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古今看天下,再点击关注,每天免费分享,你我共同成长】

在晚清的历史上,辛酉政变是一个重大事件。这次政变,改变了咸丰帝临终遗命,推翻了辅佐同治帝的“辅命八大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最终慈禧太后独揽朝政,大清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晚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晚清的一个重大事件)(1)

慈禧太后像

一、咸丰帝遗命辅佐新君八大臣

咸丰帝即位时,大清已完全进去衰落期。他即位当年,就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太平军由广西,进入湖南,湖北,占领武昌,又东西占领南京,建立政权和制度,整个江南大清基本失去控制。同时,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也乘机胁迫,停停打打,直到咸丰帝驾崩时,还没完没了。后来,联军近逼北京城,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避暑山庄”。在内忧外患中,咸丰帝终于不支,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驾崩。前一日,咸丰帝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祐瀛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八大臣”,辅佐皇太子。太子,即位,为同治帝。

二、策划政变

原来,在咸丰朝,肃顺等人很受咸丰帝重用,而肃顺也特别有才干和能力,他们经常独揽大权。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对肃顺等人很有意见,特别不满意和痛恨。在热河咸丰帝丧期,顾命八大臣独揽大权,并且与两宫皇太后发生激烈矛盾。慈禧太后想垂帘听政,八大臣说大清没有这先例,绝不允许。

慈禧太后不甘肃顺等人独揽大权,受他们控制。她首先去找东宫慈安太后商量,说两宫垂帘听政,罢免顾命八大臣。慈安太后起初没有同意,后来终于被慈禧太后说动,便答应下来,并建议去找恭亲王奕䜣商量此事。

恭亲王奕䜣原来和咸丰帝关系最好。咸丰帝四岁丧母,被恭亲王的生母静贵妃抚养,如同己处。两兄弟也亲密无间。咸丰帝即位后,很重用恭亲王,命他为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处,大事也常与他商量。后来,因恭亲王强使咸丰帝封静贵妃皇太后一事,咸丰帝不快,罢了恭亲王的职务,自此不再重用他。

恭亲王接到密旨,赶快赶到热河。经过密谋,决定发动政变,夺取大权。回京前,恭亲王对两宫太后说,要想政变成功,必须回到京城。外国人不会干预此事。随后,恭亲王回京秘密做准备。

两宫太后坚决要求回京,这样可以摆脱顾命八大臣的控制,好为政变做准备。顾命八大臣不知就里,没有特别坚持,就同意回京。九月二十三日,同治帝恭奉咸丰帝的梓宫起程回京。两宫太后和同治帝间道先行,载垣等七人随从,肃顺奉咸丰帝的梓宫后行,并留下慈禧太后的妹夫醇郡王奕儇监视肃顺。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回到北京,恭亲王接驾,表示一切准备就绪。九月三十日,颁谕旨将顾命八大臣解职拿问。十月六日,下旨,令载垣、端华自尽,肃顺立斩。其他人或革职或流放。肃顺八大臣集团被彻底击垮!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

十月初九,同治帝登基。十一月初一,两宫太后在养心殿垂帘听政。

三、辛酉政变对晚清影响重大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击垮了肃顺八大臣集团,使大清失去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干练能臣。肃顺是咸丰朝很有能力的一个大臣,视野和胸襟都远出同代,咸丰帝的很多革新和重大举措都得益于肃顺的建议和努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特别是慈安太后病故后,慈禧太后于公元1882年独揽朝政,慈禧太后把大清的江山耗得灯尽油枯。最为关键的是,晚清的皇位传承脱离了正常机制,皇帝成了摆设的傀儡,国家的决策失去了合理机制。国家的命运更加不确定和危机重重!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欢迎分享评论点赞转发)

(于202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