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 - 入海音频:00:0006:09
(本文无不适画面,点击播放音乐,放心阅读)
前几天小编发了一篇文章“手术中切下来的东西都去哪了”,底下有个读者留言想了解器官/遗体捐献话题:
确实,上周五微博热搜榜第九就出现了“你能接受遗体捐献吗”话题,底下的高赞评论让我感触良多。
@黑勿尝:卡,已经在钱包里存放九年了
@心飞222554:如果可以拯救另一个人或一些人的生命和残缺,为什么不?
@义乌狂人:如果你不想要孩子,又怕去世时没有儿女为你安葬,你可以选择器官捐献!
@JaniceMan竹口:如果有人用我身体的某个器官继续延续下去好好生活,我也觉得自己像是某种生存一样,是很玄妙的感觉。已经签了!
因为就算是从事医务工作的医生,也不一定能回答肯定的答案!遗体捐献于大众而言还是一个颠覆传统,并对它知之甚少的事情。
武汉疫情火神山医院工作的医生回答“遗体捐献”问题
如果死亡无法避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想和大家来聊聊不一样的生命延续方式——遗体/器官捐献。
一、
签了捐赠志愿登记后会怎样?
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公众号上有一栏为志愿登记,页面上就显示着“只用10秒钟即可完成志愿登记”。
登记捐献的有三个项目可以选择,分别是角膜、器官(组织)、遗体。短短10秒钟可以填完的资料,对每个人而言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位位捐献者,我愿称之为孤勇者,这些孤独的勇者也许并不被大众所理解,但他们也愿在最后平凡的身躯里孕育出生命之花。在死亡的瞬间,他们也迎来了一生中最神圣的时刻——帮助其他人更好地活着。
1
让生命延续的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的范围不仅仅是心肝肾这种大器官,还包括组织捐献(如角膜)与细胞捐献(如骨髓细胞)。
在中国,每年有30万人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等待器官移植,但现实只有1万多人能等来了器官,通过手术重新获得新生。
若一个人选择了器官捐献,也意味着背后至少有7个人能够重启人生,如同那位16岁的少年叶沙捐献了自己身体的7个部位,分别救治了7个人。
之后的故事,其中5位受捐者为了替生前的叶沙“圆篮球梦想”,毅然组建起一支“叶沙篮球队”,完成了一场一个人的篮球队。
器官捐献原则上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只要器官健康,无传染病与癌症,自愿与家属同意都可以捐献(但由于器官本身的衰老,器官捐献一般不超过65岁)。
就算是年龄超限或者器官出现问题,也能捐献成为病理标本展览,为医学科研事业发光发热!
双双捐献遗体的医学伉俪
2
超越生死的遗体捐献”
你听说过“大体老师”吗?大体老师,指的是不说话的老师,是在去世后才能成为的老师。确切来说,指的是“遗体捐献者们”。
这些遗体,真实地向从医者展现人体构造,是医学生医术生涯第一次手术的“患者”,让学生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动刀”,才能避免在正式手术上犯错误。因此遗体被尊称为“大体老师”。
来源于知乎网友
遗体除了充当医学解剖材料,有疾病研究价值还能为科研做贡献。像之前武汉新冠肺炎逝者捐献的遗体就是研究病毒构成的天然观察材料,也是研制新冠疫苗对抗病毒最快的方式。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申卫星说,在烈性传染病流行时期,捐献遗体的科研成果可能拯救无数人的生命,价值不亚于烈士。
如果没有这些前赴后继的伟大勇者,用生命尽头的余火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无法想象还有多少人还要继续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
从捐献到移植,就是在和时间抢人
生命的伟大与脆弱在“捐献与移植”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解这些过程,你就会知道其中的不易!
1
当死亡的钟声响起
当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生前患者签下的器官捐赠志愿表在这一刻开始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器官捐献的死亡判定标准,一个是心死亡,一个是脑死亡。
心死亡指心脏率先停止运作,血液不再循环,大脑 随之死亡,它的器官损伤会比脑死亡之下的器官损耗 ;
脑死亡,即全脑功能呈现不可逆丧失,但仍有短暂呼吸与心跳特征,各器官组织相对鲜活,更适用于移植手术。
因为涉及到性命安危,脑死亡判定有着严格的一系列标准。所以当医院宣布患者“脑死亡”时,且器官健康符合捐赠标准时,就会由红十字会或医疗队的协调员致电或上门向捐赠家属说明情况。
但协调员的协调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只要捐赠者其中一个直系家属稍有犹豫,捐献之路就会受阻,而且必须赶在器官摘取的半小时之内确认,才不会影响其活性。
一边是接受死亡,一边是等待重生,都是人生的两难!
2
供体-受体双方的器官匹配
与死神抢时间,那是分秒必争!一旦达成意愿,人体器官获取小组(OPO)开始登场,他们负责继器官协调员工作之后的器官获取工作。
首先会将捐献器官信息上传至“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 ,系统会根据紧急程度、地理远近、等待时间、年龄老少、抗原配型等综合因素进行排序,在1分钟内优选出最合适的移植对象。
医学上不能指定捐献,但在同等条件下,捐献者的家属享受优先权。另外按照器官捐献中的伦理要求,医护人员遵守“双盲原则”——不能告诉供体-受体双方的个人信息!
3
摘取与保存器官
为了保持器官的活性,医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约30分钟)完成摘除工作,紧接着进入低温灌洗、冷灌注的工作。
低温灌洗是为了延长器官离体后的缺血耐受时间,会将器官降至4℃左右,用灌洗液清除器官血液中的免疫活性细胞;
冷灌注,简单来说就是冷藏保存,运用新陈代谢抑制剂降低器官的代谢能力,再连续灌注让器官保持与离体前的新陈代谢水平同步。
这种保存器官的费用非常高昂,单是器官离体后的保存液都要一袋好几千的价格,过程中会用到不少袋!
摘除工作结束后,医生会精心将遗体缝合修复,让遗体外观保持原貌!
4
器官转运
纵使有保存技术能延长器官活性时间,但器官总归有限制时间:心脏6-8小时、肺部8-12小时、肝脏12小时、肾脏24小时……超出时间也就意味着器官质量越差,移植效果打折!
器官会搭乘着转运绿色通道,由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航与铁路部门一路保驾护航力保即刻送到移植者所在医院。
但尽管如此,高难度的肺移植手术中的肺源利用率仅为6%……未来还需要我们跑赢时间!
5
器官移植,等待生命的延续
器官到位,就可以准备器官移植手术!但手术成功并不等同于移植顺利,移植者需要用一生来抵抗身体的排异反应。
但换个角度想,这是另一个人的用生命争取来的日子,自己活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赐。好的消息也在传来:
2015年至2019年,我国共执刀肾脏移植约5.2万例,肾脏术后1年、3年存活率为97.9%、92.65%;肾脏移植者最长存活时间已达42年之久。
同阶段,我国心脏移植术后1年、3年存活率为85.2%、80%;心脏移植者最长存活时间已达30多年,肝脏移植者最长存活时间也已达30多年。
就像韩剧《浪漫的金医生2》中所说的:
“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送走一个人的悲伤。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又会成为希望,对有些人来说,这是能再一次活下去的意志。”
三、
关于器官/遗体捐献,我还想问……
器官与遗体捐献就像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在它身上还有很多让大家好奇的知识点。
1、我想捐献,我家人不同意能捐献吗?
其实捐与不捐,这事不适合强求!我国的捐赠者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①捐献者必须是有年满16周年以上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为自身言行负责的人;
②通过书面形式申请捐献者;
③确认捐献者无悔决定。如果捐献者登记完后悔并撤销同意的表示,那之前的捐献也不能产生效力!
所以,捐献者最好和家人沟通清楚之后再做决定。毕竟一直以来,“身体受之于父母”“入土为安”的观念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不建议采取强硬态度,或是不沟通就私下决定!
2、无偿捐献的器官为何医院要收费?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刘磊院长接受采访时说过,移植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干得了的事,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环节,涵盖人力成本、社会成本、运输成本、造价成本、药物成本等等。
正因为这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需要很多链条的人参与,所以移植器官手术是一定要收费的!
3、怎么加入到捐献志愿队伍中?
如果你也有登记器官捐献的意愿,这里有几个靠谱的志愿登记途径可以选择:
①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登记;
②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进行登记 (www.codac.org.cn);
③赴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
④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授权单位或组织进行登记。
一个人死后可以去往哪里?可以去山河大海、也可以选择去往另一个人的身体,心脏继续跳着、肺继续呼吸着、眼睛继续看向远方。
看完文章觉得有用的话,麻烦大家点赞、在看,致敬那些无私而伟大的遗体与器官捐赠者,因为有你们,世界变得更好!
互动话题:人生海海,死后带不走任何东西,若有机会,你能接受遗体捐献吗?留言区里说说你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