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要去参观位于临桂区平桂西路的桂林博物馆新馆。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1)

从桂林西城路口的酒店出发,坐91路公交大约1小时到达桂林博物馆新馆,刚下公交车,就被对面的大门吸引,这座侗族风雨楼风格的大门很吸引眼球。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2)

桂林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是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外宾礼品、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等为馆藏特色。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3)

桂林博物馆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9个展厅,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有“漓水春秋、画里人家、靖江遗韵、友谊桂林、情系桂林、翰墨华章”等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现在还在防疫期间,需要扫健康码后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4)

在桂林博物馆中,除了令人惊叹的《靖江遗韵》展厅的国宝梅瓶外,这个《画里人家》展厅也非常精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桂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描绘了桂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面貌。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5)

我国南方许多民族都有佩戴银饰的习惯。在传统观念中国,银饰可以驱邪避凶,有吉祥幸福的寓意。在象征观念中,它是富有和美丽的标志。银饰可分为头饰、耳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等等。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镶嵌法、錾花法,还有各种焊接、锻造、镂空、绕丝等金工技法等,制作工艺的多样化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银饰。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6)

银饰代表了南方少数民族传统金属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们在形制、纹样和内涵上显示出的丰富性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是其它质料的饰物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银饰堪称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大特色。南方少数民族的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龙凤花鸟为主。就风格而言,有的发簪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7)

这硕大的银耳环,耳朵的压力可不小。由于与其他大件银饰相比,耳环较少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因此在南方少数民族银饰中,耳环的是分布最广、款式最多的一样。银耳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前两种较多。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8)

南方少数民族十分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成为银饰中制作考究的一支。项圈一般由银片或银条制作,定型后根据款式,分为可活动型和不可活动型。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9)

手镯又称手圈,是南方少数民族银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样。根据制作工艺,手镯一般分为空心筒状型、饺丝型、编丝型、浮雕型、镂空型、錾花型、焊花型等。这些手镯的风格或粗犷细腻,风格粗犷的手镯光面无纹,硕大沉重;风格细腻的手镯则用极细的银丝编织或焊成空花,工艺精致。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10)

侗族镂空银丝花朵纹银手镯。镯面布对称镂空银丝花朵纹及连珠纹,末端为银丝缠枝梗和银条相连,其工艺精细,系侗族妇女的节日饰物。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11)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盛行以银肚兜链或银腰链作为主要衣饰。这些银链多以梅花或圆环为链环造型,有单层、双层两种,两端同银链的连接部一般为蝶、钱、球等形象的银饰。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12)

银背托分为实用性及装饰性两种。实用性背托又称背扣,苗族和侗族姑娘喜欢穿胸围兜,银背托连结胸围兜带,悬于背部,既可以调节兼作领口的胸围口的高度,又可以作为装饰品。这种银背托或用筷子粗细的银条盘成螺旋纹,或为方形,重者可达300多克。

阳朔少数民族古寨银饰(南方少数民族为何酷爱银饰)(13)

银发梳既可以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其造型有简有繁。这里的展示唤醒了大家曾经真实拥有的记忆,这是难以割舍的情感,守望着本土家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