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故事(我们扎制的不是风筝)(1)

扎纸鸢绑风筝,风俗流传千年。在两千多年的中国风筝历史里,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民间艺术,形成了各种流派。我国地域辽阔,风筝的种类、样式繁多,千姿百态,主要有齐鲁之地的潍坊风筝,北平的北京风筝,渤海湾的天津风筝,大盆地的四川风筝等等,风筝的特色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风筝咱不说,因为从没玩过,也不熟悉,不知从何说起,今天我要说说我们当年自己扎的风筝。

春天的空旷田野,燕子花开了,大地披上了一层霓裳羽衣。暖风吹得路人醉,冬天过闭关的我们有了在田野里玩耍的想法。街上人叫踏青,乡下人叫放风,乡下到处是青,大人就喊我们撒野,我们自己叫发疯。

一群小把戏在燕子花田里翻滚、打耍架子、练摔跤,女孩儿用小燕子花挽成一个个花环,长的可佩戴在头上像皇冠,短的挂在耳朵上像耳环,还有更长的挂在脖子上,一个个摇头摆尾地学着公主范、皇后范、小姐范儿走路,那些范儿没学到,一个个东施效颦,调皮的小牛婆用手一扯,这些可怜的皇冠、耳环、花环便散落一地,先是招来一阵嗔骂,然后又惹来阵阵欢笑。

这样的小精灵们让村庄变得充满了生气,这样的“绿野仙踪”点缀在田野、山林、池塘,让人间充满了天真无邪。

一天,在田埂上大牛婆一边跑一边扯着风筝,往我们这边跑来。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除了白云、小鸟,又多了一只“假鸟”在飞,很自然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大家不约而同地向他靠拢。大牛婆骄傲地炫耀:“这是我自己扎的,只要几块细篾片、几张白纸、一把烂点的饭、一根线就可以做得成了。”

大牛婆放风筝有好一阵子,才坐到燕子花田里休息,而我们的脖子早已抬得酸痛。

一看收回来的风筝,真如大牛婆所说的那样,非常简单,没有在天上飞行的那样子好看。即便这样,在当时的我们看来,也是无比的神奇。大牛婆大我们四岁左右,他动手能力超强,他家好多把戏居然是他自己动手做的。比如钓麻公(青蛙)用的墨水瓶灯盏、钓竿,扎泥鳅用的排扎,扳鱼几用的鱼甑子,冬天的溜冰车,等等。一把砍刀,几块木头,在他手下不一会儿就能变成陀螺,简直就是一个小小鲁班再世。所以我们遇到好多不会做的东西,就问他。

大牛婆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起纸风筝的制作步骤来了。

他俨然像个大人,拿着风筝,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纸鸢故事(我们扎制的不是风筝)(2)

制作风筝。图片来源:时刻新闻

做风筝啊,第一要准备的是:用头层竹篾削成的四小条笔直轻薄的竹条,摆成一个“干”字型,在连接处用线扎紧,左右要对称,不能扎歪哒。三长(40-50厘米,呈“干”字交叉做骨架),一短(围尾巴,做成后像个拉长的“王”字),用细棉线,或者打鞋底用的麻绳牢牢绑好。

第二要准备的是:糊纸,最好用棉纸,有韧性,不薄不脆,沿边框糊结实,过程中保证纸完整平整,不能有一点破损,否则飞不起来。

第三要准备的是:粘尾巴,用较轻的纸两条,宽约5-8厘米,长度在3米-10米间,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长。

最后呢,也是第四点:绑线,四条线端分别固定在主体四角,提拉在一处,使线呈四棱锥,在手中拉紧、打结,线要拉得正,保证力度平均,把风筝线系上,就完成了。今天回去你们自己学着做一个,明天我们来进行比赛要得不?

“要得,要得!”不知动手难的我们一个劲回答:“要得!”

回得家来,各自开始琢磨打造自己的风筝了。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风筝是细货,手工要求高,对各方面都不熟悉的我们来讲,怎么做出能飞一会的风筝呢?找了篾片没合适的纸,有了纸的又没长绳子,啥都有了又扎捆不紧风筝骨架,总之,没有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风筝满意。

但总归是自己做的,于是,马马虎虎地扎成了一个风筝的模样。飞得飞不起,已经不重要了。

还是在这片空旷的燕子花田野里,大家拿着各自的风筝来“参战”了。在宽敞的田野里一字排开进行风筝比赛。

纸鸢故事(我们扎制的不是风筝)(3)

放风筝。图片来源:时刻新闻

小牛婆有大牛婆的帮助,那风筝做的和大牛婆的一个模式,也能在半天中飞转几个回合。然而,就在他高兴地认为自己做的风筝最好时,只见风筝直撞地面,笑得大家直拍手。一个强劲的对手消灭了,当然高兴。

二鸡公有他大哥帮忙,做的风筝有点像燕子,有两条长长的剪刀尾巴,还蛮好看的,可也只飞了一会儿就倒栽下来了。

强伢几没有人帮,自己用几片纸裁成圆形,用一根棉线穿上一串,快速跑动时能飞很久,而且圆片迎风转动,跑得越快转的就越快,比前面几个风筝都有味道而且经久耐用,一直到比赛结束他的那个风筝还能飞转。

中元婆和我的风筝自己做不好,又没人帮忙,扎起的风筝必得用手牵着跑,根本升不了空。大牛婆说:“竹篾片没削好,太重了,飞不起。”

红宝石更加没有人帮着做,自己撕了几片纸沾成长条,用根小竹竿绑着,迎风跑动时纸带飘荡起来,想跑多久有多久,比其他的风筝都飞得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于是大家一窝蜂地追逐红宝石,要抢她的风筝玩。大片的燕子花被我们追跑着踩倒了,当我们一个个满头大汗时,只听到村子的传来喊声:“鬼崽子,还不死起回来吃饭!鬼婆子耍癫哒,回来吃饭哒!”手中的纸风筝瞬间化成了纸片片,被我们玩得散架的风筝只剩下了几片竹篾片。

虽然风筝比赛没有胜利者,但是大家玩得高兴,学会了自己动手做玩具。尽管它并不美丽,也非常简陋,可是它带给我们的欢乐却是无穷的。

【作者简介】

王排,本名陈勇,笔名聂白精,湖南益阳人,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会会员、红网专栏作者、资阳区作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