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大排量自吸的梦想,但现实里却只开着1.6的小昆虫,每次下班在地库看着志豪和他的思域1.8都羡慕不已,就更加不用说KYO的4.3 V8了。在新车评工作半年后(羡慕了其他编辑半年后)终于梦想成真,开上了KYO同款3UZ发动机。
可是最近开这个车出门,被朋友讥讽比羡慕要多得多,并没有几个欣赏这台GS。诸如“你怠速一小时油箱会不会空掉?”“我的雅阁加满一箱油跑1000KM,你的能开300公里吗?”“自驾游你一个人好啦,我可不想和你摊油费!你这油耗还是坐大巴去吧”这种话。
迫不得已要写篇文章澄清一下,大排量不代表高油耗,开V8成本并不高,看上去很恐怖,实际是美滋滋!
丰田车一直给人稳定耐用没什么毛病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被问到买什么车好的时候,车评人经常都会推荐卡罗拉、凯美瑞这些车型。因为素未谋面还隔着屏幕,给建议的时候不能太个性只能求稳,这样才不会影响别人家庭幸福。要是我现在反向问你一个问题,丰田车哪一台诸多问题,估计你也要耗大半天时间才能琢磨出来,琢磨出来的答案大概也是改装过的锐志吧。
丰田是这样,雷克萨斯的标准就更加高了,当年在引擎盖上摆香槟杯的LS广告,至今仍是经典。时速表已经到达了160Km/h,车轮在马力机上疯狂转动,而香槟杯依旧纹丝不动矗立在引擎盖上。如果不是开过老款的LS400和现在这台GS430,我是不会相信这个广告的。
这台GS430已经服役十年,漆面有磕磕碰碰的痕迹,些许修复痕迹只是小问题;内饰保养得很得当,不敢说全新但也是新的让你难以置信,除了主驾和副驾有轻微坐着的折痕以外,后排座椅就像是新换上去的;配置简直逆天,十年前就已经配备一键启动、无匙进入、倒车影视、自动防炫目后视镜、定速巡航、电磁悬挂、后排遮阳帘等等现在还作为卖点的配置。
发动机的工况很让我满意,打开引擎盖你会看到整齐的盖板,把盖板掀开后发现引擎很干净,并不像是十年的车,没有任何油渍的痕迹,甚至连尘土都不多,估计是之前走的路路况都很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悬挂依旧工作良好。
本以为要大动作,结果只是换了油水就已经不用再做其他保养了。到现在开了三个月,平均每天跑140公里,就换了一次机油,差不多5.5L安索5W30,然后平时就加95#,一缸60升,维护成本真的不高。
油耗并不高 综合路况13L
别人一看到尾标的430就说是油老虎,我就笑笑不说话。八个缸4.3的排量,百公里综合油耗13L,还算高吗?如果不是装了欢乐表,部分1.5T、2.0T的自主车型的油耗还不如我这台十年前的老车呢。
油耗高低的关键是开车的人和开车的方式 ,发动机排量不是唯一参数。我上班的路况比较好,基本没有拥堵,前段能够保持80到100公里巡航,后段50到70公里巡航。但是下班的路况就吓死人了,广州的朋友都知道,永远堵住的环城高速三滘路口,简直就是噩梦。
在拥堵的路段,我都尽量拉大与前车的距离,让车辆保持滑行状态,距离大了就轻点油门,距离适中就松开,基本上不踩刹车,即使拥堵行驶起来也很平顺。
而到了红绿灯路口,我总会地板油起步,甚至有时候油给大了后轮会打滑(烧胎起步)。这样做其实是安全的,两个红绿灯之间,除了率先起步的你并没有其他车辆,你一台车在一个无车的空间里单独行驶,甚至还能赶上下一个红绿灯的间隔,与车流稍微分开,驾驶就没那么累了,油耗也能降下来。
用V8做顺风车,给客人一种迪拜的感觉
每天上下班来回将近140公里,路途遥远。作为一个经济学学士,我深刻的认识到共享经济对效率提升有多大帮助,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引入竞争,刺激行业调整。
简单解释就是,本来你就要到A点,他/她也要到A点,最终达成协议他/她坐你的顺风车到A点。首先他/她省钱了,然后是私家车,环境会比出租车要好;对车主而言,本来就要花费油钱,现在用本来空着的座位,给了别人方便,还补贴了油钱;对社会而言,共享出行意味着同样出行状况下,更少的车辆到路面去挤,更少的人去用公交地铁这些公共交通,实际上缓解了交通压力。所以做顺风车车主,首先就承担了社会责任感,出发点是正确的。
开着V8做顺风车,和用其它车辆做顺风车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动力好一点而已。在做顺风车车主的过程中,还能认识到新朋友,丰富自己人生的阅历,何乐而不为。我曾经载过印尼的客人到广交会展馆,也曾接送过从哈尔滨过来广州跑业务的小青年,各种故事实在精彩。他们发现自己打到一辆V8顺风车时,那个oh my God的眼神,就像到了迪拜一样。
虽然顺风车不赚钱但是原来13L的百公里油耗换算成每公里就8毛钱不到,加上顺风车乘客车费的补贴,我的实际用车成本就变得非常低了。你看完之后是不是也想买台V8做顺风车?(文/XCP周智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