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人们提起他时,几乎都会联想到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之类的词。总之没人会认为他是个有本事的人,然而一个没本事的人会在曹操手下混到主簿的位置吗?显然不可能,说句良心话,杨修在作死方面,根本没法同孔融祢衡那对好基友相比。那两位可真是憎恨这个世界的代表,脱光腚骂曹老板——也是没谁了。相比之下,杨修还是十分崇拜曹老板滴,那么他又是为何被宰呢?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1)

杨修的悲剧人生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太尉这个官职在汉朝是非常有实权的,可不像宋朝的高俅。位列三公,属于皇帝之下权利几乎最大的几个人之一。曹操可不是皇帝,虽然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势力,但汉献帝的核心力量还是可以对曹操产生很大的影响的。杨彪正是朝廷的代表,由于杨彪对曹操的妥协,才会让曹老板对内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杨彪的儿子杨修,哪怕再能得瑟,只要别触及自己的底线,是绝不会有性命之忧的,这也是杨修狂浪折腾的依仗。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2)

杨修平时是怎么得瑟的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抢领导风头,就跟张国立演的纪晓岚一个样。什么事都欠欠欠的,哪都有他。经典的比如:一人一口酥,门上写活字之类的。当然这种事情,以曹老板的胸怀和他老子的面子在,倒也不算什么。可杨修千不该万不该去参与曹操的夺嫡之战,这种事情向来是统治者的逆鳞,谁碰谁死。杨修开始仗着才智帮了曹植几次,在曹操面前出了风头。谁想曹植此时已经飘起来了,开始目中无人。任谁都能看的出来曹植有心夺嫡,于是杨修很自然的成了曹植一党,洗都洗不清。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3)

被架到火上烤的杨修心中是绝望的,就凭曹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争得一时上风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毕竟是天下第一才子。可是要想在曹老板心中留下长期靠谱印象,可就太难了。文人恃才傲物,他自己就是例子,而曹操追求的是那种能屈能伸,礼贤下士又心狠手辣的枭雄精神。曹植跟他爹明显不是一类人,除了才华和长相,其余的跟曹操简直两个极端,反而有点像祢衡那个二百五。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4)

杨修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同僚,千古第一毒士——贾诩。这个鬼精的老家伙,压根就不参与夺嫡之争。曹操还非常信任他,哪像自己,成天被曹老板的笑容笼罩着。杨修是真的害怕曹老板哪天笑着捅他一剑,然后来一句:吾笑时好杀人!没办法,得罪了自己的老板,还拜了那么个不靠谱的老大,人生灰暗啊!最要命的还是那个毒士到底还是出手了,稳准狠的几个小办法轻描淡写的破解了曹植所有的优势。而且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遍彻底敲定了曹丕的世子之位。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5)

难怪有人总结三国最不能惹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他贾诩。这家伙就像一匹狼,没有底线什么都干不说,而且冷静的出奇,不到万无一失绝不出手。果然,在他的布局之下,曹操已经有了放弃更换世子的想法。当曹操找到贾诩之时,贾诩已经断定曹操心中所想。于是一锤定音,世子之位不再有变化。杨修一同折腾彻底白忙活,在领导手下搞了这么多小动作,还想琢磨领导的根本。你这是找死啊!可杨修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当初自己鬼迷心窍,一步错步步错,等到醒悟过来之时,已经深陷曹植那个大坑里爬不上来。

杨修的智商差了整整30里(杨修是因为得瑟而死)(6)

汉中之战,曹操下令巡夜口令为:鸡肋。夏侯惇告诉杨修口令后,杨修立马决定收拾行李。夏侯惇问杨修,杨修说马上就要撤兵了:鸡肋者,食而无肉,弃而有味,如同今日之战局,进退不得,只能撤兵。夏侯惇觉得有理,也去收拾行李,被曹操撞个正着。曹操问他为何收拾行李,夏侯惇全交代了。正无处出气的曹老板,直接拿杨修当了出气筒,宰了!扰乱军心,甭说太尉之子,就是皇子照样可以宰!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杨修慷慨赴死,可惜这个人才,在人生中重要的拐点上的错误选择,要了自己的大好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