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感人名言 外向的孤独患者(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鹿鹿溪

作者:人间油物

大唐初年,来自四川梓州射洪县的富二代陈子昂,正在长安街头闲逛。

陈公子家里很有钱,而外面的世界又很大,所以他经常会出去看看。

长安,这座唐帝国的首都,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几年前他曾在此游历一番。

可今天的他身处长安闹市,却紧缩眉头,神情忧郁,满脸挂满了愁容,看起来比我公众号一天掉粉30个还难过。呵,原来有钱人也会有烦恼,我突然心里好受了很多。

不久陈公子行至灞桥大街,听到一位商贩正在搞地摊经济,高声叫卖。看热闹的路人把这位商贩围的是水泄不通,插翅难飞。

陈公子也很好奇,这个汉子到底是在卖些啥,为什么围观的人群这么多,不至于这么夸张吧。嗯,看来有必要去凑一凑这个热闹,不然会吃亏。

陈子昂立即气沉丹田,真气游走全身,用自己高耸入云的胸大肌强行挤开人群,给自己找到一条入口,走到最里面定睛一看,原来商贩叫卖的是一把古琴。

“你的琴凭什么卖的这么贵?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周围的人群一阵起哄。

“各位客官仔细瞧好了,都来长长眼,我这可是上好的胡琴,琴身是从古西伯利亚冻土层里找到的野生金丝楠木,仔细闻来,还可隐约嗅到一丝来自白垩纪时期,雄性三角龙留下的桀骜与不驯;而外面包裹着的,是一层来自新西兰黄金海湾托尼农场,在南半球海洋温热季风气候下,晒足180天的雌性小牛皮,这一阴一阳,也正好暗合我道家两仪之象。填充物更是选取了混合着上等高丽硅胶的大鹅鸭鸭绒。的确一分钱一分货。”

周围的人群听到商贩这番解释,都有点将信将疑。有几位围观的公子似乎有些心动了,打量了半天,却始终没有出钱买下。毕竟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陈子昂正是心中烦闷,听得卖家对自己的胡琴这么有信心,顿时心生鄙夷:这琴再名贵,能值千缗之多?明知没人会买,不过是故意标天价,夺人眼球罢了。这把琴比之蔡邕的焦尾、楚庄王的绕梁、齐王的号钟和司马相如的绿绮如何?那四把上古名琴价值万金,今朝却无人问津,而一把无名胡琴,只因有了博眼球的叫卖噱头,却有这么多人围观,难道世俗之人就偏爱哗众取宠之物?

陈子昂毕竟那会儿年轻,血气方刚的,正是意难平的年纪。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心中却泛起一阵酸楚。因为他联想到了自己当时的境遇。

公元679年,当时才年18岁的他,意气风发,乘船出蜀,一路沿江往东,打算先下行穿过三峡,经停古荆门,在北上去往大唐的帝都长安参加高考。

对于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小陈志在必得,很有信心。小时候的陈子昂其实很调皮,经常舞枪弄棒,还击剑伤人,是当时少年管教所的老会员。后来也是浪子回头,弃武从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这些年一直寒窗苦读,挑灯看书,终于要来长安证明一下自己了。

这一天,船已离开川蜀向东行至楚地,远远地,仿佛都已经可以看到古代楚国建筑章华台的轮廓,离荆门也是越来越近,小陈憧憬着未来,一时间诗意傲然,雄心盛起,一首诗歌随即跃然于纸上: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在诗中,陈子昂把自己比作成昔日楚国的知名狂士,那个连孔子都不放在眼里的楚狂接舆。不过可以理解,年轻人嘛,不轻狂点怎么能叫年轻人。我要是回到18岁,能比陈子昂还狂。

等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长安城,陈子昂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先苦学了一年人教版,随后参加全国统一科举考试,结果落榜了。

小陈不怕,小陈还年轻,落第后,他重回故乡金华山,继续研读经史百家和鹿鹿溪写的文章。后来学问大增,被十里八乡的老乡们交口称赞,说他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和外交家终子云的风骨。这次学有所成的他再次来到长安,准备一展才华。

少年都是很自信的,陈子昂也是如此,第一次考试的失败多少会让他忿忿不平,他也担心要是这次考试再失败,估计就没脸见人了,毕竟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陈子昂开始有些患得患失,愁容满面,考前抑郁症初期症状凸显。

其实在小陈的内心,对自己的才华还是很骄傲的,也比较清高。感觉自己就和那四把名琴一样,内涵世间稀有,可是像我这样的人才却和名琴一样无人赏识,反倒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和商贩手里的无名胡琴一样,总能靠哗众取宠的手段引人注目。

陈子昂见此情景,心中越想越不服气,越不服气就越要花钱,越要花钱就越没个准数。

“这把琴,我买了!”陈子昂推开人群,对商家说道。

众人一脸惊奇的看着陈子昂,“小伙子,你才多大年纪啊,有那么多钱吗,你是不是听错价格了?”商家一脸的不信任。

“你没听错,这把胡琴,千缗钱,不二价,我买了,打包好,跟着我,送我府上,我给你钱。”陈公子的回答很高冷。

“公子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做起白日梦了,他能有那么多钱?”众人顿时议论纷纷,陈子昂却毫不理会。

“好,我就信你一回,跟你去住处取钱。”商家思量了半刻,下定了决心。

众多看热闹的人们也好奇地跟着商家一同来到陈子昂的住处。在大家疑惑又惊叹的眼神中,公子从酒店住处取出钱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全款付清,货清人走。有钱人买东西就这么朴实无华,人淡如菊。

当众人还没从这件事情上回过神来,陈子昂又是微微一笑:“各位乡亲父老,明天中午,我在此处包场设宴,庆祝得此胡琴,不仅请大家免费吃喝,幸运轮盘大抽奖,你来比划我来猜等精彩小游戏。欢迎大家踊跃赴宴,另外,我还会用今天购买的这把千缗胡琴,亲自为大家弹奏助兴!”

“尿性、真汉子、纯爷们、有钱人、为所欲为!”人群中传来一阵赞扬之声,骚动不止。大家纷纷表示: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在长安请吃席。

第二天中午,陈公子准时抱着那把胡琴出现在酒店门口,酒店里面人很多,毕竟人以食为天,有免费饭吃,还可以参加摸奖,哪个不是争先恐后,奋勇争先,要不是我住的地方离长安太远,我都赶过去了。

只见公子微微欠身,向大家说道:“在下蜀中陈子昂,字伯玉,自认文采斐然,诗词佳作无数,如今暂居长安。此把胡琴,不过优伶乐公不入流的小小玩意儿,大家对它,却比对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还感兴趣,我真是哭笑不得。”说完,当场将胡琴摔个稀碎,并将平时所作文章诗词分发给众人阅读。

大家在读过陈子昂的作品后,都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想不到他不但年少多金,还这么有才华,就连颜值方面也仅次于公众号鹿鹿溪的作者人间油物。我的天,真是不敢相信,这个男人真的没有缺点吗???

而陈子昂这一手营销推广,直接让自己名声大噪,后来文章传到了长安京兆司功(掌管干部的考察和任用)王适手中,王大人读了陈子昂的作品后,啧啧称奇:“此人以后必将蜚声海外,必会成为我大唐文化界的一朵奇葩!”

有了王大人的这句话,随后的科举考试中,陈子昂顺利进士及第。

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由于之前唐高宗李治的病逝,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并议迁梓宫归葬乾陵。陈子昂同学初入仕途,心性耿直,打算前去东都洛阳上书进谏。临行前,友人设宴为他饯行,春夜此景,陈子昂心有所感,写下《春夜别友人》赠与友人: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在诗中,爱国青年陈子昂动情的说道,今天这一别,山川途路遥远,到洛阳之后,不知道何时才能与朋友们相见,但此次我要去给天子献书论证,做天子之臣,为国出力,报效国家。

来到东都洛阳,陈子昂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进行劝阻与自荐。武则天看后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惊叹于陈子昂的才华,授其麟台正字(相当于办公厅秘书),后来又为右拾遗(朝廷监察官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可女人是善变的,政治形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后陈子昂直言不讳的人物性格,与仗义执言的精神属性,却让武则天越来越厌恶他。哪怕后来对武则天要称帝这件事情上,陈子昂是高举双手双脚表示赞同,也没有得到武媚娘的正眼相待。随后甚至还被株连下狱,吃了好一阵子牢饭。出了狱的陈子昂锐气消磨,政治抱负,爱国热情得不到施展,朝堂上又备受打击,心中苦闷至极。

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叛军李尽忠、孙万荣犯大唐边境,攻陷营州。

心怀天下,一心建功立业的文人陈子昂第二次主动投笔从戎,加入到武则天侄子武攸宜率领的平叛大军中。这次他以右拾遗的身份,积极投身到武攸宜军下。

但是在看到武攸宜轻率出兵,唐军一败再败,节节后退之后。心急如焚的陈子昂主动请缨,愿带一万人马作为先锋队伍,去迎击契丹大军。武攸宜瞧着书生模样的陈子昂,认为他无非是另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对其又是一阵奚落。而后武攸宜再败,陈子昂再请缨,武将军终于大怒:老子对付不了契丹人,还对付不了你?遂将陈子昂贬为最低级的小军曹。

军中朝堂久不得志,文体无法两面开花。积郁苦闷的陈子昂从军营出来散散心,骑着马走着走着,来到了不远处的幽州蓟北楼。蓟北楼是当年燕昭王为国图强,专门打造的黄金台,用来招纳各种人才将领,这才让燕国一步一步走向了强盛之路。

陈子昂缓步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燕昭王为使国家富强,不拘一格降人才、千金市马骨的包容与气度。在联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只能一声哀叹,几多悲伤。

最后,他在这里提笔写下了他一生之中最出名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已经不知道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在面对天地而身处的孤独,又是怎样的一种悲怆。经历了仕途种种失意,父亲又罹患重病,陈子昂心灰意冷上表辞官回了老家。可武家始终还是没有放过他,面对已经回归故里的陈子昂,武三思联合射洪县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将他关押入狱。

在狱中,心灰意冷的陈子昂甚至独影自怜般给自己占卜算了一卦,而卦象显示的则是“天命不佑,吾殆死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富二代,那个曾一心为公的陈伯玉,在看到此卦象后心灰意冷,连连叹息:“原来,连老天爷也不会保佑我了,看来我离死期不久矣!”

公元702年,陈子昂在狱中走完他孤独悲怆的一生,时年四十一岁。陈子昂已逝,但他的诗风却一扫前朝南北艳粉堆砌之态,变的刚健凌冽,影响了后来诸多的文学大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要重新打造出当年的“建安”风骨!

在几十年后,一位盛唐大诗人专程来到四川射洪县,慕名走访了陈子昂学堂,并题写诗歌,庄重祭拜了当年的偶像前辈陈子昂,而这位年轻的后生,名字叫做——诗圣杜甫。

(完)

本文来自鹿鹿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