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人群中,还是保留自己原来的样子吧,其实很多时候,不负自己,比不负别人难得多。越来越多的人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在经过一次两次的反抗发现无效之后,逐渐将自己最初那些相悖的想法收起来,磨去了棱角。

《乌合之众》中写到当个体最大限度地融入集体时,个体的自我智商,判断力也就悉数消失了。个体变成了集体中的一员,而不再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体。这种消失,其实是个体获得安全感,祛除恐惧感的一种代价。

或许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中,很大程度上都期望人们“求同”,以减少误会和摩擦,将自己划分进一个一个小圈子里面,以求得内心的安全感,甚至有些时候并不习惯不喜欢圈子里其他人的一些做法。事实上这很像是对自己自欺欺人的一种妥协,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不合群的时候,你也并不孤独,你会有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那些自己喜欢,热爱的事情。

俄罗斯方块还能这么玩(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1)

当你强行融入一个不是很喜欢的团体时,你会发现自己渐渐地学会了伪装,就像是披上狼皮的羊,会缺乏安全感,感觉自己随时会因为一些事情而被排斥,然后惴惴不安,于是更加努力去掩盖那些只属于你自己的不同,尽力把自己包装得和其他人一样,这时候,其实你会发现原来的那个你已经消失了,或者说已经被你自己掩埋了,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孤独。

俄罗斯方块还能这么玩(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2)

其实,也不是说要学着标新立异,故意标榜自己,显示出自己有多么不一样,只是说不要为了去合群而使自己变得没有特性,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人云亦云。其实每个人对于事情的看法不同,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统一观点,这样会使世界变得单一,就像是没有色彩的黑白照片,会失去属于这个世界应有的乐趣。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寻找一个必须硬凑进去的空缺,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一旦你成为了那个四四方方的形状,你就被同化,失去自我,最终消失了。你是否会“消失”,决定权从来都攥在自己的手上。很遗憾,只有很少人能够合群并且保持自己的完整模样。

愿你忠于自己,活得还像自己。

等一下!等一下!

忘记那些不开心的吧

今天,又是一个崭新的你

好了,划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