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1)

阳光是什么?是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倘若世界上的阳光彻底消失,所有生命将无法生存,比如南北极的极夜。在我们的意识中,也从来不会认为某一天阳光会离自己而去,因为沐浴阳光是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除了连日阴雨后,会急迫地想来个日光浴以外,其他时候都会很少去细细品味洒在大地、铺满身体的阳光。它的无影无形,常常被人所忽略。而在《窗下》这首诗中,黄礼孩注意到了它,并仔细地感受世界被阳光搓洗后的温暖爱意,并以旁观者的视角,用笔将那一刻的它留了下来。

这里刚下过一场雪

仿佛人间的爱都落在低处

你坐在窗下

窗子被阳光突然撞响

多么干脆的阳光呀

仿佛你一生不可多得的喜悦

光线在你思想中

越来越稀薄 越来越

安静 你像一个孩子

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

读着这首诗,不由想到在夏季的烈阳下,触摸大雪之后的阳光,也别有一番情致。于是伸了伸手,以为可以抓住一些神奇的东西,然而却三十多度的热量打破了幻想。顿了顿,我便放下这些杂念,开始静静体悟诗歌呈现出的场景,了解诗歌本身的特色,也试图从记忆中捕捉那些曾经被自己忽视的温暖、喜悦和爱意。

对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2)

我仿佛看到:在一间小房子里,有一个人坐在窗前,因为雪后初晴,一缕阳光撞击窗户,而跑到了指尖,于是便放下了手上忙碌的事情,抬头静静地凝望着窗外。这一刻,雪景之上的阳光,在洁白中显得异常纯粹,一如凝望者的眼神。安静里有幸福的喜悦,她们开始覆盖周遭的所有世界,包括一个人的心灵。原来,阳光抚摸的所有地方啊,都一无所知地被铺满浓浓爱意。

再看诗意:这短短的十行诗,处处都有着雪后阳光的鲜亮、纯净和温暖爱意。

第一节交代所处时间是在一场雪后,并将落满尘世的雪花,比喻成人间纯净而温暖的爱意,形象而贴切。“落在低处”,指明这“爱”不是高高在上而无法触摸,是最平凡、最朴实的伸手可得。正是这种平凡和朴实,才最显真实。诗人也因此感觉到,一场雪,带来的不只是季节更替中的自然现象,更是人世间全部爱意,仿佛是冥冥中一次温暖而纯净的特别恩赐。

第二节是雪景中坐在窗下的人物出场。诗中的“你”可以是诗人自己,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这一刻的自己;也可以是他生命中某个重要的人,或者一次偶然发现的人。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刻有一个人获得了一种幸福。

“你坐在窗下/窗子被阳光突然撞击”,这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阳光生命,营造出撞击声,让人脑海中浮现了阳光通过撞击穿过窗户的画面,并写出了窗下之人的始料未及之意。紧接着说“多么干脆的阳光呀”,“干脆”一词,更是对“突然撞击”的形象描述,仿佛抓住了阳光的性格。诗人将这一幕,比喻成“你一生不可多得的喜悦”,处理得也显自然干脆。因此,这一节呈现给读者的便是充满喜悦的阳光和人。

对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3)

第三节是阳光变成光线的细化,也是情感的继续升华。在由视觉而触发感觉的规律中,将眼前的阳光转换成思想中的光线。两个“越来越”,更贴切地表现出了思想变化的一个过程。光线的越来越稀薄,写出了思维逐渐停滞,因此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安静。这是由思考到享受的一种心境升华,在被阳光沐浴的世界中,静静享受才是最好的方式。

于是诗人才会说,“你就像一个孩子/一无所知地被人深深爱着”。这里的“人”是所有充满爱的人或物,被爱者是这位享受自然馈赠的人,也是阳光所代表的世界。在他被爱的同时,也流露着自己对世界的爱意。因为他们如孩子般的简单、纯粹,所以“深爱”并不被互相所知。

这首诗很简单?读完之后,才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觉。这就是一个好诗人,写一首好诗的高明之处。因为没有过分玩弄技巧,都是简单的诗写,才更显浑然天成,带给读者更深的感动和更多的想象。最终,会感叹于一次雪后凝望的精神飞跃。

由雪而温暖,由阳光而喜悦,由光线而被爱。这大概也就是我的记忆中,曾经不经意间忽视的那些温暖、喜悦和爱意。


诗人简介(来自百科):黄礼孩,70诗人。戏剧创作专业毕业。曾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读书。现居广州。诗歌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大家》等刊发表。作品入选几十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等多部。诗歌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主编的诗歌选本有《70后诗人诗选》、《70后诗集》(与康城等合编)、《中间代诗全集》(与安琪、远村合编)、《新女性新诗歌》等。1999年年底创办《诗歌与人》诗刊,相继与朋友们推出“70后”“中间代”“女性诗歌写作”“完整性写作”等诗歌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