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离职了!”还没下班,便接到了室友打来的电话,带着劫后重生的欢愉。

我俩住一起已有半年,但不算熟,这要归功于她神出鬼没的销售工作,每天清晨六点多出门,直到半夜两三点才回来。时常累到来不及卸妆和换衣服,便倒在床上秒睡,甚至连抱怨生活的力气都没。

室友的加班压力,是现代人都无法摆脱的工作常态,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力喘息。一根紧绷的弦,在崩溃的边缘反复横跳,然而冲动地离职,并不能彻底摆脱生活的压力。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1)

失业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如影随形,而过度的压力,终会迫使我们做出很多反常的事,甚至不惜以生命献祭。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一度闹得沸沸扬扬。那该如何挽回,时常挣扎在崩溃边缘的自己呢?

一本好书为你点亮明灯

《把自己当回事》的作者杨天真,在书中简单直白地讲述了直接压力源解压3步曲,为在重压之下苦苦挣扎的我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2)

不妨一起了解一下,为无时不刻不笼罩在生活压力下的自己,撑起一把保护伞。

我们每天都会承受着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而按它的来源,便可分为直接压力源和间接压力源。

通常来说,我们最常接触的,也相对而言,易于缓解的压力,便是直接压力源。

直接压力源顾名思义,便是有固定的人,通过语言或者行为,在不断向你施压。

你可以明确知道谁带给了你超负荷的压力,而缓解这份压力,最简单、有效、便捷的方法就是沟通。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3)

不过,在你找施压者沟通之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入自我预警期。

1.自我预警

我们家庭中,常用的电表都有一个保护机制,那便是自动跳闸,而人体也有属于自己的保护机制——自我预警。

如果没有自动跳闸这一结构,超负荷的电压,会把我们整条电路都烧坏,而人体也是一样,在达到自我预警时,我们也需要跳一下闸。

这个跳闸不是逃避,而是冷静。给那个在重压之下变得紧张、焦虑,如一点就炸的火药桶一样的自己,一些冷却时间。

毕竟烦躁的自己,并不适合处理任何事情,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地将就要把你击垮的压力事件,当作一件平常事看,然后进一步去处理,以免冲动之下做出无法挽回的举动。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4)

如同我的室友一样,离职一时爽,事后火葬场。自己还没有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而房东的催租电话却一遍又一遍地响。

没有为自己攒够离职的资本,就冲动行事,往往会让我们跌入另一重重压的困境。而自我预警,就能够很好地规避这一风险。

2.直接沟通,理清共识

当经历自我预警后,自己变得足够理智时,就可以通过直接沟通,向施压者及时叫停。

我们的承压能力,就像弹簧一样,虽然有伸缩性,但过犹不及,超载后是会变形的,因而及时叫停,便成了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此时,我们就可以坦率地找到施压者,直截了当地告诉他:

“我理解您向我不断施压的本意,就是想引起我对此事的重视。这件事我已足够重视,请您别再向我施压了,不然会超出我的承受范围,最终适得其反。”

不过,及时地沟通,也只是阻止了施压者,让他暂时没有放下,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骆驼背上的压力依旧,而后又能走多远?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5)

因而你跟自己的施压者理清共识,才显得尤为重要。

对做这件事的目的、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的解决方案进行梳理,并形成清晰的认知,这样往往能缓解我们的情绪。而做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避免压力蔓延,再次失控。

堵不如疏,不然就会像决堤的长江摧毁两岸。好比室友的非正常工作时间,虽然没有再度增加,但一天忍了,两天坚持了,可三四个月过去了,也还是无法习惯这种日夜颠倒的生活。半年之后终究离职了,这便是暗藏的隐患。

及时沟通,快速理清共识,合理解决问题,才是最彻底缓解压力的方式。

3.寻求帮助

可是怎么解决问题呢?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潜力就是无限的。正如那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因而我们要学会寻求帮助,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替自己分担压力。

团队协作的好处,也会在此时得到凸显。团队中的成员完全可以抱团取暖,给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

就像歌中唱的“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团员之间的宽慰和支持,不仅有助于替你分担压力,也能更快捷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如室友作为职场上的新人,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是欠缺的,来自公司的压力,无疑是让她快速成长,早日能够独挡一面,给公司带来可喜的收益。

向前辈寻求帮助,往往比自己盲目的摸索更有效,能少走很多弯路,效率有了,工作压力也就小了,就不用再走到离职的地步。

工作压力大缓解方式(重压之下情绪时刻要崩溃)(6)

在这个到处遍布压力的时代,离职远非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把压力拆解、消化,才是上上之策。

总结阅读收获

面对生活中的直接压力源时,我们可以“直接叫停”和“寻求共识”,通过有效地沟通缓解自己的压力。

不能只知道一味地逃避,用离职来规避压力,这样的选择并不利于自己成长,还治标不治本。

逆流而上把压力拆解、消化,化为护身的铠甲,这个世界,我们将所向披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