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游览了皇宫中的“养老院”之一——慈宁宫及慈宁宫花园,接下来咱们浏览皇宫中的“养老院”之二——寿康宫。
寿康宫位置图
寿康宫,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
寿康宫主宫区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由三进院落组成。南北长148米,东西宽57米,周围有红墙环绕,占地约8436平方米。
慈宁宫西侧寿康宫的正门。 过了屏门就是寿康宫一进院正殿寿康宫。
寿康门
寿康宫远眺
寿康宫简介
寿康宫南北三进院,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西夹道外有房数间。院落南端寿康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可通慈宁宫。
寿康门内正殿即寿康宫。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明间、次间各安三交六菱花扇门4扇,梢间为三交六菱花槅扇槛窗各4扇,后檐明间与前檐明间相同,其余开窗。
寿康宫 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
寿康宫东西配殿面阔各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出廊。东配殿明间安隔扇门,西配殿明间隔扇、风门为后来改装。次间均为槛窗,每间用间柱分为两组,窗棂均为一抹三件式。两配殿南设耳房,北为连檐通脊庑房,与后罩房相接。
配殿面阔三间,黄色琉璃瓦单檐硬山顶,前面有檐廊。
寿康宫以北是第二进院,后殿为寿康宫的寝殿,额曰:“长乐敷华”,有甬道与寿康宫相连。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出廊,明间安步步锦扇、玻璃风门,次、稍间安窗,上为步步锦窗格,下为玻璃方窗。室内以扇分为5间。后檐明间开扇门,接叠落式穿堂,直达后罩房。
后殿也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七只脊兽。
后殿的后檐明间开门,接叠落式穿堂,通过装饰精美的室内通道可直达后罩房
寿康宫彩画按形制绘制为“龙凤和玺”,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这种和玺彩画仅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
寿康宫装饰
寿康宫彩画按形制绘制为“龙凤和玺”,
精美绝伦殿角斗拱
据说乾隆皇帝为了让母亲居住得舒适,连细枝末节的地方都考虑周详,仅独立净房/卫生间就建了好几个,这在整个紫禁城中也是独有的。
寿康宫是紫禁城各个宫院之中设计最科学、设施最完备和最宜居的,它的居住舒适度不仅超过东西六宫,甚至比皇帝们居住的养心殿还要好。
寿康宫在嘉庆和光绪两朝曾重修。
这里是崇庆皇太后接受朝贺之所,寿康寓意“长寿安康”,《尚书·洪范》之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康占据五福中的两位福泽。
寿康宫室内装饰
寿康宫宝座
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东西梢间辟为暖阁,东暖阁是皇太后日常礼佛之佛堂。殿前出月台,台前出三阶,中设御路石,月台左右亦各出一阶。
寿康宫正殿正中有地平、屏风、宝座、甪端、香几等成堂陈设
龙凤和玺平棋天花,斗八浑金蟠龙藻井
正殿内的藻井轩辕镜 龙口含轩辕镜
正殿内的藻井轩辕镜非常有趣,是一颗大铜球。其他的轩辕镜虽说也是铜胎但都处理成银白色甚至是镜面效果,而这颗则处理成朴素的古铜色,在中国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寿康宫正殿正中有地平、屏风、宝座、甪端、香几等成堂陈设。这一套只是平时所用的礼仪堂设,而为太后八旬圣寿节准备的庆典用具更为豪华。
为太后八旬圣寿节准备的庆典用具更为豪华。
寿康宫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皇帝每隔两三日即至此行问安礼。乾隆朝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嘉庆朝颖贵太妃(颖贵妃)、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孝和睿皇后)、咸丰朝康慈皇太后(孝静成皇后)都曾在此颐养天年,慈禧太后晚年也曾在此小住。孝圣宪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仍于每年圣诞令节及上元节前一日至寿康宫拈香礼拜,瞻仰宝座,以申哀慕之情。这里的三宫、四所等宫殿供太妃太嫔等居住。寿康宫常驻大夫,备有常见药材,有厨师和卫士。清代皇太后身边宫女为12人,太后每年可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124条名贵兽皮、400个银纽扣等,这是后宫中的最高待遇。
1736年,弘历刚刚登基,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随着他成功登上皇位,他的生母也从熹贵妃晋升为崇庆皇太后,本来是一件大喜事,但随之而来的烦恼也不少,首当其冲的便是“住”的问题。
此时紫禁城内已有慈宁宫和宁寿宫两所太后宫,但慈宁宫已经没有适宜的居所,宁寿宫又住着太妃们,太后迁入与礼不合。于是弘历大笔一挥,再给母亲建一所新宫殿!
寿康宫便这样轰轰烈烈地建造起来。
乾隆帝曾亲口说自己“以孝治天下”,他也确实做到了,从寿康宫的家具摆设中便可一窥一二。
在开始建造寿康宫时,宫内的家具摆设便一同开始打造了。乾隆元年五月份便开始制作正殿悬挂的黑漆地九龙边“慈寿凝禧”匾额,八月做寿康宫斗扁,九月做书格与挂屏,十月已细致到陈设用的“香圆、佛手等果子四盘”等物,十月二十四日,寿康宫正式告成。一共花费白银七万四千两,赤金一百八十两。
正殿悬挂的黑漆地九龙边“慈寿凝禧”匾额
寿康宫屏风宝座
《活计档》(备注)记载乾隆三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紫檀镶竹丝三屏峰宝座一分,随足踏、香几、绣褥锦套,司房收贮。传旨:‘着在寿康宫安设,将现设屏峰宝座撤下,交本处收贮。钦此。’”
这一套屏风、宝座的组合从崇庆皇太后八旬大寿之后,就一直陈设在寿康宫。
屏风为紫檀缂丝攒竹嵌玉石屏风,高310cm,宽219cm,厚32cm,其底座与边框皆采用竹簧工艺,上边有百宝嵌花卉,工艺制作精彩绝伦。
紫檀缂丝攒竹嵌玉石屏风
屏心为缂丝织绘的“海屋添筹”图景
屏心为缂丝织绘的“海屋添筹”图景,其中的细部又加以补绘,细腻非凡。
画面中天高海阔,祥云满布,蓬莱仙境中有一重檐八角楼阁,阁外台上置一宝瓶,内插灵芝与筹码,五只仙鹤口衔筹码正朝楼阁飞来,源源添筹。屏风背面则是黑漆描金的寿桃、灵芝、花卉等图案。
画面中天高海阔,祥云满布,蓬莱仙境中有一重檐八角楼阁,阁外台上置一宝瓶
屏风前是紫檀攒竹嵌玉石宝座,与屏风极为相配,长117.5cm,宽84cm,高98cm,通体嵌竹簧。宝座靠背和扶手做成屏风式,边缘均以竹簧细细贴合,做成回纹边沿。
紫檀攒竹嵌玉石宝座
宝座靠背屏芯是是以紫檀木为地,内外双面镶嵌各色宝石组成花卉图案,雍容华贵,艳丽精致。座面髹黑漆,以描金绘西洋花和云蝠纹。
座面边缘间隔镶嵌雕有穿花龙纹的长方形玉板,下有束腰,四方直腿,四足坐于托泥上。此件宝座材珍料佳,各色宝石玉板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将宝座的尊贵高雅之气尽数展现出来。
屏风宝座 局部
此套屏风宝座集缂丝、竹簧、百宝嵌、漆地描金、雕刻等多种装饰手法于一体,代表了清乾隆时期家具的最高水平。
屏风宝座 局部
寿康宫后殿东暖间黄花梨隔断
寿康宫后殿寑宫西暖阁黄花梨隔断
寿康宫后殿的东暖阁 里外
寿康宫后殿的东稍间暖阁大炕
东稍间山墙下的那条木榻大炕
寿康宫西暖阁曾经是崇庆皇太后的卧室
西暖阁是崇庆皇太后的卧室
西暖阁是崇庆皇太后的卧室
在寿康宫后殿西次间北墙的仙楼下,有一对黄花梨木雕云龙大柜,通高291cm,单体宽176cm,通宽352cm,是清宫遗存黄花梨木家具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黄花梨云龙大柜
寿康宫这件黄花梨大柜做成顶箱立柜形制,由上部顶箱和下部立柜两部分组成,顶箱和立柜均是对开门,中间有闩杆,门上安铜錾花葵形面叶,作镂空双龙吊牌,大柜边缘有铜制葵形合页,内部横屉有铜云头形提手,足底有铜包角。
这些铜活儿不仅加固了大柜,还是家具最聚精气神儿的地方,黄灿的颜色中和了硬木家具的沉闷,达到了繁简适度,美观得体的装饰效果。
黄花梨云龙大柜
顶箱在中间安设屉板一层,立柜内上部安屉板两层,中部在第二层屉板下左右安设抽屉各一,其下为空膛,底部设暗格,通过抠手可打开平铺的屉板,并设置暗锁。
黄花梨云龙大柜
柜门上通景满雕云龙纹,神龙腾挪翻越,在祥云浮漫间舒展自如,展现出神圣尊贵之气。下方牙板雕双龙捧寿纹,灵动传神,美轮美奂。
黄花梨云龙大柜满雕云龙纹
大柜的正面与仙楼的边沿齐平,又在柜子的东西两侧加木框,与房间等宽,遮住了整个西次间楼下的北墙,从而成为整个房间不可移动的一部分。
此件黄花梨雕云龙大柜自乾隆元年抬进寿康宫,就再也没有挪动,见证了寿康宫的繁荣兴替。
满雕云龙纹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显示,1925年打开大柜时,柜中仍收藏着一些崇庆皇太后在乾隆年间使用过的物品,如金錾花嵌珠杯盘、碧玺朝珠、红珊瑚云蝠灵芝纹如意、文竹嵌玉刻御制三星赞如意、伽南香嵌金数珠等等。
这些物品用材讲究,做工精细,属最高规格。如此珍贵的大柜和珍罕的宝藏用品,都可以看出崇庆皇太后的尊崇地位。
金錾花嵌珠杯盘
朝珠
碧玺朝珠
崇庆皇太后曾作过三次大寿庆典,大庆每天呈进的寿礼以九的倍数而计,称为九九寿礼,连进五日或九日。
寿礼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亲制御笔,其次是万寿如意、冠服簪饰、靠背坐褥、围屏炕屏、佛像经卷、佛前供器、彝鼎古玩,以及各种书画、 文玩、 古董、 彩缎、 瓷器、玉器、铜器、水晶、玛瑙、家具,乃至各种食品等等。
价值连城的盆景
香几
家具类寿礼中最显眼的是香几,其数量庞大、样式繁多、花样屡有翻新。
依据《国朝宫史》及《东朝崇养录》的记录统计,仅三次大寿庆典就呈进了二十四对香几,另加十七件香几,这还未计平日与平常年份所进香几。
寿康宫中摆设的香案 香几 座钟 瓷器等
寿康宫 香几 盆景 围屏 hh
据载,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呈进“金彩宜春南漆方胜式香几二对”,方胜式造型不是香几最常见的造型。而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家具中,确有一对黑漆描金方胜式香几,也是仅存的方胜式香几。
香几通体以黑漆描金为饰,方胜式几面,面下束腰,牙板膨出,肩部做出如意头造型。三弯式几腿,上舒下敛,足端外卷,下踩金漆圆珠,接有束腰方胜式托泥。粗看香几成对,但仔细观察,则发现两件香几束腰处的纹样还是有细微差别。
香几
香几
最让人兴奋的是,通过查找文物的参考号,发现这对香几在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物品时,一件收藏在寿康宫,另一件收藏在寿安宫。这两个宫殿都是崇庆皇太后曾经使用过的宫殿,前者为生活区,后者为庆寿区。
尽管崇庆皇太后的礼单中有各式各样造型的香几,方胜式造型的也仅见两对,故可以断定这正是崇庆皇太后曾经使用过的香几,并且两对香几当年在寿康宫与寿安宫应各陈设一对,但不知何时、何种原因各失去了一件。
寿康宫旧藏的另一件黑漆描金山水图菱花式香几也在讲述着崇庆皇太后的故事。在这件体量不大的香几的几面里膛有两张黄条,一张贴着,一张拴着。
香几
前者其上文字为“乾隆四年八月初十日,李英进苏漆菱花式香几一对”,后者其上文字为“(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刘炳忠交,赏福晋、公主用黑漆描金花大小香几三十三件。寿康宫。”
香几字条
这两张黄条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这件黑漆描金山水图菱花式香几是乾隆四年呈进的,二是表明寿康宫在乾隆年间至少藏有几十件此类大小不等的香几,这与崇庆皇太后大寿时所呈进的数目很匹配。
乾隆五十年,崇庆皇太后已经去世八年了,能够一次性交出三十三件香几,用于赏赐福晋、公主,寿康宫当年的收藏盛况,亦由此可见一斑。
香几通体以黑漆描金
寿康宫后殿的东暖阁中最为显眼的是东山墙下的大炕。这里平时陈设寻常,但逢崇庆皇太后旬年大庆时,则需陈设十二扇围屏。
乾隆皇帝在崇庆皇太后五旬、六旬、七旬、八旬时分别撰文,敬祝母亲万寿无疆,均款署“子皇帝臣弘历”,文体则为赋、为颂、为连珠,并将祝寿之作制成十二扇围屏呈进。
据《活计档》记载,这四架围屏分别为御笔黄色绢字锦边围屏十二扇、御笔蓝缂丝金字漆边围屏十二扇、御笔金刻(缂)丝蓝字漆边围屏十二扇、御笔黄宁绸地蓝绣字紫檀边围屏十二扇。
据《活计档》记载,这四架围屏分别为;
御笔黄色绢字锦边围屏十二扇。
御笔蓝缂丝金字漆边围屏十二扇。
御笔金刻(缂)丝蓝字漆边围屏十二扇。
御笔黄宁绸地蓝绣字紫檀边围屏十二扇。
崇庆皇太后非常喜爱这四架围屏,乾隆皇帝也很是珍惜。 崇庆皇太后去世后,在清点遗物的过程中,乾隆皇帝下令,为这四架围屏特别制作红色漆箱盛装,并收藏在慈宁宫的西暖阁中。可惜的是,这四架围屏都没有实物遗存,而幸运的是,四架围屏的底稿都保留了下来。
清乾隆 黄花梨款彩祝寿诗文十二扇屏风
清康熙 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
这四件围屏已不再是简单的家具,而是作为乾隆皇帝“以孝治天下”的重要证例,同时可以体现崇庆太后的至尊地位。
东暖阁的门
东暖阁的门,你别看它就是一扇普通的板门。这东暖阁是崇庆皇太后的小佛堂,私人定制的,太后平常就在这里拜佛。里面有一座金嵌宝石佛塔。
金嵌宝石佛塔
这座塔本身,它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式样覆钵藏塔,而且所有的零碎都有,覆钵塔身、十三天相轮、华盖、仰月宝珠塔刹都有。华盖上吊下来的除了流苏,还有垂带。连基座一起,整个塔都是镶满各种宝石, 显得豪华奢侈。
壶门里莲花座上是释迦牟尼坐像,秘密藏在佛像身后,常人根本看不见。
据说佛像身后有一个小匣子,那匣子里不是佛舍利,而是一撮头发。这撮头发不是富察皇后的,也不是令妃的,而是甄嬛的。崇庆皇太后去世后,乾隆令人用寿康宫里的所有金器之单质金元素合并赶制了这座金发塔供在这里。
故宫博物院藏清人绘《孝圣宪皇后(崇庆皇太后)》半身像屏
崇庆皇太后便是红极一时的甄嬛的原型,她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晚年迁入寿康宫后,更是尊崇无比,而后人从寿康宫遗留的家具中便可领略到这位传奇皇太后的盛世风采。
介绍一下寿康宫曾经的七位主人;
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
崇庆皇太后是寿康宫的第一位主人。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十三岁时入胤禛贝勒府,为格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弘历。母以子贵,雍正继位后,她被封为熹妃,后晋封熹贵妃。事实上,在雍正皇帝的后宫妃嫔中,无论从地位还是获得宠爱的程度上来说,熹贵妃并不十分显眼。这一点从雍正元年(1723年)新帝登基之后后妃们的位份变化中可窥之一二:嫡福晋乌拉纳喇氏被册封为皇后,而侧福晋年氏被封为贵妃,另一位侧福晋李氏被晋封为齐妃,钮祜禄氏由藩邸格格之位得以晋封熹妃,与齐妃等同,这也是由于诞有弘历的缘故。由此看来,她位份并不高。
另一方面,从后妃们在雍正帝心中所占分量来看,皇后乌拉纳喇氏是内大臣费扬古之女,是当年圣祖康熙皇帝册封的雍亲王嫡福晋,她在雍正帝心中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雍正九年(1731年)乌拉纳喇氏病逝,刚刚病愈的雍正帝欲亲自含殓,经大臣劝阻才作罢,于是雍正帝发上谕以妥善处理此事,在上谕中,雍正帝也说道“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结缡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表达了与皇后深深的结发之情;贵妃年氏,是巡抚年遐龄之女,她曾为雍正帝诞下三子一女,皆早殇。她是后妃中最得雍正帝宠爱的,雍正三年(1725年)她病危之时,雍正帝加封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雍正帝对她的评价是“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皇后面前小心谨慎……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
也许有人认为她得宠源于其兄长年羹尧,但事实并非如此。清史学家冯尔康先生曾分析过:年氏进雍邸,从生子在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情况看,一定比较晚,而且连生三子,表明她得雍正帝专房之宠。她的地位与哥哥年羹尧有一定关系,但是主要是她自己获得的。雍正帝于二年冬天就已决定整治年羹尧,三年三月才公开处置,可是到了十一月仍然对年妃关怀备至,甚至加封皇贵妃,显然不是年羹尧的军功起的作用。
因此,无论从地位还是从与皇帝的感情来看,熹妃在雍正一朝的后宫中并不十分突出,但她却是有清一代、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少有的拥有最尊贵的地位、集福寿于一身的女性,这一切应该说都是他的儿子弘历这位盛世皇帝带给她的。
曾经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秋天,康熙帝携弘历至避暑山庄狮子园,在此期间传见了钮祜禄氏,并连连称赞她为“有福之人”。众所周知,康熙帝十分喜爱弘历,在雍正即位之谜至今尚未完全解开的情况下,康熙帝对弘历的喜爱曾被作为他传位给胤禛的一个因素。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去世,弘历即位,为乾隆帝,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崇庆”。
乾隆帝即位后便十分重视皇太后宫殿的营建事务,在乾隆元年十月,还曾亲自至寿康宫视察工程完成的情况。待宫殿落成之后,乾隆元年十一月,他亲奉皇太后移居寿康宫。这都体现了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孝敬。
在元旦、冬至等时候,皇帝要来此向母亲行庆贺礼,如乾隆三年(1738年)元旦,乾隆帝率王宫大臣亲诣寿康宫向皇太后行朝贺礼。乾隆三年冬至日,乾隆帝至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除节日之外,每逢太后的寿辰,皇帝以及王公百官也要向太后行庆贺礼,如乾隆五年(1740年)十一月太后寿辰之时,乾隆帝至寿康宫为太后祝寿行礼,此时王宫百官于慈宁门、午门等处行礼。
不仅在太后生前如此,即使在她去世之后,乾隆皇帝仍坚持至寿康宫问礼。崇庆皇太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在圆明园长春仙馆去世,葬在泰东陵。她的离世使乾隆皇帝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他依旧每年至寿康宫行礼。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十八日乾隆帝诣泰东陵行周年礼,之后仍旧诣寿康宫行礼。甚至乾隆帝成为太上皇之后,仍旧携嘉庆皇帝至寿康宫问礼,一直到嘉庆三年(1798年)十一月甲申他还至寿康宫问礼,而第二年的正月,即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壬戌乾隆帝也离世。
寿康宫的东配殿是乾隆帝的御座间,内置有宝座、书柜等,乾隆帝每次来寿康宫向母亲问安,总是要在此稍待片刻,等侯太监传奏。皇太后去世之时,乾隆帝恭奉大行皇太后回宫,他在东配殿等候大行皇太后的黄舆至慈宁宫。
崇庆皇太后日常起居之处在寿康宫的后殿,这里也是乾隆帝平日向她问安的地方。只要是皇太后在紫禁城居住的日子,乾隆皇帝几乎每日都要到此向母亲请安,史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皇太后问安之礼:每间二、三日,皇帝夙兴,常服,乘舆,诣皇太后宫,降舆,由寿康左门步入至皇太后暖阁前。宫监传奏,皇帝进暖阁,跪,敬问起居。皇太后赐坐。皇帝兴,进至御榻左,一叩坐。赐茶,皇帝叩受,饮,复叩如初。皇帝奏对毕,辞出,乘舆还宫。”这种日常的问安不同于节庆之日仪典性的行礼,此时,母子二人更加亲密,他们之间表达的更多的是作为母亲和儿子之间相互关怀之情。
从乾隆元年十一月住进寿康宫,直至乾隆四十二年正月辞世,崇庆皇太后一共在这里度过了42个春秋。当然,她并非仅仅居住在此,她很多时候居住在圆明园,有时也随乾隆帝到避暑山庄。在乾隆帝的诗文中,经常能看到他亲奉母亲至避暑山庄的诗句,如:“昨晓欲霖虑岭崇,今朝快霁迓徽宫。寿无量故福无量,喜有同因颂有同。鹤是仙禽依砌下,松为贞树列庭中。斋前恒奉慈颜顾,万岁千秋乐莫穷。”崇庆皇太后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她喜爱出游,乾隆皇帝经常带她去塞上巡幸,去江南巡视、游玩,东巡至山东,多次诣五台山。
乾隆帝对她的尊崇与孝敬几乎达到了极致,这使她成为清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尊贵、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寿康宫本就是专为崇庆皇太后建造,而这“寿康”二字既是乾隆帝对母亲的盼祝,也是崇庆皇太后一生的概括。崇庆皇太后辞世时已有86岁,她在遗诏中说:“予寿已八十有六,母仪尊养四十二年,因集勋归美而三晋徽称;遇万寿祝厘而三举庆典。中外一统,五世同堂,稽之史册,实罕伦比。今予福寿考终,夫复何憾!”她是寿康宫第一位主人,也是真正合于“寿康”二字的主人。
乾隆帝的婉妃陈氏、颖妃巴林氏;
崇庆皇太后之后,在嘉庆年间,乾隆帝的两位妃子曾居住在寿康宫。第一位是婉妃陈氏,“陈氏事高宗潜邸,乾隆间,自贵人累进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寿康宫位居首。薨,年九十二。”嘉庆帝对陈氏尊崇有加,嘉庆六年(1801年)正月,上谕:“婉太妃母妃,从前皇考在藩邸时,蒙皇祖所赐,侍奉皇考多年,嗣经晋封为妃。现在寿康宫位次居首,年跻八十有六。康健颐和,宜崇位号,以申敬礼,应尊封为婉贵太妃。”这位婉贵太妃何时搬入寿康宫并不可考,但推测最早也应该在嘉庆元年。嘉庆六年被晋封婉贵太妃时她已经86岁了,她去世时是92岁,可知她是嘉庆十二年(1807年)去世的,因此她在寿康宫居住了12年。
另一位是颖妃巴林氏,“亦自贵人累进颍贵妃,尊为颍贵太妃,亦居寿康宫。薨,年七十。”除《清史稿》中的这条记载之外,嘉庆五年(1800)的一条上谕也证明了颖贵太妃居住在寿康宫,上谕原文节略如下:“庆郡王永璘自幼蒙颖贵太妃抚养,现值颖贵太妃七十寿辰,备物申祝,本属宜所应有,但必应在朕前先行奏明,方可呈进。今永璘竟不豫行陈奏,辄令护卫太监等径赴寿康宫呈递,经颖贵太妃处太监奏明,朕始得知。从前考取寺宪法皇后,每遇万寿庆辰,如和亲王、果亲王及内外臣工等备物,无法奏明皇考,始行呈进,从未有擅自递进者。”这条上谕原本是嘉庆帝申斥庆郡王永璘私自给颖贵太妃进呈寿辰礼物,其内容中提到了颖贵太妃居住在寿康宫。但颖贵太妃在寿康宫居住的时间不可考。
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寿康宫的第四位主人是仁宗嘉庆帝颙琰的孝和睿皇后。嘉庆帝共有两位皇后,第一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喜塔腊氏是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乾隆帝亲自册封的颙琰的嫡福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喜塔腊氏生下旻宁,即后来的宣宗道光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履行了自己早年间许下的诺言,将帝位禅让给颙琰,在太和殿内举行了隆重的授受大典。嘉庆帝即位后,身为嫡福晋的喜塔腊氏被册封为皇后,但是第二年的二月她便去世了,谥为孝淑睿皇后。
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女。钮祜禄氏在嘉庆帝藩邸时为侧福晋,嘉庆帝即位后被封为贵妃。嘉庆二年年皇后喜塔腊氏去世,钮祜禄氏便被晋升为皇贵妃,打理中宫事务,嘉庆六年被册封为皇后。她为嘉庆帝诞下了绵恺、绵忻,曾有一女,早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在热河去世,旻宁即位,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居寿康宫。
之后累加徽号,被称为恭慈皇太后。她去世后,咸丰年间,遵谥加“孝和”两字,史称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刚刚去世之时,寿康宫曾经历过修整,“八月初六日,督领侍太监常永贵传,奉皇太后懿旨,命速为粘修寿康宫”。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刚刚即位的道光帝即“视寿康宫工程”。待寿康宫修整完毕后,“乙丑,上奉皇太后居寿康宫。皇太后乘礼舆致启祥门内,上跪迎,步随至寿康宫,更朝服,至慈宁门外,率王大臣官员行礼。”
虽然恭慈皇太后并非道光帝的生母,但是道光帝对她十分尊崇。每逢元旦、冬至等年节及太后万寿节,他总要去寿康宫向皇太后行朝贺礼。如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皇太后万寿庆典,道光帝亲率王公大臣至寿康宫向太后行礼庆贺。平日里他也常常去寿康宫给皇太后问安,如“乙卯,上诣寿康宫前殿行礼,后殿问皇太后安。”道光帝在他的御制诗中也记下了问安的情形,“诗注:寿康宫寝殿,额曰‘长乐敷华’,每诣寿康宫问安,至永康门外降舆步入。”从道光帝的这首诗中可以得知,恭慈皇太后居住时,寿康宫内寝殿的匾额为“长乐敷华”,因此内寝殿又称长乐敷华殿。
恭慈皇太后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病重,继而离世,“甲戌,皇太后疾大渐,上诣长乐敷华问侍。申刻,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崩。”恭慈皇太后虽非道光帝生母,但与道光帝母子之情十分深重,她离世后道光帝十分悲痛,“哭无停声,水浆不御……悲痛不能自已。”恭慈皇太后的遗诰中也充分肯定了道光帝对她的尊崇奉养:“予以薄德,祗承先皇帝册命,备位宫闱,迄今皇帝寅绍丕基,孝思倍笃,承欢奉养,一秉敬诚,视膳问安,三十年有如一日,予因得康强愉乐,颐养天和……予寿臻七十有四,母仪尊养二十九年,因西陲厎绩而特晋徽称,遇万寿祝厘而叠举庆典,五福既备,复何憾焉。”74岁的恭慈皇太后离世,她在寿康宫居住了29年,虽福泽不及崇庆皇太后,但也是备受道光帝尊崇,在紫禁城内得以颐养天年。
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寿康宫的第五位主人是宣宗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道光帝的第一位是皇后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帝的生母。最初为全嫔,后累进至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生下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
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1834年),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仅仅当了六年的皇后,便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去世,仅33岁。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最初为静贵人,累进至静皇贵妃。孝全成皇后去世时,奕詝刚刚10岁,静贵妃便承担起了抚养奕詝的任务。奕詝即位后,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太妃病逝,被尊为康慈皇太后。九日之后去世,年仅44岁,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史称孝静成皇后。因此,在道光一朝,博尔济吉特氏并未被封为皇后,而是到了咸丰年间去世之后被追封为皇后的。他为道光帝诞下三子——奕纲、奕继、奕,还有一女。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刚刚即位的咸丰帝亲奉康慈皇贵太妃入住寿康宫,并“诣前殿拈香,后殿皇贵太妃前行礼,侍午膳”。咸丰帝对这位皇贵太妃孝敬有加,时常至寿康宫问安。逢皇贵太妃的生辰,他都行礼庆贺,如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皇贵太妃慈寿节,咸丰帝亲至寿康宫行庆贺礼,并奉皇贵太妃至漱芳斋进午膳;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庆贺皇贵太妃慈寿节,至寿康宫行礼、侍膳。咸丰五年七月,咸丰帝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并亲诣寿康宫行礼。九天之后,康慈皇太后去世,“皇太后疾大渐,复诣爱日春长问侍。巳刻,康慈皇太后崩。上哀恸号呼,摘冠缨,易素服,诣灵驾前奠酒,还养心殿。申刻,复诣寿康宫,奉大行皇太后灵驾至慈宁宫。”此处也可以得知,康慈皇太后在寿康宫寝宫名为“爱日春长”。
从道光三十年十月直至咸丰五年七月,康慈皇太后在寿康宫居住了5年多。
同治帝的敦宜皇贵妃富察氏、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
寿康宫的第六位主人是敦宜皇贵妃。敦宜皇贵妃是穆宗同治帝的妃子,富察氏,工部侍郎凤秀之女。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封为慧妃,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进皇贵妃。光绪帝即位后,奉两宫皇太后之命,封她为敦宜皇贵妃,进而为敦宜荣庆皇贵妃。光绪三十年(1904年),敦宜皇贵妃去世,谥为淑慎皇贵妃。关于敦宜皇贵妃在寿康宫居住的史料记载并不多,在《清宫述闻》中仅仅有“敦宜皇贵妃居寿康宫”这一句的记载。另外,奏销档中有零星记载:“寿康宫,敦宜皇贵妃前殿五间渗漏,前檐天花板脱落,东西配殿六间头停渗漏,后殿五间头停渗漏……”
寿康宫的最后一位主人是同治帝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赫舍里氏,知府崇龄之女,同治十一年十月封为瑜嫔,十三年十一月进瑜妃。光绪朝晋封为瑜贵妃。关于敬懿皇贵妃曾居住在寿康宫的史料很少,仅仅在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报告中,可以探得踪迹。寿康宫的点查记录中,可以发现有许多敬懿皇贵妃的物品,如:瑜嫔铜册(带木匣红缎包及铜钱及清册一本)、瑜嫔册锁钥匙三个、瑜贵妃之宝(带木匣铜座杏黄缎包)、瑜贵妃铜册文一册(带木匣缎包及铜钱)、敬懿皇贵妃之宝一颗(带铜座铜箱黄绫袱)、敬懿皇贵妃铜册文一册(带黄绫包及铜钱各一)、敬懿皇太妃宝一颗(带铜座铜箱黄绫包)。这些累年晋封所用的册宝,仅有敬懿皇贵妃的在报告中可见,并无其他妃嫔的。由此可知,敬懿皇贵妃出宫之前在寿康宫居住。
寿康宫作为清代重要的皇太后宫,曾居住过七位太后、太妃,经历了乾隆盛世直至清末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座院落里,既有体现皇太后母仪天下的各类隆重的仪典,也有笃信藏传佛教而礼佛写经,更有体现太后与皇帝之间母子亲情的闲叙家事国事、同喜同忧。
对于崇庆皇太后来说,她生活在清代盛世顶峰,集福寿于一身,居住在寿康宫的42年中,完美的诠释了“庆隆尊养”四字。在她之后的几位太后、太妃,绝无人能与之同日而语。从大的背景来看,整个王朝处于江河日下之势,再也不可能有盛世的物力作为支撑,也没有了象崇庆皇太后六旬、七旬、八旬庆典那样的的隆重与奢华。
婉贵太妃陈氏和颖贵太妃巴林氏,二人均为乾隆帝后妃,因为位份并不高,史料中也缺乏对她们更多的记载。婉贵太妃92岁才离世,这种长寿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她在紫禁城内得到了相对安逸的晚年。相比之下,恭慈皇太后在她们之中仅次于崇庆皇太后,她是嘉庆帝册封的皇后,与道光帝关系堪比亲生母子。她虽处在清朝转衰之际,但此时的清王朝尚未到四面楚歌的地步,她也算是在深宫之中得以安享晚年。
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危机,内忧外患不断,紫禁城内已无宁日。原本应该在宫墙之中享受天伦、颐养天年的太后们必须面对国门被打开、国力被重创的现实。尤其是康慈皇太后,她正值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等各种战争叠起之时,作为母后,她能做的也许就是通过宽慰与勉励来帮助咸丰帝度过各类难关。同治帝的敦宜皇贵妃和敬懿皇贵妃相关记载较少,目前没有更多的资料记载她们在寿康宫内的活动。但是,处在封建王朝的没落之时,想必她们在寿康宫内很难有安逸平静的岁月。
(以上《寿康宫的七位主人》资讯 来自许静(故宫博物院))。
寿康宫里的主人们都是寡居的皇后,别看她们之前风光一时,住进寿康宫就是白居易说的“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过着“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的日子。
(备注)《活计档》;全称是《代内务府造办处承办宫中各项活计档册的总称》,这份档案会详细记载各类宫廷制品的名称、来源、时间、规格、用料、开销、工序、去处以及皇帝的旨意,通俗来说是皇帝采购、花销的详细手册。
对于皇家来说,《活计档》的记载是宫廷秘闻,内容很少被官方编史时采纳。
至此,皇宫中的“养老院”之二——寿康宫介绍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浏览皇宫中的“养老院”之三——寿安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