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期间,终于有时间看《觉醒年代》这部剧了,花了三天时间,终于一口气看完了。这三天时间,感觉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追着剧一集一集地看,情绪也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眼泪更是一集一集地流个不停。

他们意气风发,敢想敢做,不怕为真理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惧流言和牢狱的问候。笔,是他们手中的利剑;纸,是他们裹身的战袍。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傲然风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什么(看觉醒年代你想到了什么)(1)

“百家争鸣”之后,应该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五四”时那样,让我们看到如此璀璨的文坛,如此个性鲜明又充满人格魅力的文人了。在他们身上,我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一代风华”。

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什么(看觉醒年代你想到了什么)(2)

剧中有很多“我们找时间聊聊”“我想和你谈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互相探讨的画面,这种画面真的让人感受的思想的自由和智慧的火花,让人忍不住也想参与其中。凡思想者,皆有迷惘,而解决迷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谈一谈”或者“聊一聊”,最幸运的是你身边恰好有这样思想深邃,又与志同道合的良师或挚友。

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什么(看觉醒年代你想到了什么)(3)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可惜的是,现在的教育,很少给人留下深入思考或者讨论的机会,上补习班努力提升成绩的多了,而深入阅读与人讨论的少了。每位毕业生看着都是那么的标准规范,可仔细一看,青年人的思想火花好似早已暗淡,在他们身上只有“内卷”的标签和“三十五退休”的忧愁。

看剧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陈独秀先生的“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观点。民国建立之后,胜利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窃夺,革命者不得不发动了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流亡日本,他痛定思痛,认为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素质太低。只有唤醒国民素质,才能救国救民,所以他提出了“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壮大,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变得越来也密不可分!

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什么(看觉醒年代你想到了什么)(4)

其实,个人的生活和政治环境密不可分。有的时候是政策在引导我们选择,公民也该以自己的言论去影响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觉醒年代》深沉的镜头语言给人的感觉太过震撼。昏暗的色调,沉郁的背景音乐,主人公慷慨激昂的思想观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驳斥,熬夜所写稿件的画面……这些场景和学生时代的上课、熬夜写作业、与同学争讨问题的情景是何其相似啊!这种奋斗的热血,很容易被同样充满热血的事件所点燃。

觉醒年代告诉了我们什么(看觉醒年代你想到了什么)(5)

在为历史人物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会思及己身。这个时代的青年人生活比祖辈们好太多了,但价值感却比任何时候都迷茫。

匆匆忙忙进了“大厂”的青年人,不得不面对“毕业”“退休”“35岁”等尴尬问题。为了应对这种“榨汁机”一般的工作,很多人不得不考研考编,以期重新选择,谋得一份安稳工作。所以,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是被挑挑拣拣的招聘,还是被不断否定的年龄,还是婚孕带来的歧视?

鲁迅先生在写作的时候,以讲故事的形式描写当时的社会,揭露社会的弊病。真希望也能有这样一位作家,能以故事的形式写一写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和精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