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中,司马迁把孙叔敖列为循吏列传第一人什么叫循吏呢?循吏是指实干的能臣,处事不招摇,改革精神劲头足,往往不空谈,求实招,说白了就是好官,也就是民间老百姓说的清官、青天大老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史记高祖本纪重点注释?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史记高祖本纪重点注释(史记13课三达德行之者一也)

史记高祖本纪重点注释

在《史记》中,司马迁把孙叔敖列为循吏列传第一人。什么叫循吏呢?循吏是指实干的能臣,处事不招摇,改革精神劲头足,往往不空谈,求实招,说白了就是好官,也就是民间老百姓说的清官、青天大老爷。

孙叔敖担任宰相后仅仅三个月,楚国就实现了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例无奸邪,盗贼不起。孙叔敖是怎么做到的呢?又有怎样的智慧?

《中庸》里有一句话: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就是说智慧、仁爱、勇敢是三项遍行天下的美德。的确如此,这三种美德每个人都梦寐以求,大到治理国家,小到工作生活,若是拥有这三种美德,那么可谓万事亨通。孙叔敖就是一个拥有智慧、仁爱、勇敢三达德的人。下面我们先讲三个小故事,感受他的风采,然后我们再来探秘他的美德从何而来,我们如何开发这三种美德。

第一个小故事:从门槛到马车。还记得上周讲到的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吗?孙叔敖辅佐的正是这位楚庄王。楚庄王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但他看到国内的运输工具还比较落后,老百姓常用的马车底座很低,容易碰伤马腿,车速也很烂,一旦打起仗来,不利于运送物资。楚庄王就想下一道命令,让全国百姓都把马车底座改高。但孙叔敖知道这道强行改造的命令下去,势必会招致百姓的不满,而且也未必能很好的实施。于是,他对楚庄王提议说:您不如让各地官府发一道告示,就说根据天文历法推算,今年要发大水,为了避免洪水漫进房屋,各家各户的门槛都要加高一些。百姓听了这话,一定会赶快加高门槛。门槛一高,马车进门就不方便了,大家得先下车,再把马车抬进去,时间一长,百姓觉得不方便,就会自发地把底座加高了。楚庄王发布了加高门槛的告示,果然过了半年,老百姓纷纷自发地把马车加高了。此前那种低矮的马车,很快一辆都看不见了。从门槛到马车,只是小小的绕了个弯子,却巧妙地规避了官府和百姓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而且有效的达成了楚庄王的战略意图,这是孙叔敖的智慧。

我们再听第二个小故事:小钱换大钱。孙叔敖担任宰相期间,以百姓为中心,他推行了多项改革和教化政策,民风和畅,楚国经济和军事快速发展。一时间,楚国对外征战连连告捷,对内国家发展昌盛,楚庄王非常高兴。有一次,楚庄王掂了掂楚国的钱币,觉得太轻了,不够大气,正好楚国盛产青铜,他就想,国家青铜这么多,那就用掉一点吧,把原来的小币一律铸大铸后改成大币,这样才能彰显大国风范。于是,楚王兴致勃勃地直接颁布了整改命令。可是,币制改革是经济改革中最敏感的改革之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楚国经济市场马上就混乱了。果真,商人们有想法了,国家会不会借币制改革剥夺我们的利益呢?下一步会不会将我们的商业都收归国有?老百姓也有意见了,原本的小币多好使啊,现在改成大币又笨又重,还不如以货换货,羊皮换大米来得轻松。在看管市场的官员眼看整个市场都乱了,但谁也不敢跟楚王进言,赶紧去找宰相孙叔敖。孙叔敖听完,神色凝重的问: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官员说:三个多月了。孙叔敖马上说:你不用多说了,我现在想办法。于是,孙叔敖不顾自己安危,向楚庄王进言:大王,臣有罪,微臣施政失当,没有阻拦,改变币制险些导致市场混乱,商业萧条这都是臣之过。臣恳请大王恢复原来的小币安民心,亦宽参谷。见孙相这样说,楚庄王听取了建议,政令颁布三天后,经济就恢复了平稳。

孙叔敖不以大国虚名为重,也不吝惜自己的羽毛,关心百姓切身利益,为百姓请命,这就是以民为本,体现了孙叔敖的仁。

最后我们来听第三个故事,治水。其实跟政绩比起来孙叔敖治水的事迹更出名。在孟子著名的那篇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提到孙叔敖举于海。就是说,孙叔敖因为善于治水,被举荐为宰相。孙叔敖之后2000多年,毛主席视察淮河时都多次提到他,称赞孙叔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在2500多年前,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修建水利工程,那就是与天斗与地斗啊,赌上的是自己的血肉之躯。但面对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的惨状,孙叔敖心中悲痛,他发下大愿一定要平息水患。于是,他耗尽家财,奔走数年,与洪水搏斗,心切水利工程。孙叔敖继任宰相后,依然牵挂着水患。在他主持下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座水利工程,却背淮河流域的洪水终于平顺了,两岸的百姓也终于能安居乐业啦。

如果今天你到安徽省寿县境内,依然能看到这座了不起的工程矗立在那里。而且至今依然发挥着蓄水和灌溉的作用。我们想想看没有一份战天斗地的豪情,没有一份为民请命的大勇何以能将事业镌刻在山河大地之间呢?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味《中庸》里的内句话: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孙叔敖具备这样一份智慧、仁爱、勇敢因而成就了他卓著的事业。那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怎样才能拥有孙叔敖一样的三达德,为自己的事业奠基呢?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在《中庸》原文中,这句话后面还跟着一句话:所以行之者一。也就是说想要起用这三种美德,前提之一条那就是恢复我们人性的本来状态。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分享一段孙叔敖的小故事。

据说,在孙叔敖被任命为宰相的那一天,许多人都来道贺,但却有一位老者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的境遇危险啦。孙叔敖便问了:此话怎讲?老者说,绝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目之;怒后者,远代之。爵位、官职、愤怒,都会招来他人怨恨,更会蒙蔽你原本清澈的良知,让你不知不觉就走错了路,那岂不是极大的危险吗?面对长者意味深长的点播,孙叔敖心领神会,他恭敬地回答道:五角一高五至一下。五宽一大,五星一小。五路一后,吾师一搏。意思是说,爵位、官职、俸禄这些东西越是广博丰厚,我的心越是要甘于处下,越是要深深的谦卑。俸禄高了,我就把他们奉献出去,散给黎民百姓,绝不会利令智昏,更不会让贪欲蒙蔽自己那份本然的良知。

这就是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孙叔敖的美德就来自他那颗不被污染的心,永葆人性的本然状态。不让功名利禄遮蔽自己清澈的良知,良知清澈美德自然升发。有一个词叫做利令智昏,也就是争名夺利让一个人的智商下降。恢复到清澈的良知本体,智慧、仁爱、勇敢都会随之流淌出来,成就卓越人生的三达德我们原本就吾性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