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王
01
看上图,你认识这张充满阴鸷的脸,这双凶狠仇视的眼睛吧?
没错,他就是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最坚定的支持者约瑟夫·戈培尔。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3年9月。
当时,任职纳粹宣传部长的戈培尔,前往日内瓦参加国联大会。
会议间隙,一个摄影记者走来,想为他近距离拍摄几张肖像。
戈培尔爽快地同意了,并简单调整了下坐姿和表情:“你叫什么名字?”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摄影记者边回答边按下了快门。
下图,就是艾森斯塔特为戈培尔拍的第一张照片。可谓春风满脸,阳光灿烂,显示他此刻的心情很好。
但,一听摄影师说出姓名,戈培尔的脸色瞬间起了变化。
“你是犹太人?”
艾森斯塔德(Eisenstaedt),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犹太姓氏。
当得到肯定答复后,戈培尔的笑容顷刻消散无形,眼底仇视骤生,狠狠地盯住了艾森斯塔特。
那神情,像极了一只噬骨啮肉的凶兽,令人不寒而栗。
而艾森斯塔特则不失时机,飞快地抓拍下了戈培尔的凶戾目光。
这张照片,也成为戈培尔最著名的肖像照之一,被称为“魔鬼之眼”,或“仇恨之眼”。
再来对比一下毫秒之间的政客嘴脸。
02
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出生于西普鲁士德斯超镇(现波兰切特夫),父母都是犹太人。
艾森斯塔特
14岁时,艾森斯塔特开始学习拍摄,尤擅抓拍。
后来,他拍出了许多经典之作,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
对了,拍摄于二战结束之际的《胜利之吻》,就是他的作品。
而在世人看来,最传神最震慑人心的,还是戈培尔的《魔鬼之眼》。
那么,戈培尔真的是魔鬼吗?
03
作为纳粹德国的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加上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天赋,戈培尔被称为“宣传天才”、“纳粹喉舌”。
戈培尔在演讲
希特勒能让德国人死心塌地追随他一条道走到黑,戈培尔居功至伟。
因此,他被公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尔也搞过“焚书”运动。
1935年5月,柏林,戈培尔将那些“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的书籍,如马克思、恩格斯、李卜克内西、海涅、爱因斯坦等名人著作,统统付之一炬。
此焚书运动,很快波及全国。
“这火光不仅结束了旧时代,而且照亮了新时代!”
向学生慷慨陈词、振臂疾呼的戈培尔,由此获得了“焚书者”的称号。
戈培尔残酷屠杀犹太人。
1935年,戈培尔主持反犹太人活动,大肆宣称“我们再也不想要犹太人了”,并将犹太人逐出国防军和劳役部门;
颁布纽伦堡法案,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禁止与雅利安人通婚;与非犹太人之间的任何交往均属犯罪;
1938年,戈培尔下令逮捕17000名波兰犹太人,塞入闷罐车驱逐出境;
1942年初,万湖会议,希特勒发出在整个西欧屠杀犹太人的命令,戈培尔随之跟进:
“只有将所有犹太人消灭干净,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只要还有一个活着,他就会与德国为敌。因此,绝不能对犹太人讲任何宽容和人道!”
二战期间,共有600万犹太人遭受屠戮,其中包括100万儿童。
戈培尔用谎言和仇恨操控青少年。
“青少年服务于元首!所有10岁以上青少年都要加入希特勒青年团!”
这是戈培尔喊出的最响亮的宣传口号。
纳粹德国犯下的所有罪行,几乎都能看到德国青少年的身影。
臭名昭著的罪犯鲁道夫·赫斯、海因里希·希姆莱等,都曾参加过青年运动。
毫不夸张地说,在纳粹控制下,整整一代德国青少年的青春里,分泌出的全是法西斯主义的毒液。
戈培尔的私生活非常混乱。
仗着在电影界的影响力,戈培尔强迫多名女星与之发生关系。
特别是1938年与捷克女星丽达·巴洛瓦的狗血事件,甚至惊动希特勒亲自出面调停。
戈培尔杀子。
中国有句俗言:虎毒不食子。
但,1945年4月,苏军进逼柏林,希特勒自杀。戈培尔也在和妻子一起自尽前,用注射毒药的方式毒杀了自己的6个孩子…
戈培尔和他的六个孩子
被戈培尔授意毒杀的子女
果然是魔鬼。
摄影师艾森斯塔特将抓拍的戈培尔照命名为《魔鬼之眼》,确实恰当贴切。
04
“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如果撒谎,就撒弥天大谎,因为弥天大谎往往具有某种可信的力量。”
“宣传如同恋爱,可以做出任何空头许诺。”
“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这些戈培尔的“魔鬼之语”,至今想想都觉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