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道巾,身穿青衣道袍,脚踏十方布鞋。道士的这身打扮,在西装革履的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道士以道为事,他们或是在深山里隐世修行,或是在道观里诵经打坐,我们也只有在游览道观时,才能有幸遇到几位道长。

为什么不能去道教类似的地方(走近道教遇见道士)(1)

虽然说出家人讲究清静无为,但是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冒犯到他们。假如遇见值殿的道长,我们该如何打招呼?我在道观里不止一次看到信士双手合十向道长打招呼,也有的人开口就问道长多大岁数了,有的人见到女道长口称“道姑”,还有的对道长说“无量寿佛”……那么到底该怎样才是正确的呢?

为什么不能去道教类似的地方(走近道教遇见道士)(2)

相较于佛教在我国的流行,道教显得衰落了许多,尤其是佛教的寺院更是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通过影视剧的演绎我们都知道,佛教拜佛的手势为双手合十。许多人到了道观烧香拜神时,还是用双手合十的手势,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而道教承袭传统中华文化,用的是传统的抱拳礼,左手包右手的拱手礼,寓意为扬善抑恶。左手包右手在道教寓意着负阴而抱阳,其中又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因此,碰到道长时,要用拱手礼打招呼,切记不要用双手合十。

为什么不能去道教类似的地方(走近道教遇见道士)(3)

道教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其中对于道士的称谓就有许多种。最早的“道士”一词是对古代那些方士、隐士、术士们的一种称谓,道教正式成立后,“道士”就成为了教职人员的特定称谓。道教根据道士品阶以及职能的不同,有“真人”、“天师”、“法师”、“方丈”等不同的称谓,如称呼全真祖师丘处机为丘真人,张道陵祖师为张天师。如果遇到了道士,我们不知道他们的道行高低,都以“道长”、“道爷”等称呼即可。像“牛鼻子老道”、“道姑”等带有戏谑成分的称呼是不可以使用的。

有些人受到民间小说的影响,在遇到道士时,煞有介事的行拱手礼,唱喏“无量寿佛”,其实这是错误的。道教从来都没有“无量寿佛”的称呼,“佛”很明显带有佛教色彩,道教有“无量寿福”的说法,即数不清的寿和福,具有吉祥的寓意。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西南地区,“福”与“佛”发音相近,再加上儒释道在民间融合,所以就有了“无量寿佛”的误传。

为什么不能去道教类似的地方(走近道教遇见道士)(4)

道教也没有“无量天尊”的问候语。佛教的“阿弥陀佛”四个字读起来颇为顺口,于是很多人也误以为道教的就是“无量天尊”。“无量”是虚指的数量词,指的是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天尊”天尊是道教神仙体系里对地位最高的神明的一种尊称,“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道教的正确问候语应当是“福生无量天尊”,意为福报来自于无数的天尊,直呼“无量天尊”显然不对。

正所谓道法自然,虽然道教有诸多的清规戒律,但是我们在与道人交流时,也不必太过拘谨。不过道教有三不问的禁忌,即一不问寿,二不问俗事,三不问家常籍贯。道教追求长生久视,看淡了自己的年龄,修为的高低与年龄也是没有多大关系。假如遇到道长问他年龄,他肯定会笑而不谈。道士出家修行,断却红尘之事,世俗的七情六欲会影响他们的修行,所以不要跟他们谈论俗事。还有就是,道士住的是十方丛林,以庙为家,同辈皆为师兄,并不存在什么地域籍贯的说法,因此不要问道长家常籍贯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