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给我发来一篇文章,想让我就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谈谈看法。

我认为沃兴华先生对于民间书法的看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有没能说明白的地方。

或许是沃兴华先生苦于篇幅无法展开,因此我在这里仅谈谈一人之间、一家之言,将其观点引申阐发一下,不当之处,各位敬请批评指正。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1)

一、合理性

首先,取法民间,我是认同并且肯定的。

我认为沃兴华先生在《沃兴华先生点评刘峥、郭衍槐临书》一帖中所说的“民间书法的所长在于结体造型,大小正侧,疏密收放,表现得雄肆奇逸,怪怪奇奇,天真烂漫,不拘一格,这种审美价值特别注重点画和结体的空间关系。”有一定道理。

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看,这句话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沃兴华先生的基本上是肯定民间书法的,并且提倡我们效法民间书法,以期望能够据此改革书法,实现创新。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2)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极其正确的做法。也是我们学习书法、钻研艺术创作的人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取法民间、取法大众,取法自然。

过去,这种对于民间艺术的吸取、借鉴,我们称之为采风。采风不应该仅仅是画家的权利,我认为书法家也应该采风。

可能有人会对这样的说法表示怀疑——

“难道书法不应该是取法古人、取法经典的吗?难道书法不应该是取法高雅的吗?为什么要向通俗百姓的那些俚俗学习?这样会不会污染书法,让书法格调不高?”

诚然这样的担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存在的。但是我们想一下,难道俗的东西就不能为雅者所借鉴吗?难道民间百姓的东西就一定是俗不可耐的吗?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3)

中国古代先秦诗歌的典范《诗经》,就是依靠当时采诗官广泛搜集民间诗歌而汇编成的诗歌总集。这样的文学作品自然是中国文学史上雅文化的代表,但是他的根源仍然是来自于先秦先民普通大众最日常的智慧啊!

再说楚辞,屈原在这其中运用了多少民间方言、神话传说、俚俗表达,但是这影响屈原高雅的情操、高尚的人格了吗?没有,相反的,这些东西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无情无尽的魅力源泉。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4)

而沃兴华先生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从民间书法中,看到了其中对于书法创作比较有利的一面,看到了民间书法的长处,那就是民间书法在处理中国汉字上的大胆、奇崛、自然开放。

这样的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很多时候,一个行业的创新可能最开始的推动人并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往往外人、对一个行业领域不精通的人反而能够打破陈规陋俗,取得新的突破,这我们可以称之为边缘创新。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5)

举一个例子,现在自媒体平台之所以做的风生水起,其背后的力量支撑是大数据算法的强大。依托算法推荐,越来越多的内容源源不断的送到可能对此感兴趣的人面前。而真正做出这项创举的并不是传统媒体行业的从业者,而是来自媒体行业的外行人——程序员。

在书法领域中,普通老百姓虽然没有多少话语权,虽然不懂得书法的条条框框,但是正因为这种不懂得,才让其写字的时候有一种自然天成的意趣在,只有老百姓写字,才不会计较这么多规矩,因此,在概率上来讲,书法创新的几率更大一点。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6)

而这一点,就是我们之所以要取法民间书法的原因所在!

二、不足之处

但是这个地方没有说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什么样的民间书法、民间书法那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书法家、艺术家所借鉴、所吸取呢?

这里面说得并不清楚。其实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我认为还是需要有一个标准和界限的。就好像我们之前说诗经是由古代采诗官采集民间歌谣汇集而来的一样,这里面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采诗官,采诗官肯定不是什么样的诗歌都会采集的,他自己要先有一个判断,有一个取舍。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7)

因为不是所有民歌、歌谣都是值得被采纳的。除了采诗官的把握之外,诗经的编订还要经过很多人,比方说朝廷乐官,就是专门给诗歌配乐的人,也要对诗歌内容进行删减更改。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孔子了。

相传孔子是诗经的编订者,历来有孔子删诗说,虽然经过考证这是无稽之谈,但孔子在诗经形成过程中是做过“正乐”工作的,这足以说明在吸取民间精华的同时注意取舍才是关键。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8)

但是,在现如今书法家的创作中,这样严谨筛选、严谨取舍的过程存在吗?几乎没有!现在书法家在取法民间书法的过程中,显然缺乏这样一个“筛选”的机制。很多书法家眼里只看到了民间书法狂放、俗野的一面,片面认为这是民间书法的好处,全盘吸收,将别人的短处当做长处到处宣扬。如东施效颦,令人厌烦。

而且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与沃兴华先生的主张相违背。沃兴华先生的主张明显是号召大家取法民间书法的长处。但是这个长处、独特之处在实际的取法、创新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因而造成了将书法俗化、片面化、甚至是削足适履的行为,这些都非常危险。

沃兴华最新书法讲解(如何评价沃兴华先生的民间书法观)(9)

而且不仅仅是民间书法的创新热潮中有这样的弊端,在取法碑学书法、其他书法家的过程中都有存在这样的毛病。

而我认为,唯有建立起完善的书法美学体系,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书法的重视,才能将这个问题加以解决。而这又谈何容易,其中牵扯因素何其多,因此这是中国现在书坛所必须要思考的东西。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书法就只能走下坡路了。

图片来源:成亲王书法 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