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默默无闻地区

变成多区域合作中心

这里是北部湾经济区

如今已变成广西开放发展龙头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1)

钦州保税港区鸟瞰。龙现富/摄

聚焦发布会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19年7月23日16:00

地 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2)

发布会现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广西开放发展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

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且是广西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构建开放合作格局、加快自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为介绍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加快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情况,今天下午(7月23日)4点,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3)

防城港西湾新城。(资料图片)

广西深入实施

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战略

开放开发成效有目共睹

风生水起、千帆竞发

创造了超常规发展的成功范例

↓↓↓

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区发展龙头。

从2006年发展至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增速全面领跑全区,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0.94亿元,约占全区的48%。2006至2018年间,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4倍,年均增速14.1%,财政收入增长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倍,进出口总额增长11倍;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超2.4亿吨,增长了近4倍,集装箱吞吐量超290万标箱,增长了近13倍,呈现出质和量齐头并进的势头。

2

现代产业体系快速兴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从2008年起,自治区每年安排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快重大项目布局,规划建设12个重点产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区临港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不断加快集聚,逐步迈向中高端,向海经济发展势头正在加快,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粮油食品等为主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4)

2017年,79748次班列满载集装箱从广西北部湾港驶往重庆,中新南向通道海铁联运进入常态化。黄克/摄

截至2018年底,已有4家园区产值(贸易额)超过千亿元大关。随着国家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北部湾经济区将充分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机遇,通过“强首府、一体化”战略,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3

区域性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内通外联水平显著提升。

经济区内建成我国第一条连接东盟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建成我国第二条客运国际班列——南宁至越南河内(嘉林)国际旅客列车。经济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700公里,占全区的40%左右;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形成了经济区内各市1小时、通往我区各主要城市2小时的经济圈;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完成4E级改建,新航站楼投入运营。基本形成了服务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国际大通道

4

沿海港口加速崛起,向海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整合沿海三港,在服务水平、集疏运能力、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整合后的北部湾港快速崛起为亿吨大港。目前,已实现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已开通渝桂、川桂、滇桂、黔桂、陇桂等5条海铁联运线路,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我国对东盟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2019年6月30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建成运营,打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预计全年将开行海铁联运班列2000列以上,极大提升服务新通道能力。

5

城市群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核心城市为中枢,多中心、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城镇化率超过5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以户籍、交通、通信、金融等10大领域同城化为动力,加快同城化纵深发展,合力打造北部湾城市群。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5)

2017年,开往越南的首趟中欧班列从南宁南站出发,驶向河内。莫育杰/摄

谱写新通道新篇章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并把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区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的示范区,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机遇,实施强首府战略,以北钦防一体化为抓手,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相关政策将聚焦三个方面

1

紧紧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机遇,全力推进北部湾港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发挥“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作用,着力推进以大港口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强化北部湾港三港域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统筹港口规划建设运营和港航资源配置,加快钦州国际集装箱干线港、防城港大宗商品集散枢纽港、北海铁山港综合航运港和国际邮轮码头建设。给予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港口作业费用优惠支持,打造西部最佳出海口,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与国际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东盟国家和我国中西部地区能力,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2

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加快沿海区域高质量发展。

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构建‘两纵一横’骨干轨道交通网,开行南宁-防城港-钦州-北海公交化城际高铁,实现四市主城区轨道交通1小时通达。建立北钦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明确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加工、林浆纸、先进装备制造等工业集群,推动临海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北部湾城市群,加快同城化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打造设施互通、产业互补、园区协同、服务共享、内外联动的一体化新格局。

3

实施强首府战略,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协调发展。

高水平规划建设五象新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集聚创新资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高南宁首位度,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强化玉林、崇左两翼经济区四市的联动对接,扩大开放。玉林重点做好东融对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与北海联动发展,加快推进龙港新区建设,打通玉林出海通道,促进江海联运;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谋划共建粤桂合作园区。崇左重点服务“南向”发展。加快提升北部湾南向东盟的互联互通能力;持续做好口岸经济发展大文章,大力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沿边开发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做大贸易总量,做实口岸加工业。

此外,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首府战略和北钦防一体化等发展机遇和发展任务,北部湾经济区将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贯彻落实“外资16条”和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发挥政企沟通平台和自治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作用。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聚焦产业链招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打造一批标志性项目,助推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广西防城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广西这个区又有新动向)(6)

广西北部湾防城港集装箱码头全景。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2018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三市调研期间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请问为什么要把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如何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

答: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与东盟陆海相邻独特区位的核心区域,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广西优势在海,希望在海,潜力在海,因此,要实现新发展,必须利用好西部地区唯一出海口的优势,坚定不移地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

进入新时代,我区面临“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历史性机遇,为北部湾经济区实现“蝶变”式跨越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一要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高南宁首位度,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二要加快推进北钦防一体化,打造设施互通、产业互补、园区协同、服务共享、内外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三要协同玉崇两翼开放发展,形成“南宁 沿海”引领全区发展的龙头,构建“龙头带动、区带支撑、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问:据了解,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近日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高度的关注,其城市形象短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超过30亿次,在全国的城市中排名第10,名次紧随深圳之后,超过了天津、青岛、杭州、无锡、厦门等许多的发达城市,被网友称为网红城市。请问,南宁市是如何在近10年当中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答: 近10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综合配套改革,为首府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首府经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经济实力加速提升,核心城市的引领力显著增强。南宁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二产补短板、三产强优势、一产显特色,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首府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总产值均突破4000亿元大关。2008—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0.7%、15.0%、19.2%、25.3%,地区生产总值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持首位,引领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全区开放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是互联互通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枢纽的辐射力显著增强。南宁市突出抓好南宁与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东盟各国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广西高铁经济圈加快形成,吴圩国际机场通航城市108个,基本实现了“东盟国家通”和“国内省会通”。南宁地铁运营线路里程达81公里,进入三线“网络运营时代”。南宁面向东盟、联动粤港澳、沟通西南中南腹地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

三是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南宁渠道”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南宁市持续推动“南宁渠道”升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2018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50.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外资总量与增速均保持全区首位,在全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宜居绿城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持续推进绿城品质升级,五象新区现代化新城魅力初显,“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展现,“老南宁•三街两巷”成为城市新地标,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美丽山水城市等称号,吸引越来越多外来人口扎根南宁、安居乐业。2018年末,南宁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98.1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达725.41万人。

下一步,南宁市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作用,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

问:北海2018年近海海域水质级别为优,水质优良点位比例为100%。据了解,北海在发展的近10年来,布局了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对海洋容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请问北海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是如何守护好北部湾生态环境的?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北海的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以建设生态美丽北海为目标,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北海市空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情况

2018年,北海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广西第一。考核六项指标(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全部达标,其中PM10、PM2.5、二氧化氮三项指标浓度全区最优。全年空气优良率为94.0%;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土壤环境安全保障总体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年内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据广西生态环境厅相关统计信息,今年上半年北海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2,该指标数值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同比下降7.1%;PM10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此三项指标在广西14个设区市中均排名第一。

今年上半年,按水质监测均值统计,南流江亚桥、合浦水库和洪潮江水库3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南流江南域、西门江老哥渡和白沙河高速公路桥3个断面水质达到Ⅳ类。与上年同期相比,南流江亚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其它5个断面水质持平,地表水水质总体较2018年同期有所好转。今年上半年第一期近海岸水质总体保持优良,优良比例为90%以上。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一)防控结合,严守生态环境生命线

1.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一是相继颁布实施《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北海市沿海沙滩保护条例》等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二是制定实施《北海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关于推进生态立市的行动方案》《北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划定环保“责任田”,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环保责任,建立“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环保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三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配合自治区完成市辖陆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同时以《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规定,严守生态红线主体责任,坚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管理思路,加强管控结合,采取多项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行动目标,为严守生态生命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和制度保障。

2.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与生态恢复。制定实施《北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合浦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和《合浦县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规范采石、采砂、采矿行为,落实修复合浦县采石场矿坑治理与生态修复。

3.加强海岸沙滩、城市绿地和海岛保护。重点建设冯家江水环境治理工程,推进涠洲岛旅游区海岸保护治理,完成了涠洲岛岸滩整治、滨海湿地生境改造、海岛植被修复、科普长廊设施建设,加强了海岸沙滩保护。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包括公园绿地、湿地、道路广场、污水治理、内涝整治、“市花公园和体育休闲公园”、“铁路明渠东段绿廊”、“海丝路广场(公园)”、“中信国安水系工程”、“涠洲岛湿地公园”、“涠洲岛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等一批海绵城市项目。

(二)采取得力措施,打赢三大污染防治战役

1. 加强水环境保护。重点推进南流江、西门江、南康江和洪潮江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督查55个环境问题的整改工作;完成了南流江亚桥、西门江老哥渡等5个水环境质量实时监控。严控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自备水井落实关闭。建设完成常乐等9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对市、县污水处理厂落实提标改造和尾水深度处理,落实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采取细化年度计划,明确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加强工业污染源管控、道路洒水降尘、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加强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管,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燃煤小锅炉整治和扬尘污染控制,查处曝光大气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2019年北海市印发并认真组织实施《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禁燃限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和《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禁燃限放烟花爆竹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各部门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发放禁燃限放烟花爆竹宣传标示图和宣传海报1万份,发出禁燃限放烟花爆竹宣传短信累积180万余条,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平台进行禁放宣传。由于禁燃限放烟花爆竹管控有效实施,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间,北海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没有污染天。

3.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治理,落实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重金属行业综合整治规划,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行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严厉打击洋垃圾环境违法行为。

4.完善各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严格管控重点行业企业达标排放。如铁山港临港工业园区,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入园企业应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总排口安装自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

(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北海市以工业转型升级大会战为抓手,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在石化、临港新材料和电子制造业三大支柱行业中,中石化结构调整项目、中电信息港二期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惠科移动智能终端项目引入配套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得到创新升级发展;新材料填平补齐精品项目、废钢加工配送和汽车拆解项目、节能玻璃开发与制造项目、北部湾资源再生环保服务中心项目、铁山港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临港新材料项目集中开工、签约。

2.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为进一步做好北海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推动北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北海市出台了《北海市2019-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北海市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585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GPD能耗下降11%的目标任务,以及县区和重点行业的目标任务,并将上级考核任务,逐项落实分解。2019年第一季度,北海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4.8%,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2.0%;北海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大指标同比均呈现下降态势。

问:据了解,近期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项目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钦州港开通运营。近期,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率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广西考察期间,重点考察了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体现了钦州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位置。请问,钦州市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答:钦州市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为己任,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新格局”新目标新思路,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大进大出集疏运通道体系,着力优化货物通关通检模式,积极搭建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平台,钦州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枢纽的集聚态势已经凸显。主要体现在:

一、通道设施不断完善

钦州东至大榄坪支线联络线已于201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钦州东站至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行车效率。自治区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为年内头号工程,日夜兼程全力推进。中心站已于6月30日投入使用,解决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海铁联运无缝衔接。此外,钦州保税港区东卡口已于今年7月12日通过验收,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底建成使用,钦州港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及配套航道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二、通道服务不断优化

围绕提效降费工作,前期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跟踪调查,下一步将联合自治区商务厅、北部湾办深入开展口岸提效降费百日攻坚行动,推进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一单制”、“一口价”联运服务模式,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探索推进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沿线重点物流节点收费,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不断提升港口通行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2019年,钦州争取在通关环节压缩三分之一,通关作业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通关成本再压缩三分之一。

三、通道流量快速增长

陆路方面,已开通11条班列,其中至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兰州5条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2018年开行班列1154列。2019年1至6月开行1017列,增长203%,其中上行519列,下行319列,全面扭转了海铁联运班列上下行不平衡局面。

海路方面,已开通42条,直达60多个主要港口。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30万标箱。同时,北部湾港至新加坡班轮舱位利用率从去年不到5%上升到当前的31%,至香港班轮利用率达55%以上。

四、通道产业加速集聚

去年钦州市临港区域引进项目28个,其中世界500强3个。今年钦州市加速推进“5 2”龙头项目落地,涉及电子信息、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目前泰嘉7.5代线项目已于7月11日开工,力争华谊二期、恒逸石化、桐昆芳烃、金桂二期、恒源新能源下半年开工。北港集团联手中远海运、中铁联集和PSA合力打造海铁联运枢纽。物流龙头企业齐聚钦州,传化、宝能、普洛斯、中农批等物流龙头纷至沓来。

五、通道合作更加紧密,朋友圈不断扩大

一是西部各省积极参与机制建设。陆海新通道建设已由两年前的4省区市参与,拓展到2018年8省区市共建,再到今年12省区市合作共建新格局,初步实现了西部省区市全覆盖。同时,省际合作产业园加快落地,广西与四川区域合作的重点项目——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今年5月已落户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渝桂合作产业园也在研究成立。

二是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在一起。丝绸之路方面,开通了至德国、波兰的中欧班列,同时积极推进和中亚五国的合作,打通东南亚和中亚两个市场。海上丝绸之路方面,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务实推进,机制建设方面,组建了合作网络中方秘书处并设在钦州,建立了年度工作会议机制,合作网络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常态化,目前合作网络成员达到31个;商务合作方面,钦州保税港区主导建立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贸易促进平台(CASTPP),目前已有140多家泰国、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产品通过这个平台引到了国内市场。

问:防城港市近年来开放合作的成效如何,对未来防城港开放发展的方向是如何规划和展望的?

答:防城港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防城港的发展放在全国、全广西的大局当中谋划,包括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和对外开放当中,把防城港放在这个大格局当中一起来谋划,所以防城港这些年来的发展始终是把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向开放要活力,向开放要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广西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一,基本形成对外交通互联互通的格局。从海上通道这方面来说,广西坚持向海经济理念,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年来防城港建成了一批万吨级的泊位码头,深水航道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20万吨的泊位,正在筹建30万吨的企沙南港区的泊位。公路方面,在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正在谋划建设南宁—上思—峒中—防城港公路,形成新的中越边境方向的高速公路通道。铁路方面,抓紧建设防城港—东兴铁路,这条线正在施工当中,铁路还将延伸进入重点园区,疏港铁路已经基本形成。机场方面,力争开工建设防城港支线机场,谋划布局一批通用机场。同时,国家已经把防城港市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承载城市来规划。有关部门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优势,按照广西的总体布局,积极发展海上班轮和内陆冷链班列。

第二,基本形成面向东盟的南向开放通道。建成东兴北仑河二桥口岸、防城峒中口岸开放、今年上半年国家刚刚验收通过的防城港水域扩大开放,防城港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和对外开放、通关便利化、营商环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关效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文化、旅游、商贸方面对面向东盟的通道已经形成,中国-东盟的一些马拉松赛每年都在防城港举办,还有国际海上龙舟节,东兴和越南的芒街每年举办商品交易会,会展经济不断发展,面向东盟的防城港渠道已经初具规模。

第三,建成一批对外开放平台。这些年在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下,防城港市相继建设一批对外开放平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设立的沿边经济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到近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最近又得到国家支持在防城港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利用这些开放平台,广西在探索先行先试方面,已经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在投资环境方面,全国首个证照分离改革的试点、跨境劳务合作的试点等,这些都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试点试验经验。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奋力助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入实施深化“北联”行动,壮大海公铁多式联运体系,着力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重点建设北部湾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粮油及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突出抓好港口建设。坚持“以港兴市”,发挥港口优势,做大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加快推进口岸扩大开放,统筹抓好港区和港点的规划布局。

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继续壮大开发开放平台,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力度,勇担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重任。加快申报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重点引进一批国际医学领域的知名企业,全力实现“一区两城多园”建造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