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周文王的四子,周朝建立的三大功臣之一,因《周公解梦》成为中国的司梦之神,《周礼》的制定者,初代鲁国公,孔子的偶像,文武双全。

做梦的周公指的是谁(爱做梦的你知道)(1)

他姓姬,全名姬旦。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一种不易获得、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品用他的名字命名。

由于孔子对他格外尊崇,于是在学校里学生们都需要避他的名讳。一旦考试拿到了零分,绝对不可以说“考了鸡蛋”,而一定要讲“考了个鸭蛋”。而为了讨好彩头时,考试那天早上要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以求周公保佑,万万不可错吃成鹌鹑蛋或者鹅蛋。

他的英文名叫 Dan Duke of Zhou。最初英国人来到广东时,曾尝试向当地人了解过周公旦的事迹,然而由于语言不通,当地人误以为“蛋丢粥”,于是便把剥来当小菜佐粥的皮蛋,丢入粥中煮开。英国人见到这一情景很不理解,摇摇头说 “闹闹闹” 就走开了。待英国客人走后,主人尝了一口粥,异香扑鼻,赞不绝口,便将这一做法传播开来。这就是“皮蛋粥”最初的做法。

做梦的周公指的是谁(爱做梦的你知道)(2)

到了后来,《封神演义》故事的流行,让很多广州老饕在喝粥时开玩笑说:有了“蛋丢粥”,还缺“姜子牙”呀。于是好事的店家便把子姜切成细丝,精猪肉也切肉丝,下入锅中与皮蛋粥同煮,终成广东名吃:皮蛋瘦肉粥。

严肃历史,就是这样充满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