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最小的一块大陆,在那里生活的土著,即使在现代的生活中,仍然没有所谓文明的任何特征。没有农业,没有畜牧业,没有金属,没有弓箭,没有定居的村庄,没有文字,也没有酋长管辖地。澳大利亚土著是流动的或是半流动的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住所或简陋的小屋中,仍然依靠石器。

在过去的13000年中,澳大利亚土著的文化变革积累比任何一个大陆都要少。用早期的一位法国探险家的话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是和没有理性的野兽差不多的人。”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土著(澳大利亚的土著)(1)

大约4万年前,人类祖先从东南亚边缘到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群岛。在最初,澳大利亚土著社会还仍然拥有对欧洲和其他大陆社会巨大的领先优势,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柄石器和最早的水运工具。那么,为什么他们最终成为了最落后的地区呢?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农业,更没有出现国家呢?

澳大利亚不但是最干旱的大陆,而且也是土壤最贫瘠的大陆。更要命的是,这个地区还有一个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对气候产生压倒一切影响的是一种无规律的非一年一度的循环——厄尔尼诺现象。无法预知的严重干旱会持续几年,接着便是同样无法预测的倾盆大雨和洪水泛滥。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土著(澳大利亚的土著)(2)

在人类未涉足澳大利亚前,澳大利亚的有袋目动物比新几内亚的都多。但随着人类移居到澳大利亚,绝大多数大型哺乳动物都消失了,所以使得本土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了。另外在澳大利亚还缺乏可以驯化的野生植物。

恶劣的环境,没有可驯化的动植物,使得澳大利亚没有发展出本土的粮食生产。那么澳大利亚可以从外地引进吗?理论上有这个可能性。

考古发现表明,在4万年前的那次登陆后,人类在之后的几万年,再也没有证据表明又有人类到达过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群岛。直到最近的几千年内,才在新几内亚出现了来自亚洲的猪和在澳大利亚出现了来自亚洲的狗。所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人类社会,是在于建立它们的亚洲社会基本隔绝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新几内亚和新月沃地、中国以及其他几个地区一样,成为了世界上植物独立驯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南岛人把鸡、猪和甘蔗引进到了新几内亚。于是,新几内亚的高原地区也有了自己的农业。

离新几内亚最近的是澳大利亚的约克角,它们中间隔着托雷斯海峡。托雷斯海峡并不是一道水面开阔的天然屏障,而是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一系列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离澳大利亚只有10英里之遥,而且澳大利亚和这些岛屿之间,以及这些岛屿与新几内亚之间都有正常的贸易往来。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土著(澳大利亚的土著)(3)

然而就是这仅仅10英里,新几内亚的农业、技术却一点没有传到澳大利亚,这确实让人吃惊。事实上,约克角的土著从没见过新几内亚的农业,因为沿着托雷斯海峡的新几内亚南部低地的居民不从事农业,而是刀耕火种,主要靠海产、打猎和采集为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是新几内亚的高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土著就这样完美地错过了农业。

澳大利亚没有发展出农业,那里的土著只能继续以狩猎采集为生,再加上干旱、贫瘠和气候变化反复无常,使它的狩猎采集人口只有几十万人。而且它这几十万人也没有组成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的社会,因为沙漠把他们分隔成了几个物产丰富的生态孤岛。

所以最终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既没有农业,也没有发展出金属工具、文字和复杂政治结构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