日里担心那个被称为“蛮夷”的楚国会把自己怎么样,这也是为什么宋国会对国际事务特别上心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