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

什么是态度?

在讲这个理论模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

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们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不断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欲望、知识、个体的经验等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2)

态度是个人对某些事物或想法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知评价、情感感受和行为倾向,即态度是认知成分(信念)、情感成分(感觉)和行为成分(反应倾向)的综合体。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Kelmen)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模式,他认为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什么是情感?

情感就是“ABC”当中的“A”。

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在认知之后对态度对象产生的各种主观感受,不同性质的情感对人的行为起不同的作用,积极的起推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如尊敬与蔑視,同情与冷漠,喜欢与厌恶,信任与否、偏好、价值认同等等。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3)

什么是行为?

行为就是“ABC”当中的“B”。

它不是指行为本身,是采取行为之前的准备状态。也即使说,不是具体执行某个动作的过程,而是在进行某个动作之前的思想准备。

它的英文是Behavior Tendency,翻译过来是行为倾向维度,代表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动准备状态,并非真正的行动,而是做出行动前思想层面的倾向。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4)

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ABC”当中的“C”。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在受到外部刺激之后,通过感知、注意等对态度对象产生的认识。

认知成分包括有关态度对象的观点、信息和论点。它是通常有意识的,可口述的,理性的对象评估。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5)

什么是ABC态度模型?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6)

1960年,霍夫兰和卢森堡提出ABC态度模型。他们认为,态度是通过消费者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循坏统一的心理过程形成。

这个模型强调了认知、感情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消费者对一个产品的态度不能简单地由他们对该产品信念的识别来决定。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7)

态度三个因素都很重要,但是由于消费者对态度对象的动机水平不同、做出态度时所处的境遇不同,态度的三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

由此,态度研究人员提出了层级效应(hierarchy of effects)的概念来解释这三种元素的相对影响。每一层级都规定了态度形成的固定步骤。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8)

由于 ABC 态度模型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元素在作用于消费态度时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学者们将态度形成过程分为标准学习层级低介入层级以及经验层级三种类型。

在标准学习层级,认知通过影响情感进而影响行为;在低介入层级,认知通过行为来影响情感;在经验层级,情感通过行为影响认知。

举个例子

这么讲可能有点抽象,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个案例。

为了简化说明流程,以下提到的“认知”一律为“知不知道某某信息点”,“情感"一律为“喜不喜欢”,“行为”一律为“想不想去买”。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9)

这是oppo手机前几年的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图里面有以下几个要素:TFboys代言人照片、广告标语“前后两千万、拍照更清晰”,oppo的品牌logo,以及主角手机。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0)

第一种情况是标准学习层级,这是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的态度。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1)

当消费者看到这句标语时,脑子里的反应是这台手机是像素很高的手机,像素高意味着拍照好,这是他们在认知水平上对这部手机的了解。

而这位消费者又刚好喜欢拍照好的手机,因此他产生了购买这部手机的行为冲动。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2)

消费者通过积累有关产品的知识来形成自己的认知;其次,消费者评价这些认知并对产品形成一种感受(情感);最后,根据这些评价,消费者开始参与相关的行为,比如购买那些让他感觉良好的产品。

标准学习层级假设消费者对购买决策是高度参与的,他们会被激励去收集大量的信息,仔细权衡利弊,最后慎重做出决策。(百度百科)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3)

第二种是低介入层级,它是基于行为学习过程的态度。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4)

比如某消费者他缺一部手机,路过手机店进去看一看,发现有这么一部手机摆在那里,他平时也了解过这个牌子,手头还刚好比较充裕,就买了它。

回家用了一段时间吧,越用越喜欢,对手机也有了感情。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5)

低介入层级假设消费者最初并没有对任何品牌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偏好,而是先进行购买,并在或使用之后才对其形成评价。营销者对此类消费者施加的能影响极其有限。(百度百科)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6)

最后一种是经验层级,它是基于享乐主义的消费态度。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7)

比如某消费者是易烊千玺的粉丝,看到自己心爱的偶像代言了这款手机,心中就产生一种冲动:偶像代言的东西我要买,要给偶像冲销量!

他将对偶像的喜爱转移到了偶像代言的产品,进而产生购买的行为倾向。而对于这款产品的认知,是在用了这款产品之后逐渐增加的。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8)

基于情感的态度的另一个来源是模型学习,其中人们采用态度作为指导。

如果我最喜欢的流行歌手穿着有许多镂空的衣服,那么我也有可能对这种时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偶像的认同在这里导致我渴望与偶像尽可能相似,从而接管他的态度。(维基百科)

资料来源

结合常见消费心理谈谈你的消费观(是什么左右了你的消费态度)(19)

注:由于涉及专业名词的解释,部分语句需要按照原学者提出的原句来呈现,望读者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