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晚上一碗热汤面(一碗热汤面)(1)

二十年前,刘汉刚刚20岁。南方已经改革开放了,很多人都到南方打工去了。刘汉种地一年收入不到一千元钱,别说娶媳妇,连养活自己都难。刘汉和几个小伙伴决定到南方的深海市去打工。刘汉的一个远房亲戚在深海市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包工头,听说建筑工地缺人,每天能赚几十元钱,几个青年人想去挣钱娶媳妇。

哥几个在一个车站换车的时候,不小心几个人的行李一块丢了。几个人的钱都藏在行李里,行李一丢全傻了。大家把兜里的钱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元钱。这里离深海市还有200 多公里,几个人没钱乘车只好步行。没车可以走路,可是没钱吃饭却受不了,手中的几元钱吃一顿饱饭都不够,几个人只好沿路乞讨。

年轻人讨饭,谁也不向他们施舍。肚里没食,几个人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走了几天,好容易到一个县城,听说过了这个县城,再走几十公里就能到深海市。哥几个饿得头昏眼花,大家只能咬牙坚持着。前面的路上出现了一位三十左右岁的女子,女子走路虽然不快,四个小伙子也跟不上她,大家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女子走到一个居民区,路口有一个路标,上面写着前山村。女子进了村口的第一家院子,拿出钥匙要开门。“扑通”,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女子回头一看,三个小伙子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男子,眸子里透出无助的眼神。

女子感到奇怪,问道:“你们是哪里人,跟了我半天了,你们想干什么?”

刘汉说:“大姐,我们不是跟着你,是走路和你遇到了一起。我们走不动了,这个兄弟昏倒了,我们想不出办法只能站在这里。”

女子问道:“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刘汉说:“大姐,我们是饿得走不动了?”

“你们为什么不吃饭呢?”女子问道。

刘汉答道:“大姐,我们是外乡人,哥几个出来打工,换车的时候钱和行李被偷了,没钱吃饭。我们几个边讨饭边走路,可是人家看我们年轻,也不施舍我们。我们只好饿肚子走路,晚上也只能找个桥洞子或草窝子睡觉。”

女子说:“兄弟,人不能带着家出门。来,到我家,姐姐给你们做饭。”

女子打开自己的家门,让几个流浪者进到自己家里。

几个青年人进屋一看,大姐家里很简单,不是一个富裕人家。

不大一会儿,女子从厨房里打出一桶热水,说:“小兄弟,你们先洗洗,歇一会儿,姐姐不富裕,管你们一两顿饭还问题不大。”

时间不长,女子将几个小伙子叫到厨房。这四个小伙洗干净以后,个个长得都不错,只是精气神差了一些,看来饿得不轻。

女子做了一锅汤面,还做了几个菜,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这几个正饥饿的流浪者,无异于看到了美味佳肴。小伙子们的眼泪流了下来,这些天来遭受了不少白眼,冷丁受到一个陌生大姐的款待,一种无以报答的感激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刘汉跪到地上,哽咽着说:“大姐,我不会说什么,您的这顿饭我终生也不会忘记的。”

女子把刘汉扶起来,说:“兄弟,别这样。男儿膝下有黄金,轻易别跪。大姐也受过苦,也被别人帮助过。今天帮助几个受难的兄弟,也是一种缘分。人出门在外都可能遇着难事,相互只要帮个手,度过这个坎就好了。”

吃过饭,女子拿出40元钱,给每个小伙子10元钱,说:“我家也没有多少钱,这还是我大半个月的工资。要是把工资都给你们了,大姐家里这个月就得喝风了。钱不多,能帮助你们哥几个补个短。村口就是汽车站,到城里也就一块多钱。你们去吧,到那晨换车去深渊很方便,你们日后要是混好了,跟大姐吱会一声。”

弟兄们离开了大姐,他们边走边回头看着这个不是姐姐胜似姐姐的亲人。刘汉挥起手说:“大姐,你放心。不管混得好坏,我一定来看你。”临走的时候,刘汉知道大姐叫依连霞。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年帮助刘汉的于艳霞也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了。因为南北口音的原因,刘汉分手时把于艳霞听成了依连霞,这才发生了刘汉找大姐二十年的故事。

因为工厂不景气,于艳霞早就下岗了,她在县城和弟弟租了一个店铺合伙开了一个汤面馆。于艳霞有一手做汤面的手艺,再加上诚心待客,小店虽然不大,还可以维持两家人的生活。

一天中午过后,于艳霞正在店里收拾桌子。门外传来了汽车刹车的声音,不大一会儿,进来一个四十左右的男子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子,看来两人是夫妻。

一进店,女子就说:“刘汉,怎么选这么个小店吃饭?”

男子说:“小店实惠,咱们是穷人出身,别太讲究了。”

女子说:“今天找了好几个地方,也没找到你那位大姐。实在不行,就到派出所让他们帮忙吧。”

于艳霞一听刘汉的名字,感觉有点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她来到两人面前,问道:“二位想吃点什么?”

男子说:“大姐,你就给我们俩每人煮一碗汤面吧,这个地方的汤面特别香。”

于艳霞乐了,说“兄弟,你打哪儿来?怎么知道大姐的拿手饭菜就是汤面呢?”

刘汉看了于艳霞一眼,沉思着说:“大姐,不瞒你说,当年我落难的时候就吃过一位大姐做的汤面,那个汤面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汤面,只是这位大姐我找了二十年,怎么也找不到她。”

于艳霞觉得很奇怪,问道:“你的这位大姐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

刘汉说:“她家住前山村,叫依连霞。”

于艳霞说:“我家就在前山村,村里没有姓依的啊。”

刘汉觉得于艳霞的声音有点熟悉。他仔细地看着于艳霞,问:“大姐,你姓什么?”

于艳霞说:“我姓于,叫于艳霞,是前山村的老户,从出生我就住在这里。这个村没有姓依的。”

刘汉使劲盯着于艳霞,看着看着,他流出了眼泪。刘汉一下子站起来,上前抓住于艳霞的手,说:“是你,大姐,是你!我认出来了,你就是我要找的大姐。我找你二十年,大姐,今天终于找到你了。”说着,刘汉哭出声来。

于艳霞知道眼前的男人,就是当年自己帮助过的流浪青年刘汉,她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一个懂得报恩的男人不知走了多少路来找自己,可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啊。

于艳霞赶紧把刘汉扶坐在椅子上,说:“兄弟,自打你进屋我就感觉眼熟。多少年了,你过得还好吧?”

刘汉紧紧地拉着于艳霞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自打你帮助我以后,我就想着来看你。一开始,日子过得不好,来不了,只能给你写信,可是信都退回来了,说是查无此人。现在我过好了,说什么我也要找到你。大姐,如果当年不是你帮助了我,我也不会有今天。”

“说什么呢?兄弟,不就是一碗汤面吗?我哪有那么厉害。”于艳霞笑着说。

刘汉说:“大姐,当年离开你的时候,我用耳朵记你的名字叫依连霞。我在深海市没有混好,就到了东北的沈阳。我给你写了很多信,都退了回来。几次打电话到村里,村里答复没有这个人,我不甘心哪!来你们村几次,村子变了模样,我找不到你家的房子,人们都说没有姓依的这家人。这次我和媳妇下了决心,说什么也要找到你。这几天找了几个村子,晌饭都没顾上吃。刚才看到你家的小店门上有个牌子叫‘汤面馆’,我就想到这里吃碗面,好好回忆你那碗面的味道。老天有眼,让我在这里遇上你了。大姐,今天你就认下我吧,你是我的亲姐姐,我就是你的亲弟弟,”

于艳霞感动地也哭出声音:“好!好!,兄弟,你既然有这份情意,你就是我的第二个弟弟,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刘汉的妻子拉住于艳霞的手,说:“姐姐,这些年来,刘汉天天叨念着你。找不到你,他睡不着觉,天天做梦。经常跟我和孩子念叨你的事。大姐,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哪 。”

于艳霞瞧着刘汉,问:“兄弟,你们一起的那几个兄弟现在怎样?”

刘汉说:“大姐,他们没有混好,也没脸来找你。我早就和他们分开了,自己在沈阳闯。现在我过好了,有了自己的公司。大姐,我经常想,人活着就应该像大姐那样,能帮助人就要尽量帮助,心眼要善良。”

于艳霞的弟弟和丈夫都赶来了,别说,刘汉和这哥俩还真对脾气,就像是亲兄弟一样。于艳霞立马把店关了,三个家庭都聚在一起,说着笑着,不时还夹杂着激动的哭声。

刘汉夫妻在这里住了两天,第三天早晨,刘汉对于艳霞说:“姐姐,我去市里一趟,中午就回来。今天别开门了,你让姐夫和你弟弟等我,我有事找你们。”

于艳霞高兴地说:“行,早点回来,省着让我们掂记。”

傍晌的时候,刘汉和妻子回来了,他们买了很多东西,有衣服、有各种各样的食物,还有家用电器,装了满满一车。刘汉把东西搬进屋里时,于艳霞不高兴了,说:“兄弟,你这是干什么?你能来看看大姐,我就很高兴了,你破费钱干什么?”

刘汉搓着手,嘿嘿笑着,不知说什么才好。

刘汉的妻子说:“姐姐、姐夫、哥哥,刘汉现在过得不错,他就是想帮帮姐姐。这些东西不多,是我们俩的心意。既然已经买来了,也不能拉走是不是?姐姐,你就别说了,再说下去,刘汉真得就要哭了。”

于艳霞和丈夫、弟弟见了这情景,只好接受了。

刘汉说:“姐姐,反正我家乡也没有什么亲人了。今后,逢年过节的,我就上你们家里来,你看行不行?”

于艳霞乐了,“行啊!到时你可要一准来,别让姐姐天天掂记。”

刘汉说:“姐姐、姐夫,明天我们就要走了。我真舍不得你们。”

于艳霞说:“兄弟,我也舍不得让你们走。你是有事业的人,我也不能留你。这样吧,晚上我做几个菜,咱们全家好好乐喝乐喝。”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刘汉要走了,全家人走到路口时,刘汉把于艳霞紧紧地抱住了,泪水已经流满了脸庞,姐弟之情感动得全家人都哭了。哭了半天,刘汉松开手,掏出一张纸递给于艳霞说:“姐姐,我现在的公司有几千万元的资产,我富了也不能忘本。大姐,我昨天给你存了100万元,我走了以后,你们就用这笔钱,换个大一点的店铺。如果不够,你跟弟弟说一声,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帮你。”

于艳霞接过存折,仔细看看上面的数字,她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退了。她冷冷地看着刘汉,看得刘汉心里发毛。于艳霞说:“兄弟,你觉得我们姐弟的感情能用金钱衡量吗?我问你,你要是拿钱买一个姐姐,能买出感情吗?”

刘汉说:“姐姐,你别误会,我只是想帮助你们一下。我绝对没有拿钱买你感情的意思。”

于艳霞把存折塞回刘汉的手里,说:“兄弟,姐姐过得是不大好,也缺钱。但姐姐有自己的人格,不是自己的钱绝对不要。你想帮助姐姐,姐姐也领情。不过姐姐现在还能劳动,小店生意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里没有什么事,暂时我还不需要钱。你要是想认下我这个姐姐,就把钱收回去。你如果不想认我这个姐姐,我可以收下这笔钱。不过,以后咱们姐弟就没有情分了。兄弟,两条道,你自己选吧。”

刘汉看着于艳霞那坚毅的面容,又看看一直在点头的姐夫,眼泪像泉水一般地涌出来。他伸出两只胳膊,把姐姐和姐夫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三个人都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于艳霞的弟弟上前拉开了他们,说:“刘汉兄弟,我们姐弟珍惜你这份感情,我赞成姐姐的做法,亲情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我们哪一天如果有了困难一定会向自己的兄弟求援的,今天这个存折你还是拿回去。要不我们全家都会心不安的。”

刘汉把存折收回去了,他一步一回头地走进自己的汽车里。刘汉发动汽车后,又打开车窗,说:“姐姐、姐夫、哥哥,你们回去吧。大海不干,我们姐弟的情分不断。”

“好兄弟,好好干。让姐姐也有可自豪的。哪一天,我们全家去沈阳看你,你对姐姐一家放心吧。”

于艳霞挥着手,泪水挂在笑脸上,她的心情像大海一样翻腾着。

刘汉离开了,南北两地,姐弟情深,两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像一家人似的,至今还在延续着他们的情感。

后记:有一次看安徽电视台播放的一个异姓姐弟的情感故事非常感人,笔者受故事的启发创作了这个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为这个美好的情感故事感动得不断流泪。助人为乐,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故事中的两家人身上延续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