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买回来的大米是黄色的吗(拆封后泛黄有异味)(1)

贺女士等人购买到的大米

超市买回来的大米是黄色的吗(拆封后泛黄有异味)(2)

购买大米的统计表

水母网1月19日讯(记者 闵意彤)一次性购买近5吨大米,拆封后发现部分大米有异味,扫描米袋上的条形码信息前后不一致……近日,莱阳贺女士等人向水母网反应遇到的“糟心事”,怀疑从不法米商手中购买到了不合格大米。

三年时间从熟人手中购买近十吨大米

贺女士和朋友组成了一个30余人的跳舞队,经队友介绍认识了卖大米的孙某,并分别于2015年、2016年、2017年从孙某处累计购买了十余吨大米,由于孙某很熟悉了,所以既没有索要收据也没要发票,但贺女士等人确定孙某是无证经营,“因为相信他,才多次从他那里买米,但是他卖给我们的大米的质量是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米刚开封就有股刺鼻的味道,我没敢吃,当时就想问问队友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

经过沟通,贺女士发现,与她存在类似问题的,还真有不少人,大家反应同批次大米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好,有的差,有的颜色泛黄,有的有异味。”记者在贺女士提供的莱阳市89000民生服务平台受理事项承办单上发现,多人反应2017年11月12日从孙某处购买的大米颜色发黄,有异味。

“发现问题后,次日傍晚我们就和卖米的孙某联系了,他不承认卖给我们的大米有问题,并保证是今年的新米,假一赔十,拒绝给我们退换货,而且态度恶劣。”贺女士愤愤的说到,“目前,开封的大米不敢吃,其他的大米都堆在家里,看着就来气。我们初步统计了下,今年买了将近5吨的大米。”

记者就此致电孙某,孙某称不接受采访。

超市买回来的大米是黄色的吗(拆封后泛黄有异味)(3)

贺女士的笔记详细记录了每天的内容,并学习相关知识

大米有异味但是检测合格让人感到纳闷

贺女士等人随后将问题反应至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但不认可该部门做出的“查验大米质量合格”的结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去孙某处抽检大米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场,不能确定抽检的大米就是与我们购买的大米同属一个批次。我们购买的大米有明显的异味,为什么不检测我们的大米?如果怀疑开封的大米容易被造假,那我们家中还有未开封的大米。如果怀疑我们不是从孙某处购买的大米,那我们有微信转账记录,而且路边到处都是监控,想查是很容易的。”

12月4日,贺女士拿着自家开了封有异味的大米,自费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贺女士对此也感到很纳闷,“开封后明明就是有异味,怎么检测就合格了呢?难道是大米里掺加了添加剂,开封后就挥发了?”

在贺女士提供给记者的一篇《如何鉴别大米质量》的文章中称,大米的米质感官鉴别,主要是看和闻,买大米应侧重于闻其气味。“目前,两个月都过去了,我们买的大米估计也错过了最佳的检测时间,两月什么味也挥发无几了。”贺女士说到。

超市买回来的大米是黄色的吗(拆封后泛黄有异味)(4)

条形码扫描结果变来变去

条形码扫描结果前后不一致弄懵买米人

在贺女士提供的米袋上,记者发现大米外包装正面标注:盘锦路源蟹田大米、25KG、合格2017年11月10日等字样,背面标注:盘锦金禾谷物有限公司、条形码6924729300033、产地: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等字样。

扫描米袋上的条形码的时候,11月14日、12月11日、12月18日三次扫描结果分别显示为“澄泽大米红农场25KG”“盘锦金和谷物蟹田大米25kg”“盘锦路源蟹田大米25kg”,贺女士等人为了确认结果,登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输入条形码后,查询结果同样如上,“查询结果变来变去,直接把我们吓蒙了。”贺女士表示。

就条形码扫描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贺女士通过微信联系上了盘锦金禾谷物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苗先生称,可能为工作人员疏忽所致,已向领导反馈。同时,苗先生表示,单从米袋的图片来看,是该厂家生产的,但至于是否为假冒大米,其无法根据图片贸然下结论,同时,苗先生称该厂生产的大米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可放心食用。

记者就条形码扫描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咨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称,商品名称确实可以更改,但不建议厂家为了节省几个条形码的费用而更改商品名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的条形码查询结果是实时更新的,但二维码扫描结果在第三方平台并不能做到同步,当消费者查询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容易导致厂家信誉受损。”

超市买回来的大米是黄色的吗(拆封后泛黄有异味)(5)

扫描米袋上的二维码,显示的该公众号的状态

与条形码一样蹊跷的还有米袋上的二维码,记者扫描后页面跳转到微信号为“jhgw_518”,微信名称为“盘锦路源大米”的公众号上,账号主体显示为“个人”,点击关注的时候发现跳出一行这样的信息“该公众号因违规无法关注”,点击查看历史消息的时候发现,“此账号在冻结期,内容无法查看”。

莱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

转眼之间,就步入2018年,但贺女士等人反应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1月17日,记者致电盘锦金禾谷物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记者确认卖米人孙某从该公司购买过大米,且每年只进一次货,但对于孙某的进货数量并不清楚,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孙某从该公司购进大米的数量是否与卖给贺女士等人的大米数量是否一致。同时,该工作人员称,如果经确认是该公司生产的大米存在问题,公司将负责到底。

18日,记者就消费者反应的相关问题咨询莱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工作人员称,在接到消费者对相关问题的反馈后,马上就介入了调查,并就米袋上条形码和二维码扫描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向消费者作了说明,就消费者反应的“条形码扫描结果多次变更”的情况,该局于2017年12月18日向大米生产厂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送了协查函,已收到反馈件。

同时,该工作人员对贺女士等人“不认可抽检结果”的情况也做了回复,“我们抽检孙某处存放的大米,经检验是合格的大米,在消费者不认可抽检结果的情况下,我们组织抽检消费者购买的大米,按照相关规定,已开封大米的抽检结果作为‘旁证’,未开封大米抽检结果可以作为证据,但因为消费者未在相关文书上签字,所以抽检未能顺利进行。”

在多次协调双方就相关问题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该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正常司法程序。目前,该局已就孙某无证经营的问题立案,整个调查过程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近期将以书面的形式答复消费者。

就此事进展,水母网将保持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