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作为成语,常用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不分,也用来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泾渭分明之所以后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用的成语,则完全是因为诗圣杜甫写下的千古名句“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泾渭分明是在哪儿呢(这里有一则新知识)(1)

泾渭分明为什么会有这种明确的指代意义呢?这需要从陕西的一大自然景观说起。

在陕西境内有两大河流,一曰渭河,二曰泾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经陕西流入黄河,是黄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因为含有大量泥沙,所以河水浑浊;泾河发源于宁夏,虽然是渭河的支流,但河水清澈。

因此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北郊交汇时,就呈现出清水浊水同流一河而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因为这一道界限非常明显,所以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

泾渭分明是在哪儿呢(这里有一则新知识)(2)

泾渭分明奇景

最后需要说做出解释的是,“泾渭分明”这一奇景中河水浑浊的是渭河,清澈的是泾河,这一点连《现代汉语词典》都做过权威注释。

不过我们还是回头来看老人家诗圣杜甫的诗句““浊泾清渭何当分”,显然与现代汉语词典的矛盾的解释矛盾。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经过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流入黄河,而泾河全程流经黄土高原,因为古时候黄土高原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泾河带了大量泥沙。

但是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尤其是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情况反而超过了黄土高原,所以渭水变得比泾河还浑浊,这样才使得这一自然景观一直保留下来,但与古人看到的已经完全不同了。

于是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人就是善良的存在的呢?还是独裁的领袖呢?

告诉你:三秦大地上至少有两处因人亡博得盛名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