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展恩华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撩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情怀?

“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许多年后,又有一个诗人把玫瑰比作红豆,以寄相思之情。而这首以玫瑰为主题的《竹枝词》同样让许多人为之怦然心动。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2)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怎样暗知玫瑰“爱”的密码?

诗作者叫朱世维,是民国版《平阴县志》的编纂者之一,更是主要誊写人。

朱世维的爷爷叫朱名炤,就是笔者所写的“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那个人”。朱老先生是民国版《平阴县志》的主编。民国二十四年八月,朱名炤在他的书房“退园”为《平阴县志》写了序文。他在序中说“至于全书缮写,皆出余孙朱世纶、朱世维之手,以其乐尽义务也。”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兄弟两人因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3)

朱世维是名人之后,天资聪慧,加之勤奋好学,自然是才华横溢。他对家乡充满了热爱,咏家乡的诗一口气就写了四十首(这些诗都收入县志,是志书中收诗最多的一个),每一首都字字珠玑,含英咀华,让人回味无穷。窥斑知豹,透过其诗,便知朱世维才华之非凡。

说到这里,再把话题回到他《竹枝词·玫瑰》上来。玫瑰是爱情的象征,这是西洋洎来品。在中国古代,也有爱情载体,比如前边说到的红豆;比如比翼鸟;比如并蒂莲。其中,以花比爱情的是并蒂莲。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4)

并蒂莲一柄双花(或四花),双花居多,成双成对,如果其中一花折损,另一花也会损败。此花象征白头到老、同生共死。正如白居易诗所描绘的那样,青年男女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莲理枝(并蒂莲)”。

朱世维一生没有出国家,甚至连外国人都没见到过,何以知道西方玫瑰的爱情“密码”?又哪来的灵感把家乡的玫瑰花喻作红豆,以寄相思呢?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5)

传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朱世维年轻时,得了一种病,浑身肿涨,不能行走。眼看就到了乡试的时间,虽心疾如焚,但又无可奈何。邻家有一女子孙兰思,就用家里种植的玫瑰花团药为丸,令其日日服之,半月即愈。两人心仪已久,私定终生。然而,事与愿违,就在朱世维赴省城考试期间,孙兰思在她父亲的硬逼下嫁与一位达官贵人之子为妻。兰思因日日夜夜思恋自己的心上人,不久就郁郁而终。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6)

朱世维失去了心上的恋人,大病一场。病愈后,常常以诗寄怀。即赋即焚,年年如是,一直终年。

玫瑰,在朱世维的心里,正是那滴血的红豆,真真是一种恒久不变的相思呢!

谁把相思等成爱(谁把玫瑰喻红豆)(7)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为展恩华先生)

作者简介:展恩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园的守望》、《草庐漫话》、《生命的圣宴》;诗集《平阴吟赞》;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羌山见证》《铸梦》;报告文学集《叩问大地》;长篇小说《梅庄旧事》等多部著作。长篇小说《梅庄旧事》荣获济南市第八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合著)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自有公众号“展恩华”,欢迎订阅。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