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代文明高度发达,但是在我们农村地区依旧保留着一些民风民俗,尤其是关于丧葬喜事礼仪方面的细节。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崇尚礼仪规矩,在人生中的几等大事,生死嫁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些习俗礼仪通常是通过几句简单易懂的俗语来了解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的丧葬文化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延续。有一个关于丧葬的习俗老话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那就是丧葬完逝者到回家前都不能说话,出殡后孝子需要独自去烧回头纸。乍听这两个字很令人不解,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道理呢?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1)

一、葬礼习俗

置办丧事需要注意各种礼俗,尤其在许多人都格外敏感死亡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国家在对于亲人去世这件事的安排上有着一整套的程序。大部分地区都有停尸、报丧、送葬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着对应的礼俗规矩,参与者需要严格遵循。

就拿送葬来说,送葬在整个葬礼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少地区除了对送葬者言行上有所规定,还包括服装的要求。而这些都是我们农村丧葬文化中的一部分,尽管与现代文明有了较大的脱节,但是我们应该抱着一颗尊重的心来看待这些被保留了下来的民俗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2)

二、送葬者

大家都知道,送葬队伍一般都是由直系亲属组成,而且为了抬起厚重的棺木,需要选择体格健壮的男子。而且民间有一种说法是,逝者尽管肉身不再,但是其灵魂是永生的。对于年老体虚的人群来说,这样的说法颇为人们所忌讳,所以在送葬队伍中基本上看不见老人小孩等。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大部分地区对于送葬队伍都有一些大同小异的规矩,比如送葬者在完成下葬仪式后一直到回家前都不能讲话,出殡后孝子需要独自返回烧回头纸等。我们没有接触过这些民俗,但是或许也会从老一辈人的口中有所耳闻。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3)

在我们乡下就有这么一个规矩,送葬队伍在回家的路上不能往回看,老一辈人的解释是,如果往回看会给逝者造成舍不得他的错觉,既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又会耽误逝者的转世离去

同时,回来需要在进屋前换掉衣服,并且跨过一个火盆才能进门,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不能立马开口讲话,须得将房屋的门关上后才能讲话。虽然不知道这些讲究的依据,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总有它存在的道理,遵循与尊重总没有错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4)

而拿不讲话这一点来说,很多人不能理解,既然逝者已经安然入土,为什么亲人还要保持静默呢?答案还是前面说过的,逝者的灵魂一直都在,如果随意说话,可能会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语,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三、烧回头纸

各个地方对于烧回头纸的细节不同,但是大致方向相差无几。一般来说,烧回头纸的时间是在出殡礼仪结束后,逝者的直系子孙作为孝子的代表,独自返回葬地给逝者烧纸钱,陪着聊聊天。整个过程代表了亲属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5)

在有些地方,亲属去世后需要烧一种叫做“黄昏纸”的纸钱,这种纸钱顾名思义就是在黄昏烧的纸钱。这样特定时间内烧的纸钱有其特定的寓意,总归来说都是期盼自己的亲人能够早日前往另一个世界,并且向其表达自己的不舍。

而在有些地方,对烧回头纸的说法也不同,拿“烧倒身纸”来说,这个就是替逝者清洗遗体,穿上寿衣,将指着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家属聚集在一起,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个时候的哭声越大,所表达的哀思就越浓厚,逝者能感受到的孝道就越浓厚。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6)

还有一种烧纸的时间,是在亲属快要离去的时候进行烧纸,也就是回光返照之际,这样做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二是表达了自己的孝道与尊重。

丧葬的讲究(关于丧葬的习俗)(7)

丧葬礼仪作为我国传统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个地区所呈现的形式都各不相同。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丧葬文化,对于逝者来说,都是一种亲属表达自己的不舍和哀悼的方式,而对于亲属而言,这种仪式也是为了更好地与逝者道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