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四篇——《樛木》樛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诗经在哪被奉为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诗经在哪被奉为经(诗经周南樛木)

诗经在哪被奉为经

《诗经》第四篇——《樛木》。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jiǖ):弯曲下垂的树;

葛藟(gé lěi):葛与藟都是藤蔓的意思;

累(léi):缠绕;

福履(lǜ):通福禄;

荒:覆盖;

萦(yíng):缠绕。

《樛木》作为《诗经》的第四篇,与前面几篇一样,同样是在述说家庭、情感方面的内容,是新婚祝福的名篇。

首章中,“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意思是在南边有枝条垂地的大树,有藤蔓缠在树上,以藤缠树的形象指代夫妻之间的关系;“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意思是,这位快乐的新郎官,福禄就要降临到他头上了。后两章,与首章相比,分别只改了两个字,意思大致相同。这是《诗经·国风》中常用的叠章手法,前面读过的《关雎》、《葛覃》、《卷耳》中都有运用,只不过没有《樛木》用得彻底。这一点,跟现在家喻户晓的《生日快乐歌》其实类似,都是通过是反复吟唱,将感情逐渐推进。

《樛木》不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内涵上都算是比较直白简单的。几遍通读下来,脑子里经常会不自觉的脑补出这样的画面:穿着一身新婚礼服的新郎骑着马在前方引路,身后的精心装点过的马车里坐着娇羞的新娘,迎亲队伍在一旁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一群可爱的孩子跟随着队伍嬉戏、打闹,进门的时候,慈祥的长辈带头唱起了对新人的祝福,“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歌声中,一对新人在簇拥下被迎进中堂,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喜乐,安宁。

这首诗相比于前面几首,理解难度要低一些,毕竟以藤缠树的意象来形容夫妻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熟悉和容易理解的。我们所熟知的齐豫、齐秦姐弟就合作过一首的《藤缠树》,这是从客家歌谣改编而来,其中就有这样的歌词: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男子刚强,挺拔如树,撑起一片天空;女子柔弱,温婉如藤,攀援在大树上接收阳光雨露。在人们的美好想象中,树与藤是相依互存,互相扶持,共同生长的。所以诗中会以“南有樛木,葛藟累(荒、萦)之”来代表着人们对于夫妻关系的美好祝愿。然而事实上,在自然界中,藤与树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美好,他们其实是一种寄生关系,藤依赖树而生。树强藤弱时,藤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与养分,生长缓慢,甚至慢慢枯死;藤强树弱时,藤又会抢夺树的养分,向更高处攀援,甚至将自己所缠绕的树绞杀致死。这就有点像客家民谣里唱的了“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亦缠”,颇有一种你死我活的感觉。

从婚姻观的角度来说,树与藤所代表的是男强女弱的婚姻关系,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产物,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而在现代,人们更加认可的婚姻关系应该是如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所表达的状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达到“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的境界。在舒婷看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两个人因爱情而靠近,互相鼓励、扶持,共同对抗困境,也共同分享生命中的美好。我可以为你奉献我的所有,但我必须是独立的自己。

其实,由“树与藤”的意象联想到婚姻关系,我忍不住会想到“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同样都是交缠至死,不离不弃。虽然在庄子的原意中,“相濡以沫”其实与夫妻关系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后世人更加愿意相信自己的理解。而我,更喜欢把“相濡以沫”跟庄子原文中的后一句连在一起来的表达,“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樛木》这首诗,除了祝福新婚的意思外,后世不少学者也会理解成贤臣辅佐君王,而实现国家昌盛的意思。这种解释,从树与藤的意象来看,也是比较好理解的。至于老夫子们从诗中理解出后妃不妒,方便君王大开后宫的这种意思,说实话,我是一脸懵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