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时期的“三曹”,不只是父子,更是君臣;巍巍皇城里不仅有豪饮之乐,更有明争暗斗;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吟诗作赋,而是如何一统天下。

曹操,刘备,孙权斗了一生,最终都面临继承人选的大问题。

曹操的儿子最多,据说有25个,能力也是最强,或能征善战,或才华横溢,所以最举棋不定的是曹操。

曹操在晚年对于将位置传给谁,一度举棋不定,主要有两大人选,文韬武略,老成持重的曹丕,一个是才华横溢,天资聪颖的曹植。

曹操是一个老文艺大叔,自然对能诗善赋的曹植更偏爱一些,一度想把位置传给他,但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曹丕。这个中的原因也值得后人品悟。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1)

曹植才高八斗,随父南征北战,原本是继承曹操大业的最佳人选。

三国时期是集中诞生璀璨明星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魏晋文化。

曹植无疑是在魏晋文化中那颗独特而明亮的星。

说到曹植,家喻户晓,主要源于他的七步诗。其实关于七步诗传说有多种版本,但缺少最有说服力的记载。

但曹植的才情的确货真价实。

他曾被王士祯称为诗家“仙才”、被钟嵘赞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谢灵运称之为“才高八斗”。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是曹操的武宣卞皇后的第三子,曹操为这个儿子取字“子建”,单名“曹植”,望其今后能大展抱负,有所建树。

曹植天赋极高,刚刚年满十一岁,就已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熟读《诗经》《论语》和先秦两汉辞赋。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与曹操对谈时,常应声而对,语出机锋。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2)

据说,曹植很小就已表现出异于常人之处。他的文章极为出色,连曹操都惊叹不已。

有一次曹操问曹植文章是他自己做的还是请人代写的?曹植看着父亲,没有丝毫紧张,直言道:"言论张口就来,文章下笔就成,何必请别人代写呢?"

曹植这一回答,可委实让曹操惊讶了一把。他没想到小儿子竟然能有如此文采和气势。

于是渐渐地对曹植多了几分注意和宠爱。

曹植十五岁时,就跟着父亲曹操上疆场拼杀了。他去过新野南征刘表,也到过赤壁与孙权对战。父亲慷慨悲歌、挥洒诗情的豪迈万钧都深深印刻在曹植年轻的心中。

这便又惊讶了曹操,没想到曹植不但文采飞扬,就连武艺也是不差的。

几年的战场生涯使得曹植的锋芒更加毕露了,给他的几个兄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曹操也越来越宠爱他的这个儿子了。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3)

第一次出征回来之后,曹操修建了一座铜雀台。建成后曹操邀请了大量的文人雅士来铜雀台饮酒作赋。

曹植文思泉涌,挥毫泼墨间写出《登台赋》,赋曰:“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文辞华美,铜雀台的雄伟磅礴跃然纸上,一咏三叹间更歌颂了父亲曹操胸怀天下、功勋卓著。

曹操极为满意,认定曹植日后定可成就一番大事的。

就这样,曹植一直在父亲曹操的瞩目中成长了起来。

曹植23岁时,曹操曾语重心长地对曹植说:"我23岁时就已经任顿邱令了,如今你也到了这个岁数,要更加奋发图强啊。"由此可见,曹操的确是对曹植寄予厚望的。

但“三曹”的关系不只是父子,更是君臣;巍巍皇城里不仅有豪饮之乐,更有明争暗斗;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吟诗作赋,而是一统天下。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4)

曹植虽能诗善赋,却不屑宫廷凶险,他的酗酒和不自律,成为他事业成功的短板。

年轻时的曹植倒是真的很发奋,而且声名很是显赫,加之曹操的宠爱,很多人都认为曹操会将世子之位传给曹植。

所以有名的谋士都跟随在曹植的身边。

前期的曹植四处征战、结交名士,过着优游宴乐的贵族生活,他的作品基调昂扬乐观,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

曹植的性格也非常鲜明:率性自由不做作,简单不尚奢华,不故作威严高深,这些都是曹植的优点。

但这种性格造就了曹植的明显缺陷:他不懂也屑宫廷凶险,甚至一直醉心于诗词歌赋,毫无意识去争夺太子之位。

反倒是各方面特质不如曹植的大儿子曹丕积极预谋,战战兢兢的朝太子之位一步步的去努力,从而获得了曹操的欢心。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5)

曹植和其他文人一样,追求自我,不拘小节,喝起酒来更是不加克制,往往误事。

第一件事就是酒后醉闯司马门。

当时正值曹操外出,曹植又开始饮酒赋诗,喝的十分开心。

酒兴上来之后,他竟然擅自命人打开了宫里的司马门,乘坐着王室的车马扬长而去,一直跑到金门,好不潇洒。

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条道是禁道,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时才能行走,酒后的曹植却将如此重规抛到了九霄云外。

曹操回来后,十分震怒,处死了掌握王室车马的官员,自然也对曹植十分失望。

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曹操便下令曹丕为世子。

曹丕成为世子后,曹操仍给了曹植机会,任命他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去樊城解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6)

临行前,曹操召见曹植,但曹植却喝的伶仃大醉,连路都无法行走。曹操当场撤销了他的军职,从此再未给他委以重任。

而曹植主要的竞争对手曹丕,却是事必躬亲,做事成熟稳重,虽无大功,但也不出错,严格按照曹操的命令做事。

要知道皇家的皇子竞争非常残酷,决定了你只能赢不能输。

曹植将一手好牌最终打烂了,与他的交际圈子有很大关系。

当时朝中的世子之位争斗,就是曹丕和曹植,两人也有着各自的阵营和智囊团。

曹丕的阵营中暗中相助的有贾诩,司马懿;

曹植的阵营中有大才子杨修,丁仪等人。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7)

曹植与杨修两人都是大才子,风流倜傥,吟诗作赋,饮酒作乐,成为亦师亦友的一对组合。

杨修虽然也是才华横溢,但品行着实不够端正。

曹操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中举棋不定,经常会准备一些考题来测试二人谁更合适继承自己的位置。

杨修便利用能经常行走于曹操面前之便利,提前将考题泄露给曹植。这种事让曹操颇为恼火,索性找了个借口把喜欢耍小聪明的杨修给杀了。

曹丕也曾多次请教身边高参,如何获得老爷子欢心,而老谋深算的贾诩不讲具体谋略,说的总是做事靠谱,做人自律,克己本分等大道理。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8)

大道至简,两方阵营中的主要谋士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性格,曹丕做事自然小心翼翼,不求大功,力求少错,学着如何治理国家。

而曹植则和杨修等人混在一起,饮酒赋诗,潇潇洒洒地活着。

正是这样坦率疏狂的性情,为其后跌宕起伏的命运埋下了导火索

最终,曹植为自己的放荡不羁,为他的不自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哪有什么资格和能力去管理天下人。

以至于空有满腹才华,在通往太子之路上一点作为都没有。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9)

曹丕上位后,他铁血手腕再无需遮掩,继位后的两年内,他杀了曹植亲近的丁氏兄弟,曹植也徙封安乡侯、改封鄄城侯、再改鄄城王,长期奔波于任上。

曹植一辈子都在曹丕监控之下。

后期曹植壮心不已却屡遭打压,被多次迁封,他此时的作品愤慨哀怨,遒丽隽美。《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是他传世代表作。

曹植的诗、文、赋都笔力雄健、词采华美,全都“本乎性情”,做到了无意不可达,无情不可抒。

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男儿,被迫切身体会权势面前的尔虞我诈、身不由己的宦海浮沉和知交零落的人世炎凉。

他只能写《野田黄雀行》,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险恶环境中,遇到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帮助自己和好友再次“飞飞摩苍天”。此叹权势不属、有负知交望救之诗,语言质朴,语悲而调爽,潜藏着对布罗网者的愤怒和反抗。

曹植到底有多强大(曹植才高八斗的他)(10)

曹植又写《洛神赋》,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他邂逅其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洛神,在思慕中他不由得“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但人神恋过于渺茫,最终他只能“归乎东路”。

即便曹丕逝世,曹叡继位,曹植的境遇并未因此改善。

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以笔表忠心、展才能、抒豪情都被刻意忽略和打压。

各地徙封的曹植,如无根的飘萍,心灰意冷,41岁病逝于东阿。

曹植的一生,多怅恨、多不平、多落寞,其人率性不羁、别具一格,其文情采兼备、雄健华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