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的北平都司和北平行都司(大宁都司)的编制分别如下:北平都司有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济州卫、济阳卫、彭城卫、通州卫,已上俱改为亲军,蓟州卫、密云卫后为密云后卫,属后府、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居庸关千户所后为隆庆卫,已上俱属后军都督府。北平行都司有大宁左卫、大宁右卫2卫后为营州左、右护卫,改延庆左、右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大宁后卫后为营州中护卫,改宽河卫、会州卫,俱改调京卫,已上俱属后军都督府,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革。
1、北平都司(北平都指挥使司)的建立与调整过程
都指挥使司的前身是都卫,也就是在选出一个区域内最重要的军卫,号令区内其他卫所。北平都司的前身是燕山都卫。而燕山都卫是在洪武三年成立的,此前徐达将北伐带来的貔貅虎贲们分设了6个军卫(即明初燕山6卫):大兴左卫(原飞熊卫)、大兴右卫(原淮安卫)、燕山左卫(原东安卫)、燕山右卫(原济宁卫)、永清左卫(原青州卫)、永清右卫(原徐州卫),衙署皆在北平城内。6卫设立之后,任务繁重,又沿边境从西到东渐次添设以下卫所:开平卫、宜兴所(初为卫,旋改)、密云卫、永平卫。北平城内添设:燕山前卫、燕山后卫、彭城卫、济阳卫、济州卫(以上3卫,调自山东)。此外腹地还设有通州卫(原安吉卫)和真定卫。洪武三年十二月,燕山都卫(治北平城)正式成立,统领上述卫所。洪武四年到洪武二十八年间,又添设了蓟州卫、居庸关所、紫荆关所、遵化卫、永宁卫(旋废)、古北口所、密云中卫和山海卫作为补充。
洪武八年,燕山都卫改组为北平都司,洪武十三年,燕王朱棣就藩,原大兴右卫、燕山后卫分别改为燕山中、左护卫,又添设燕山右护卫,形成王府三护卫。
洪武二十年,北平行都司成立,减轻了区域的军事压力。洪武三十年,开平卫与密云卫合并为密云后卫。截至洪武末年,北平都司形成了23卫,5独立守御所,3护卫的格局,兵力约14万。
2、北平行都司(大宁行都指挥使司)的建立与调整过程
洪武二十年八月置大宁卫,九月分置大宁左、右、中3卫,同时成立大宁都司,之后又建立了会州卫、木榆卫、新城卫。次年改名为北平行都司,相继有大宁前、后卫(洪武二十一年),营州后屯卫(洪武二十五年),营州左、右、前、中屯卫,兴州左、右、中、前、后5屯卫(洪武二十六年)添设。后续调整:调大宁左、右2卫为宁王营州左、右2护卫,同时改兴州中护卫为谷王宣府中护卫,离开该都司。至建文元年,北平行都司共有17卫、1守御千户所、3护卫。兵力约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