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汝州抽干湖水找“怪鱼”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大家要抓的两条“怪鱼”名叫鳄雀鳝,其实是一种会对区域水生态造成较大威胁的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1)

8月29日,成都市新都区大峰景小区观景池内也发现两条“怪鱼”,形态和鳄雀鳝类似,当天“怪鱼”便被工作人员及时带走处理,成都是否真有“怪鱼”出没,等待后续的确认。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2)

网传视频截图

面对这些“外来户”,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它们是怎么入侵的?成都之前是否也有外来入侵物种?

什么是外来入侵物种?

所谓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根据《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已发现66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22年一季度,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73种,1.39万次。

成都是否也有外来入侵物种?

事实上,成都近年来就发现过外来入侵物种。

紫茎泽兰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3)

↑工作人员正在铲除

2022年6月,在成华区二仙桥附近绿地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

当时在现场发现了20余株紫茎泽兰,相关部门人员随即立即行动,按照专家的建议方案,及时将发现的紫茎泽兰全部铲除销毁。

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堪称植物界“头号杀手” ,危险性极大,不仅繁殖传播能力极强,还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大力神甲虫”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4)

图为截获的长戟犀金龟雌虫(右)、雄虫(左)

2022年4月,成都邮局海关在对一批进境邮件进行机检查验时就查获了4头活体甲虫,经鉴定为长戟犀金龟。

长戟犀金龟作为世界上体型最长的甲虫之一,力量极大,常被称为“大力神甲虫”。

事实上,昆虫类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规定的禁止邮寄进境物,这些活体动物未经检疫,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或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加拿大一枝黄花”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5)

2021年11月份,成都发现2起“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被称为“生态杀手”。在生长过程中,地下根茎会不断向周围蔓延,扩散之后,会与其他植物抢夺水分、营养和生长空间,造成本土植物不断凋亡,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羽芒菊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6)

在2020年3月,成都海关所属邮局海关从泰国进境邮寄物中截获2株类似芋头鲜活植物,初步筛查出杂草种子并分离出大量活体线虫,经成都海关技术中心鉴定,杂草种子为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线虫为滑刃属和小杆属线虫。

羽芒菊原产于热带美洲,属2级严重入侵类植物,被列入了《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容易危害农作物,影响产量,且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丰富度。

其实,外来入侵植物在成都并不鲜见。相关资料显示,成都市外来入侵植物达到158种,其中,具有明显危害性的就有71种。

对于外来入侵动物,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牛蛙、福寿螺等,成都也有发现。其中,最“显眼”的外来物种是福寿螺。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7)

出现在成都温江的福寿螺卵块

如何防控外来入侵物种?

防控治理外来入侵物种,必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防治水平。针对外来入侵物种,我国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法规和举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就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海关完善境外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边民互市等渠道外来入侵物种的口岸检疫监管。

今年,成都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

为了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林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7月,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就拟制了《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林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办法(试行)》,通过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针对湿地保护,近日成都出台《成都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立法征集意见。其中《条例》明确,禁止向湿地引进和放生外来物种,确需引进的应当进行科学评估,并依法取得批准。

外来物种入侵排查(你不知道的成都)(8)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一方面需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和个人的努力。比如个人就切勿因为出于猎奇心态等因素影响,盲目饲养野生动植物,“海淘”本土没有的外来生物,这样都会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未来,通过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与科学普及等一系列“行动”,相信定能更好守护好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杨 部分图据 新华社 川观新闻 封面新闻 红星新闻 成都海关 成都公园城市微信号 视觉中国等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