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造访了诸家米其林星级餐厅,深切感受了川菜的尖端水准与无限潜力,后续再一一补上。

不过,川菜最打动人心之处并不止于阳春白雪,在寻常巷陌中探寻那些隐秘的平凡之味,或许更能展现四川美食的真正面貌。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

后续将分“川菜”、“小吃”、“火锅”三期连载,收录此次造访的一些特色餐厅,或许不如星级餐厅那般雅致,但私以为更符合大多数人预期中红艳艳、火辣辣、麻丝丝的“川味”。


陈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发源地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

作为麻婆豆腐的创始店,【陈麻婆豆腐】由陈春富创立于同治元年(1862年),初名“陈兴盛”。

陈妻手艺颇佳,可替自带豆腐与肉的客人代为烹煮,因加入自制辣椒面与花椒面而格外麻辣鲜香。

由于陈妻脸上有麻(一说有麻子的是陈春富),“陈麻婆豆腐”的名号渐渐流传开来,并经二代掌灶厨师薛祥顺改良后奠定下现今广泛流行的做法。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3)

【陈麻婆豆腐】旗舰店毗邻四川博物院,不仅是知名的老字号市肆,更承担起展示历史传承、宣扬麻婆豆腐文化之职能。

该店曾先后入选亚洲50佳餐厅“亚洲之粹”及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榜单,也曾在韩国综艺《街头大胃王》、日本漫画《神之水滴》等文艺作品登场,堪称享有国际声誉的殿堂级餐厅。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4)

方一入门,便可看见陈麻婆的铜像,复原了昔日陈氏夫妇在“陈兴盛”饭铺工作的场景。仔细寻找,还能见到原副总理张爱萍上将的题字“麻婆豆腐,天府一绝”,称得上店家的镇店之宝。当然,无论麻婆豆腐的起源故事多么传奇、烹制秘诀多么玄奥,终究还是亲口品尝最为直观。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5)

陈麻婆豆腐:22元

【陈麻婆豆腐】以保温性良好的石锅作为容器,鼎沸的红油开门见山地展示了“烫”的魅力。

作为川菜“麻辣”味型的表率,调理麻婆豆腐之关键固然在于突显且平衡麻、辣二味,而在此基础上又兼有豆瓣酱与豆豉的发酵鲜香、高汤与酱油的深邃鲜味、豆腐的豆香、牛肉的肉香、青蒜的草本香等多重滋味的复合。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6)

在激荡飘扬的麻辣滋味之下,各色主辅料亦各展所长。

选用石膏豆腐,口感柔嫩爽滑而不失咬劲,豆香温润丰满但无豆腥气,既能完美融入麻婆酱汁,又不失自我个性。牛肉臊子煵得油香酥松,将花椒的微妙麻痹感传递给舌尖。青蒜为红亮的麻婆豆腐增添一抹青绿,亦赋予清新的田野芳香。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7)

陈麻婆豆腐起初面向的是等贩夫走卒、船工车夫等体力劳动者,因而整体调味偏咸、偏辣、偏油,拌饭吃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麻婆豆腐邂逅米饭的瞬间,便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就似着了魔一般,根本停不下来,吃完才发现自己早已汗出如浆。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8)

顺带一提,如果觉得油腻,店家亦免费提供咸辣味的腌萝卜以作调剂。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9)

钟水饺:10元

包括【陈麻婆豆腐】在内的多个成都老字号餐饮品牌,如今都隶属于成都市饮食公司统一管理,集团化运营的好处就是在不同门店内都能品尝到别家的招牌食物。

米其林重点推荐了【钟水饺】,平心而论比本店做得更好:紧致的肉馅中可品出鲜明的姜味,蒜蓉与红油赋予荡气回肠的辛辣回味,调味汁中恰到好处的甜度则又带来些许婉约。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0)

杏仁豆腐:5元

为了更全面地领略【陈麻婆豆腐】的豆腐文化,餐后又加点了一碗杏仁豆腐作为甜点。

其实严格说来,杏仁豆腐并非豆腐,但质地确实如嫩豆腐般洁白水灵、滑嫩柔润,入口后如凝脂般消融于无形,余留下温纯可人的杏仁香甜,尽消口中的火辣燥热。


轩轩小院:家常版【松云泽】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1)

此次成都之旅,最大遗憾便是错过了号称【荣乐园】嫡传的【松云泽】,毕竟他家只做包席,单身食客实在无能为力。

所幸苍天不负,在人头攒动的商业街区“宽窄巷子”,竟还有一家“简版松云泽”,即同样由张元富大师开设的【轩轩小院】。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2)

其实按历史沿革来算,“轩”绝非“松”的减配版,反倒“松”才是“轩”的升级版——正是由于【轩轩小院】的试水成功,才坚定了张元富开设【松云泽】、复兴包席的决心。

两家店可说是一脉相承,尽管【轩轩小院】的菜品更偏家常风格,但一招一式皆恪守【荣乐园】之嫡传正统,尽显川菜宗匠本色。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3)

怪味鸡片:68元

川菜中的所谓“怪味”,特指兼备咸、甜、麻、辣、酸、香、鲜的复合味型,七种滋味分别来自盐、糖、花椒、辣椒、醋、芝麻酱、酱油。

要实现七种滋味间的绝妙平衡,且能表现出味觉层次的丰富变化,无疑对厨师调味技术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也只有底蕴深湛的店家才敢接招。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4)

“怪味”已然包容百味,故而通常相佐鸡丝、兔丁、面条等质性淡泊的素材。

【轩轩小院】选用有一定厚度的鸡片,鸡肉柔嫩有咬劲,鸡皮爽脆有弹性,会同清脆的玉兰片与大葱,拌以红艳油亮的怪味酱汁,撒上葱花与白芝麻增香。

入口后,犀利的红油香辣率先攻占味蕾,而后弥漫出芝麻酱的醇厚香浓,渐而分离出酸甜咸鲜诸味,最后余留下花椒那微妙的麻痹感。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5)

老盐菜回锅肉:58元

都说川菜的最大特点是麻辣,偏偏这公认的“川菜第一菜”却并不以辣为特色,原因有三:

首先是猪肉在中餐的至高地位,袁枚称之为“广大教主”;

其次回锅肉的味型称作“家常味”,也确实能唤起每个四川人对家乡的眷恋;

最后,先煮后炒的回锅做法源自民间祭祀,“二刀肉”选材则体现了孔子“割不正不食”的教化,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6)

都说回锅肉做得好不好,首先看能否卷成“灯盏窝”,按此标准或许【轩轩小院】的出品有所不足;但若摈除这外观上的些微缺失,滋味绝对能够满足我的期待。

回锅肉的美味,无非是由猪肉的脂肪油香、青蒜的草本清香、豆瓣酱与豆豉的发酵鲜香所构筑的香味三角,无比质朴,却又无懈可击。整体调味偏咸偏油,但这样才完美,因为回锅肉就是用来下饭的啊!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7)

回锅甜烧白:58元

“甜烧白”是四川田席上的经典甜食,以五花肉片包夹豆沙后,填入糯米饭扣蒸而成。

其实以此为基础,另有一款鲜为人知的衍生菜:相传抗日将领范绍增因接听前线战报而错过了新鲜出炉的甜烧白,便要求厨师回锅翻热,从而造就了这其貌不扬、但香润甜糯更胜一筹的“回锅甜烧白”,或称“烧白回锅”。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8)

甜烧白经回锅炒制后,原先层理分明的糯米饭、夹沙肉及各色果脯,得以更充分且均匀地融为一体,精致感大幅下降,整合度却相应提高;此外,因炒制时加入大量猪油润锅,油香愈加浓重诱人,糯米饭亦变得耙烂软糯,与点缀的花生碎形成反差并互补。

甜烧白“从蒸笼到油锅”的转身过程,就似从庙堂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


巴国布衣:世博会的川菜代表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19)

【巴国布衣】可说是较早期走出四川、并取得成功的川菜馆子,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便中标成为八大菜系中的川菜代表。

在其鼎盛时期,加盟店曾遍布全国,店内的川剧变脸表演一度引领风潮;可惜热度退散后逐步没落,前些年甚至传出老板跑路的谣言。

繁华落尽后,尽管声望早已不比当年,【巴国布衣】仍保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家位于神仙树的旗舰店深受本地食客欢迎,是承办大型筵席的热门场所。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0)

平心而论,我点菜时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因为菜单上居然几乎找不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蜀中名菜;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两道米其林推荐的招牌菜品。

不过【巴国布衣】毕竟历经了无数条四川舌头的考验,瞬间便让我忘却了回锅肉和辣子鸡,也拓宽了我对川菜的狭隘认知。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1)

荣昌卤鹅:58元

在清代的“湖广填四川”期间,大量潮汕客家人迁入重庆荣昌地区,也带来了卤鹅的制作工艺。蜀人“尚滋味,好辛香”,于是卤水制作也依据本地口味进行改良,加重了香料配比,令成菜滋味更加芳香浓重。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2)

作为【巴国布衣】的招牌冷盘,特选名种“荣昌白鹅”,外皮柔滑肥润,肉质厚实鲜香,皮肉间还有一层迷人的脂肪。

卤制程度恰到好处,既能品出甜咸相宜的卤水滋味与八角、桂皮等香料气息,又不至于掩盖掉鹅肉特有的高雅鲜甜。

如果说卤制风味多少仍带有潮汕的踪影,那么蘸上辣油后,就彻底是爽落明快的川菜风格。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3)

三峡石爆脆肠:89元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来不爱吃内脏的我,竟会如痴如醉地爱上肠子——严格来说并非大小肠,而是猪的“乳肠”,即孕育小猪的器官。

鹅卵石烧至滚烫,趁热爆香辣椒、花椒与大葱,并以高热烫熟脆肠,霎时间烟雾骤起,麻辣与焦化的芳香随之蒸腾而出。

成都川菜有名的菜(成都美食拾遗川菜篇)(24)

顾名思义,脆肠的首要卖点自然是“脆”,由于仅以石子快速炙熟,外皮遇热收缩后更显紧致爽脆,同时锁住内部水分故而吃来柔嫩多汁;满载的辣椒与花椒尽除膻味,更赋予火爆的麻辣滋味,这正是我预期中“麻辣鲜香烫”的川菜。此外又加入炸麻花,酥脆的口感带来变化,想必会很适合下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