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可欣、思齐

编辑 | 思齐

(36氪梦悦、苑伶对本文亦有贡献)

Vlog 在成为一个新的风口。

似乎一时之间,所有平台都瞄准了Vlog 。

但其实 Vlog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形态,最早在YouTube 上开始流行,除了有主题的短视频外,YouTuber 们也会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制作成 Vlog 发布。

以 YouTube 上拥有 1000 万关注者的 Vlogger Casey Neistat 为例,在他的 Vlog 中,会有 Casey 本人日常生活的记录、买了新东西之后拆包的喜悦、甚至关于工作生活的有道理的讲述,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频繁的和镜头前的关注者的互动,即便在录制的只有他一人。

记录日程生活,这让 Vlog 的门槛看起来要比过往的视频表现形态低太多了。

36氪推广链接,36氪新风向第一批(1)

在本篇文章中,除了让更多人了解 Vlog 之外,我们也想讨论,Vlog 是个看起来人人都能参与生产的内容形态吗?基于这种新的表达形式,是否会有类 Youtube 的平台型机会?或者说,Vlog 能催生出下一个“抖音、快手”吗?

并不是所有的短视频都是 Vlog

如果用一句话做总结,我的答案是:“Vlog是具有连续性的生活内容记录,但连续画面并不代表Vlog。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 Vlog 和大家所熟悉的短视频以及抖音、快手代表的“超短视频”分别进行对比来进行阐述。

VS 短视频:有交集,但区别更大

必须承认的是, Vlog 和短视频有很高的重叠性,如果要做区分,主要是从内容层面来说的。

从字面意义上,Vlog 可以解读为被“Video Blog”,Blog 一词其实就已经点出了 Vlog 的特性一:生活化,生活化的背后是“人格化”。

这是 Vlog 和短视频最重要的区别,也是 YouTube 上,已经成为相对成熟形态的的 Vlog 普遍具有的特点。

以短视频的代表 IP “papi酱”为例,她的短视频是基于剧本完成的、具有故事性和夸张性的呈现,而在 papitube 早期签约的一批内容生产者也是这样的特征, @Lori阿姨 也是其中之一。

通过搞笑视频“出道”后,@Lori阿姨还尝试了美妆内容,最新的变化是,除了这些主题性的内容外,她也开始制作自己的 Vlog,例如“重返校园系列”这类反映日常生活的内容产品就和早期的短视频形成了差异。

所以,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 Vlog 或许也为大家磅礴的自我表达欲的另一出口。

VS 抖音这类“超短视频”:信息浓度

答案也是否定的,毕竟“连续画面并不代表Vlog”。

相比于通过剪辑带来的快速堆积的画面,Vlog 信息量更大,内容浓度更高,可以看做个人生活的简短的连续剧。另外,从人格化来看,也很难实现。以“手指舞”为例,大家更多是对于某种内容形式的认知,而非表演的具体的人。

对于刚注册的抖音新用户,视频时长被限制在15秒,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后才被放宽到60秒。快手的拍摄时长也被限制于7秒、17秒和57秒三挡。

如果更进一步区分,从内容属性来看,Vlog 是基于生活的,内容可以更多元,从用户端来说,他们消费的是内容。但抖音、快手侧重社交属性更多,他们更多提供了一种“参与性”;

时间限制了内容信息浓度,使得抖音或快手的内容产品都不能称之为 Vlog,那么,时长会是定义 Vlog 的维度么?

并不是,例如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 Casey Neistat ,他的视频从时长上来看,短的有3分钟,5分钟,10分钟甚至更长的视频,而 @dodolook 的视频大多在 4 分钟左右,再更早的时候,她记录生活的视频主题为 “60秒的每日日常”。

所以,相比于短视频,Vlog不应该受限于时长的限制,并且在内容上应该具有人格化和故事性的特点。

“平民化”的Vlog,其实并不那么人人友好

“生活化的内容”似乎让所有人都很兴奋:是不是到了人人都是 Vlogger 的时代了?

但如果按照上文提到的连续画面并不代表vlog,那么做出 Vlog 的门槛其实远高于用户们的想象。从体验角度,作者也试验了一闪以及 VUE,尝试将 5 分钟长的素材剪到了 3 分钟,但流程和操作上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对标来看,在 YouTube 上,头部的 Vlogger 们强调产出频率、视频清晰度(声音和画面)以及故事性(这里的故事性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总结来看,有三大门槛:

Vlog 就像“每个人都值得被记录”、“记录世界记录你”更洋气的表达,在价值认知层面刺激用户们是时候再多发发视频了,但比快手、抖音门槛高太多的 Vlog 本质上对于用户意愿没有质的改变。

那么 Vlog 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机会?

基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门槛,稀缺的优质内容生产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Vlog 平台的增长空间。对于巨头们来说,Vlog 更像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毕竟谁都想跟上年轻人的脚步。

那么,对于最近刚从剪辑工具以及图片社交转型的一闪和 VUE,Vlog 红利能让他们成长为新的内容分发平台吗?毕竟 VUE 和一闪的产品界面都已经改成了内容社区的形式。

或许不那么乐观。

我们所设想的一个新的 Vlog 平台理应该是 UGC 平台,用户们被 Vlog 这一概念吸引来到平台,头部开始产出优质内容,进而泛化至所有的用户。

但事实是,VUE、一闪对于创作者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圈地自萌”的地方。

就像我们会看到抖音的用户会画像是一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上班族,而快手的用户来自是三、四线城市、农村为主。

通过调性,内容生产者们也会分层,基于地域、职业、年龄等不同标签的内容生产者会对应其最适合的短视频平台。围绕着 Vlog 这种新形态内容的生产者所出现的新的流量,可能会被引流到 VUE 和一闪们,并且不排除已经被教育好的抖音和快手用户也会被分流。

但对于流量导向的内容生产者来说,即便自己在 VUE 、一闪等小众平台上制作了并发布内容,但最终会到微博这类更大的流量平台做内容分发、获取并经营粉丝。

这一点和 Vlogger 的变现形式相关。

广告是我们目前看到的 Vlogger 们普遍走的路线,本质上也是粉丝变现。因此他们需要到更大的平台分发内容、建立更广泛的影响力、获取更多的互动,毕竟对于广告商来说,转化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36氪推广链接,36氪新风向第一批(2)

Vue和一闪的产品界面图

代表了互联网视频内容新征程的 Vlog 无法催生一个新的平台型机会,但好消息是,在段子手、公众号博主、直播之后,成为 Vlogger 也许会成为素人们一个新的“走红”机会,毕竟第一批 Vlogger 已经开始商业变现了,例如一闪创始人@flypig、@大概是井越、@你好_竹子 等已经以 Vlog 的形式和一些商业品牌形成了合作。

基于Vlog这一新的内容形式会鼓励新的优质内容生产者的诞生,围绕着这批新的内容生产者,也许会出现MCN、自媒体等的投资机会。

而对于之前的MCN公司来说,旗下网红们、美妆博主们也常常会记录自己的生活,Vlog 帮助加强了与粉丝们的互动,建立更亲和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流量。这个逻辑也同样适用欧阳娜娜和王源们。

——————————————

我是可欣,36氪超人学院创始学员,关注企业服务 、物流、科技创业,希望能帮到您,Brambleswkx,注明公司、职位、姓名、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