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收视口碑看涨,剧中周莹和吴聘超越门第的恋情, 甜醉了一票观众。而随着暖男吴聘的离奇暴毙,美好的爱情童话戛然而止,观众的心也被虐碎一地。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其实周莹这一人设并非虚构,而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

那么,历史上的周莹是何许人?她与吴聘的婚姻,真的如剧中所写,是卖艺女子攀高枝,麻雀变凤凰吗?

事实上,清末女首富周莹出身名门,周吴两家也本就是世交,二人结合可谓门当户对。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2)

三原县周家大院,周莹的故居

在与周梅村同时代的泾阳,也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安吴堡吴家。这家后来出了位公子,也就是吴聘。

周莹与吴聘的曾祖父是世交,二人的祖父又是同门师兄弟,两家关系自然不一般。

于是,顺理成章一般,周莹在17岁嫁给了吴聘,可谓青梅竹马,佳偶天成。

就像剧中所演绎的那样,周莹与吴聘婚后花开月圆,幸福甜蜜。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3)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那时的吴家兴旺发达,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院,尤以东院最为富庶。

东院主人,吴聘的父亲吴蔚文,是与胡雪岩同代的红顶商人,设立了“裕隆全”盐务总号,仅盐业收入的白银,一年就达数百万两,甚至能为左宗棠提供军需。

同时,吴蔚文曾任湖北后补道台、陕西宁武知府等职,官至从二品。

而其独子吴聘有乃父之风,更是青出于蓝,当时是资政大夫,官至正二品。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4)

张晨光饰演的吴蔚文

嫁进这样的人家,人人都会羡慕周莹的福气。

然而,月圆则亏水满则溢,老天开始嫉妒她的幸福了。

夫妻俩生下了可爱的女儿,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可残忍的是,女儿还不到一岁,便因疾病而夭折。

已经会叫爸爸妈妈的宝贝,就这样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这对周莹和吴聘来说,可谓锥心之痛。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5)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后来为了抚慰失女之殇,两人从中院堂兄弟那里,过继了两岁的侄子当儿子。

他们将孩子改名为怀先,字念昔。这名字里,既带有对前辈的敬意,也蕴含二人对女儿的思念。

可是,心灵的创口还没来得及愈合,灾难却接踵而至。两人结婚三年后,吴聘因病离世,周莹痛不欲生!

后来,公公也因病撒手人寰,偌大的吴家产业开始凋敝。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6)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那时,吴怀先尚且年幼,婆婆年迈体衰,一家人的指望,都压在了周莹瘦弱的肩膀上。

这个如水般柔情的女子,在遇到凛凛严冬之时,竟化身为如铁的坚冰。

从前,她只是闺阁女儿、吴家媳妇、孩子母亲。现在,她要肩负起兴旺吴家的重任,她的个性与潜能绝地爆发。

周莹天资聪颖,对数字过目不忘,不仅知书达理,更善于算学,可谓足智多谋。

她对公公留下的产业大胆改革,妥善经营,很快让家族生意重振雄风。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7)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不得不说,周莹真是一位优秀企业家。她的经营之道,现在看来也很有借鉴意义——

她施行了最早的“股份制”:假设伙计一年有20两银子的报酬,可以仅支取10两,余下的一半用来参股分红,极大激励了伙计们的主人翁意识。

她推出人才激励机制:将年薪提高两成,比同行业高出三成,并额外奖励年终分红。还推出了“阴俸”——伙计到了一定年纪,可以拿退休金;即使死了以后,家人还可以继续领这份钱。

周莹的一系列措施,极大稳定了人才队伍,让她身边簇拥着十几个能人,共同将生意打理得风生水起。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8)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在那个时代,周莹就懂得按市场规律办事。她按照棉花“三丰一歉双平年”的规律,提前预定次年棉花,保证了歉收年的库存,逐渐垄断了陕西棉花市场。

周莹不仅会做生意,也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

她性格仗义豪爽,十分讲究诚信。那时生意场上流传这样一句话: “哪怕没有契约没有文书呢,只要当家的说了,就能信。”这就是契约精神吧。

她真诚善良,平等待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她即使再忙,也要和伙计们一起吃饭,聊聊家常里短,沟通沟通感情。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9)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在周莹的多年经营下,吴家的生意兴旺发达,伙计多达四五千人,商号遍布大江南北。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除了商业版图不断膨胀,周莹的经营范围也在扩张。在传统盐业之外,她的生意触角,还伸向了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领域。

她真正做到了“日进斗金”,她也成为真正的清末女首富。

据说,那时在泾阳城内,半条街道都是她家的房产。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0)

现存的吴家大院

虽然是精明的商人,周莹却仗义慷慨,有豪侠气概。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

得知陕西巡抚正在为国难募捐,周莹一下子掏出十万两白银,让慈禧大受感动。

慈禧生日时,周莹又送去一扇价值连城的紫檀屏风,镶嵌着华美的湘绣,写就无数个篆体的寿字,上百年难得一见。

慈禧凤颜大悦,不仅赐其亲笔提写的“护国夫人”牌匾,还将周莹收为义女,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1)

慈禧照

当时,有人质疑周莹有意攀附权贵,她却对家人说出了朴素的想法:“如果这个朝廷不在了,国家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周莹不仅事业有成,还被人称为“活菩萨”。

秦商本就将回馈社会当做自身的责任,周莹更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她捐资助学、施粥赈灾,引水修渠,让当时因战乱受苦的百姓交口称赞。周莹也因一桩桩义举,成为威望极高的“安吴寡妇”。

在遇到难题时,村里人会说:“寡妇婆咋说咱就咋弄。”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2)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虽是驰骋商界的女强人,周莹却依然是个好母亲。

她亲自抚养吴怀先,还在养子十岁时,收养了一个女儿,取名为秀翘。

为了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她不惜重金聘名儒当老师。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品行,她教导他们做人要诚信,要有侠肝义胆。

在这位慈母的教导下,吴怀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男儿。

据说,他十分平易近人,一点儿没有大少爷的架子,可以到厨子的炕上唠家常。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3)

现存吴氏陵园牌坊

成年后,吴怀先成为二品道台,继续为乡里做慈善,后来还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

也许人生的风雨沧桑让周莹疲惫了,也许是太思念九泉之下的丈夫,1910年,42岁的周莹苦难而辉煌的人生谢幕了。

她出殡当天,自发送葬的百姓,居然达到八万余人。

在一百多年的无声岁月中,周莹的事迹曾被人们淡忘。然而,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她的侠义与柔情,再次让人们感动。

有名的大家闺秀(名门闺秀慈禧干闺女)(14)

《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