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传统汉式,大厅中央搭建迎亲通道,两侧挂满各式灯笼,新郎一身传统汉服,象征性地完成汉式婚礼的第一道程序“亲迎 ”按老规矩原本是新夫要亲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妇的男骑高马,女坐花轿登台后则完成第二道程序“同牢合卺” “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第三道程序叫“解缨结发” “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至此,婚礼的最重要部分的仪式完成当然此前与此后还有许多讲究,有很多重要的仪式和步骤“婚礼婚礼”,“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婚礼则规范着夫妇相处之道,并反映了华夏民族对夫妇、天地、阴阳、乾坤等关系的本质理解夫妇之道正是汉式婚礼的核心义理因此汉式婚礼绝不只是聚会、宴饮、取乐,更不可轻慢与亵渎,它是伦理哲学的一场庄重宣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平淡的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越是平淡越要有仪式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平淡的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越是平淡越要有仪式感

平淡的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越是平淡越要有仪式感

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传统汉式,大厅中央搭建迎亲通道,两侧挂满各式灯笼,新郎一身传统汉服,象征性地完成汉式婚礼的第一道程序“亲迎 ”。按老规矩原本是新夫要亲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妇的。男骑高马,女坐花轿。登台后则完成第二道程序“同牢合卺”。 “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第三道程序叫“解缨结发”。 “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至此,婚礼的最重要部分的仪式完成。当然此前与此后还有许多讲究,有很多重要的仪式和步骤。“婚礼婚礼”,“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婚礼则规范着夫妇相处之道,并反映了华夏民族对夫妇、天地、阴阳、乾坤等关系的本质理解。夫妇之道正是汉式婚礼的核心义理。因此汉式婚礼绝不只是聚会、宴饮、取乐,更不可轻慢与亵渎,它是伦理哲学的一场庄重宣告。

有一部法国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其中就提及仪式和仪式感的问题。作者借小王子之口问“仪式是什么?”同时借狐狸的回答告诉我们:“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所以,仪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甚至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总说生活无趣,人生没有意义,其实就是缺少一种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才能真正发现生活的乐趣。这是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信心,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时候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一位长期从事婚庆礼仪朋友这么说:“现代婚宴少不了仪式。而且这种仪式感非常重要。特别对于当事人,一对新人,双方父母都是。一起参与婚礼的每个过程,都会让他们的内心里充满喜悦,也是让他们每一个人从潜意识里提醒自己要调整思想,告别过去,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就算仪式再复杂,过程再辛苦,人们还是需要一个隆重的仪式来见证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秉持着爱情需要仪式感,而婚礼是承载仪式感的最佳诠释。真正体会过婚礼仪式感的人一定不会觉得婚礼只是一次费力不讨好的表演,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这样一场仪式感的洗礼的人才会明白:婚礼的仪式感,不是一场形式主义,而是一场对自我,对彼此,对灵魂最深沉的礼赞。

平淡的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失去了仪式感,人生就显得不够庄重,生活就会过得粗糙,心灵就会脆弱。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其实就是在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挚爱,是对困境无声却极富韧性的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