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概述及常用的基本技法
(一)国画的概念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从表现内容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三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本文入编的是造型概括、用笔奔放的写意画法。即用毛笔蘸上水、墨和颜料,在生宣纸上用国画特有的写意审美观和表现技法来作画,也叫彩墨画。
(二)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1.毛笔:一支勾线笔、两支大白云笔、一支斗笔或长锋笔。狼毫、紫毫较细小,可在勾线时使用;大白云笔在写意画中用处最多,一般为兼毫,笔头内部为狼毫、紫毫,外面为羊毫;斗笔或长锋笔在画大面积的墨色时使用,如叶子、远山、人物衣服等。(图6-1)
2.墨:为书画专用墨汁,一般使用“一得阁墨汁”即可。(图6-2)
3.纸张国画使用的是宣纸,有生宣、熟宣之分,辨别的办法很简单,即用笔蘸水温纸,湿透的为生宣纸,不透的为熟宣纸。书法和写意国画(水墨画)要用生宣纸;工笔画和小楷书法用熟宣纸。(图6-3)
4.颜料:国画专用“中国画颜料”。写意国画以水墨为主,设色为辅,颜料品种较少,每盒一般为12支装。其中,曙红、胭脂、花青、酞菁蓝、柠檬黄为植物颜料,较透明;石绿、石青、赭石、锌白为矿物颜料,不透明。(图6—4)
5.笔洗:盛清水用的容器。可用一大一小两个笔洗,大的洗笔用,小的调色用。(图6-5)
6.调色碟:用五只纯白的瓷碟,其中三只用来调浓、中、淡的墨色,两只用来调颜色,冷暖色各一只。也可用两三只大的白瓷盘代替。(图6-6)
7.镇纸:作画时,为不使宣纸错动,要用镇纸压在宣纸上。镇纸一般为条状,也叫压条。有铜、石和木等多种材质。以铜质为最好。(图6-7)
8.画毡:由于用生宣纸作画,水墨、颜料容易渗透,使宣纸贴在桌子上。画毡衬在宣纸下面,可起隔离作用。(图6-8)
9.吸水纸:在作书画的过程中,往往要控制画面或毛笔中的水分,可用生宣纸或卫生纸裁成方形小块,去吸或拓。
(三)国画常用的基本技法
1.笔法:(1)中锋,即笔尖在笔画中间运行,能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线条(图6-9)。(2)侧锋,即笔尖在笔画一侧运行,能表现出宽大的笔触(图6-10)。(3)顺锋,运笔方向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即为顺锋(图6-11)。(4)逆锋,运笔方向从右向左,自下而上即为逆锋(图6-12)。(5)散锋,即把笔毛打散,用于毛发等特殊效果的表现(图6-13)。(6)拖锋,即笔杆卧倒,朝运笔方向,拖着笔锋运笔(图6-14)。(7)捻锋,即运笔的同时转动笔管,使线条多变化(图6-15)。⑻犁破土,即如犁耕地。笔锋朝运笔方向,笔杆朝运笔相反方向倾斜,表现滞涩、生拙的效果(图6-16)。
2.墨法:(1)蘸墨法,即一支笔蘸两种以上的墨色,侧锋运笔,可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及韵味(图6-17)。(2)破墨法:即浓淡墨之间互破。如先着淡墨,在其未干时,压上浓墨,浓淡墨之间在水分的媒介作用下,相互渗透,叫“以浓破淡”,反之也可以“以淡破浓”。用于表现丰富的墨色层次变化(图6-18)。(3)积墨法,即画山石的用墨方法,墨色分层叠加,少则二三层,多则五六层不等。可先淡后浓,也可先浓后淡,可在上一遍黑色干透后再画下一遍,也可趁温连续画。可表现丰富的墨色层次和山石的质感(图6-19)。(4)泼墨法,即大面积使用水墨作画,像泼在宣纸上一样,如荷叶、远山或人物衣服等(图6-20)。
3.色法:(1)蘸色法,即一支笔蘸两种以上的颜料,能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大笔触叫点染法(图6-21),小笔触叫点厾法(图6-22)。(2)平涂法,即笔中只蘸一种颜料,一般多为填色(图6-23)。⑶深浅法,即用笔先蘸浅色,笔尖再蘸深色,一笔落纸,颜色有层次变化,如同“蘸墨法”(图6-24)。(4)色破墨,即先落墨,在墨底未干时,用颜色叠压。使墨与色相融,相得益彰(图6-25)。(5)泼彩法,即大面积使用颜色,表现酣畅淋漓的效果。也可与泼墨同时使用(图6-26)。
4.水法:写意国画除了讲究用笔、用墨、用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技法就是用水方法。(1)水破墨,即先落墨,趁温用水破开即水破墨,也可以先落水,后用墨去破,即“墨破水”(图6-27)。(2)注水法,即先落墨、落色,用笔向墨、色里注入水,使水与墨色相互交融,表现浑然效果。(3)洒水法,即先在生宣纸上洒上水滴,再重叠上墨或色,表现特殊肌理效果。
5.特技:用白矾、牛奶、洗衣粉、水等制作的特殊效果。(图6-28)
(四)写意花鸟画
花鸟画在国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题材广泛,寓意丰富,雅俗共赏,深受人们的喜爱。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这里介绍的是写意花鸟画。
1.鸟的画法
鸟有大鸟和小鸟之分,画法也有所不同。
(1)小鸟,先画头,再添画身体。(图6-29至图6-32)
(2)大鸟,从身体画起,再添画头部及爪子。(图6-33至图6-37)
2.花的画法
(1)花头的画法:
a.小花如梅花(图6-38至图6-42)、牵牛花(图6-43)、石榴花(图6-44)和桃花(图6-45)等。
b.大花如牡丹、月季、芙蓉等。这里以牡丹为例。(图6—46至图6-50)
(2)叶子的画法
水墨画法,即用水墨作画(图6-51);色彩画法,即用颜色表现(图6-52);彩墨画法,即笔中同时蘸上颜色和墨去画(图6-53)。
3.枝干画法
老干用侧锋画,小枝用中锋画,每一笔中间运笔速度要快。(图6-54)
4.藤蔓画法
表现藤蔓,笔墨变化很多,运笔速度要快。(图6-55)
5.石头的画法
(1)勾。用勾线笔或大白云笔勾出石头轮廓,中、侧锋,顺、逆锋交替使用,墨色浓淡、干湿互用。(图6-56)
(2)皴、擦。皴是在山石轮廓线里用各种笔法,表现山石的肌理和质感。擦是用侧锋阔笔蘸较干的墨,将琐碎的皴的笔触统一起来。(图6-57)
(3)点、染。点是在皴擦的基础上用多种“墨点”点在山石上,表现山石植被(树和草)。染是在勾皴檫的基础上,染出山石的明暗,表现立体感。(图6—58)
(4)着色。浅绛山石一般是暗部染花青,亮部染赭石。(图6-59)
6.果实的画法
果实也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如葡萄、荔枝、葫芦等。(1)两笔画出完整果身,留出髙光点(图6-60至图6-62)。⑵重叠遮挡住的果身侧锋一笔画出(图6-63)。(3)可一笔蘸两种色画(图6-64)。(4)也可先蘸色,笔尖再蘸清水画(图6-65、图6-66)。
7.紫藤作画步骤
(1)勾叶筋,用大白云笔蘸色(藤黄 墨),中锋勾出芭蕉叶的主叶脉。(图6-67)
(2)画叶片,用大斗笔或长锋笔蘸色(藤黄 墨),笔尖再蘸墨,侧锋画叶片。最后笔尖可蘸水画。(图6-68)
(3),用大白云笔先蘸淡紫(曙红 花青 白),笔尖再蘸深紫(曙红 花青)。用点厾法画花瓣、花蕾。用花青点花蕊,再用藤黄 白点花蕊。花青点花托。大白云笔先蘸黄色(藤黄 墨),笔尖蘸赭石,用点染法画紫藤叶片。用勾线笔蘸墨勾芭蕉和紫藤的叶筋。(图6-69、图6-70)
(4)画紫藤枝干,画双鸟(图6-71)
a.用大白云笔蘸墨,中锋勾出枝干,近处用浓墨,远处用淡墨。
b.画双鸟,先用大白云笔蘸上浓墨画鸟的头部、背部、翅羽和尾羽,后用浓石绿以色破墨,朱砂染脖子、画双爪。
c.整理画面。用墨绿(花青 藤黄)在紫藤花底部添老叶。最后落款。
8.写意花鸟画学习方法
(1)基本功训练。学习写意花鸟画虽没有人物、山水画那样对造型基本功要求那么高,但也应有最起码的线描画基础。如简笔画、卡通画、插图、中国画的白描、速写等。当然,有毛笔书法基础更好,这都属于基础基本功。
临摹范画,通过对前人作品的临摹学习,掌握造型技法,如笔法、墨法、色法、水法及特技等,这叫专业基本功。即: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墨色,用中国画的审美观,通过独特的造型方法、笔墨技巧,表现出形神兼备的绘画作品。
(2)绘画步骤。无论是花鸟、鱼虫、禽、兽,还是石头、草木的单项学习或是整幅作品的学习,都有一个作画的步骤,要大胆落笔,细心调整。一般是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先前面再后面等。先画花草、山石,后补鸟、鱼虫、禽、兽等。
(3)构图创意。这是较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不仅要研究怎么画,还要研究画什么,以什么样的构图方式来表现。写意花鸟画选材广泛,寓意深刻,构图方式多变,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4)由共性到个性。初学国画,应先从规范的专业教材学起,有了基本功之后,再去学风格独特的各种画法。
(5)继承与创新。学习前人的画是“承”,继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传”,即当老师,将国画传授给学生;二是“创新”,即创作,通过临摹掌握画理画法,再通过写生捜集素材之后,进行创作。创出独具风格的新面貌,就更有价值了,在画坛就有一席之地。所以继承与创新是学习国画的必经之路。
临摹一写生一创作是走向学画成功的“三部曲”。
(6)综合素养。专业上大量读画,包括印刷品,尤其是国画原作。开阔视野,多读美学和国画理论书籍,涉猎诗文、篆刻、书法等姊妹艺术,丰富生活阅历等。选材、立意也是反映国画创作格调、境界髙低的重要标准。
国画学习,技法、技巧难度大,题材广泛,是一种长期艰辛的艺术实践,画多了才能够熟练掌握。学习者要养成平时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勤动手、脑,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南瓜的画法步骤
葫芦的画法步骤
(五)卡通国画
1.卡通国画的概念
卡通国画,是融合卡通画和国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即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画法来表现卡通的造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卡通国画由于其造型生动活泼、用色鲜艳,比较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它运用国画大写意的表现方法,寥寥数笔,就能生动再现卡通形象。大大地减少了绘画造型的难度,便于更多的初学者掌握。
本节卡通国画的选材,考虑到幼师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的实际情况,以表现动物为主。(图6-72)
2.卡通国画的画法
(1)画大形。(图6_73)
(2)添加细节。(图6-74)
(3)着色。(图6—75)
(4)题款、钤印。(图6-76)
素材来自《绘画》(韩鸿照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