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味猎人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

作者丨李弄 编辑丨邓诗彦 策划丨王振宇

“早膳是两碗米粥、三个糖包,午膳是肥鸡肥鸭,不到晚膳就用了点心,晚上要不是我拦着,恐怕整碗火腿炖肘子就全到你的肚子里去了,要是这样还嚷嚷着饿,又吃了宵夜。”

距离《甄嬛传》首播,已经十年了。甄嬛笑着数落淳儿的这段话,仍然历历在目。

这些年一遍遍地看,台词早背熟了,对不知名丫鬟的记忆精确到服饰发髻。却还有一些关于美食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

01 “岁寒三友”,真的能喝吗?

第七集,莞常在刚刚经历杏花微雨,凭极好的箫声和不俗的谈吐,破例晋封为贵人。隔日皇上来时,她便端上了这盏“岁寒三友”。

据嬛嬛介绍,此茶以越州寒茶做底,取松针、竹叶和梅花一起烹制。奇就奇在烹茶的水:

那水是夏日日出前荷叶上的露珠,才能有如此清新。臣妾去岁收了两瓮舍不得喝,特意带了一瓮进宫,就埋在堂后的梨树下,前两日才启出来的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2)

每回看到这里,总是忍不住感叹:这是何等的雅兴!朕的嬛嬛,真是与众不同。

话又说回来,收露水烹茶并非嬛嬛首创,而是古代文人常有的生活情趣。

白居易“融雪煎香茗”;苏轼煮雨,盛赞雨水“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乾隆则用露水烹茶,感慨山庄韵事不过如是。

埋在地里也是有的。比如《红楼梦》里的妙玉,她招待黛玉、宝钗,用的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也是“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就连黛玉尝不出水味儿,也是要被骂俗人的。

那“岁寒三友”真的能喝吗?如初中物理老师所言,雨水、露水是以空气中的微粒为凝结核产生的,种种浮尘杂质便在这微粒之中;长年保存,更是给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此上上雅事,还是留给古人吧。

02 采月她们新做的酸梅汤,怎么这么好喝?

第十二集,正值盛夏,皇上带着后宫众人前往圆明园避暑。眉姐姐彼时圣眷正浓,与嬛嬛同坐闲聊,便邀她喝酸梅汤:

采月她们新做的酸梅汤,我觉得不错,比御膳房的要好。

说着,又痛饮了一碗。若不是旁边丫鬟采月拦着,说“小主睡前就喝了四五碗,仔细伤胃”,还准备接着喝呢。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3)

这酸梅汤,当真如此好喝吗?从此后的情节来看,眉姐姐喜爱酸食,其实是药物所致的缘故,古人都说酸儿辣女,华妃嫉恨她得宠,于是悉心设下这个“假孕争宠”的圈套。

不过,北京的酸梅汤也的确好喝。从清末到民国,最有名的便是开在琉璃厂的信远斋。民国作家唐鲁孙如此记述:

“信远斋的酸梅汤唯一的特点就是熬得特别浓,熬好一装坛子,绝不往里渗冰水。什么时候喝,都是酸厚浓郁,讲究挂碗,而且冰得极透。您从大太阳底下一进屋一碗酸梅汤下肚,真是舌齿冰凉,凉人心脾,连喝几碗好像老喝不够似的。”

彼时的北平人,一口气喝个十碗八碗也不算稀奇。有一次,两位戏曲演员前来打赌,张泽圃喝了十四碗酸梅汤,最厉害的张稔,甚至面不改色一口气喝了二十六碗

如此看来,眉姐姐喝酸梅汤,也算是稀松平常了。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4)

03 淳儿爱吃的“荔枝好郎君”,究竟是什么?

第二十六集,甄嬛初有孕,淳儿来她宫里吃点心。甄嬛感动于淳儿的心思恪纯,于是邀请她做腹中孩子的姨娘。淳儿便说:

“宝贝,宝贝,你要快快地长啊。等你长大了,姨娘就把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都让给你吃。什么桃花姬,糯米糕,豆沙卷,还有荔枝好郎君,绝对不和你抢。”

这大概是全剧最纯真动人的一幕。与此同时,也有一个疑问就此深植于广大甄学家的心中:桃花姬是指阿胶糕,糯米糕、豆沙卷都是寻常之物,那这个“荔枝好郎君”,究竟是什么宝贝?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5)

如果从文献中去找,“荔枝好郎君”大概出自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书中写道,宋高宗巡游至清河郡王府邸时,张俊供奉了一场宴席,菜单中的“珑缠果子一行”,便有“荔枝好郎君”的名目。

而所谓的“珑缠”,据北宋王灼《糖霜谱》记载,指的是用点心蘸裹糖霜的工艺。因此,“荔枝好郎君”,大抵是用荔枝做的蜜饯

此外,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有“郎君鲞”一条,指的是江浙一带用盐腌制的黄鱼。北宋蔡襄的《荔枝谱》也有提及,时人常用红盐或蜜煎两种方法来储藏荔枝。那么“荔枝好郎君”,说是盐渍荔枝,也算不得错。

总之,无论糖霜还是盐渍,大概都不是喜之郎一样的果冻了。

04 “雪顶含翠”,当真如此珍贵吗?

雪顶含翠,堪称全剧戏份最多的茶饮。

第十二集,曹贵人勤政殿生事片段,皇上饮的便是果郡王费尽工夫、千里加急送来的雪顶含翠。

第三十五集,敦亲王福晋喝到珍稀的雪顶含翠,竟视若寻常,这也成为皇上决意除之而后快的重要契机。

第三十七集,甄嬛母亲进宫探望,见到雪顶含翠,连连说“这样名贵的茶,我不敢喝”。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6)

到底是怎样的茶,竟然如此珍贵?

据剧中的解释:“雪顶含翠,生长于极北苦寒之地的险峻山峰,极难采摘,世间所有不过十余株。因常年得雪水滋养,茶味清新冷冽,极是难得。”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7)

然而遍寻文献,却始终不得其果。能查找到的,也只有电视剧播放以后,茶商为蹭热点所新起的名字。

一般来说,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环境,多数生长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在极北苦寒之地能否生长,是存疑的。由此看来,编剧虚构的可能性还是更大。

最后,如果百度“雪顶含翠”,搜索引擎会告诉你:“雪顶含翠,是一道家常小菜,制作原料主要有西兰花、蒜。

同样虚构的还有“三必居”的酱菜

第一集,太后提着夜宵去看皇上挑灯夜读,带去绿豆百合粥,和隆科多打扬州给太后新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所谓的“三必居”,大概是化用了闻名京城的“六必居酱菜”。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8)

05 加了夹竹桃花汁的栗子糕,有毒没毒?

第二十七集,擅长实名制投毒的齐妃娘娘,使唤自己的丫鬟,给甄嬛送来了一碟栗子糕。这碟拥有特写的栗子糕,看似其貌不扬,其实暗藏玄机。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9)

安陵容尝了一口,便道不对。寻常栗子糕甘甜,这个却有清苦之味。仔细一尝,原来掺了十足的夹竹桃花粉和汁液:

“夹竹桃性寒有毒,有祛瘀止痛之效。可是姐姐胸闷喝桂枝汤,是大家都知道的。夹竹桃配桂枝,活血祛瘀之效大增,是伤胎的利器呀。”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0)

那么,夹竹桃的花汁真的有毒吗?

据《博物》杂志的科普,夹竹桃确是有毒的。“植株的叶、树皮、根、花以及种子均含有多种强心苷类化合物,毒性极强,人和动物误食都可能致死”,且见效极快,误食后会迅速产生肠胃及心脏问题。

如此看来,齐妃娘娘等在宫里,焦急询问翠果为啥还没动静,倒是有科学依据的。至于口味,有网友试过之后说:“很苦,特别特别苦,进嘴就想吐。”安陵容的品鉴也恰如其分。

06 东阿阿胶,为什么是后宫的硬通货?

看完《甄嬛传》的人,没有不知道东阿阿胶的。它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第九集,华妃推眉姐姐入水,而后又借着探望的名义盛装而来,抢走皇上。用的理由便是,“臣妾宫中备下了东阿阿胶桂圆羹”。

第三十五集,皇上因敦亲王殴打言官一事正在怄气,甄嬛带去一盅炖品:“这东阿阿胶,臣妾配了党参炖的。皇上且尝一尝,补气宁神最好了。”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1)

第五十三集,甄嬛决定从甘露寺回宫,向温太医讨要益气补血的食物,温太医便说:“益气补血,用东阿阿胶即可见效。”

就连“桃花姬”,那个淳儿成天念叨的、安陵容得宠时给甄嬛送来的“桃花姬”,也是东阿阿胶旗下的另一款产品。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2)

那么东阿阿胶,真的是后宫口味百搭、送人体面的硬通货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阿胶这种食物早已有之,但山东东阿阿胶厂,是1952年才正式组建的。清朝后宫的娘娘们,大概是赶不上趟了。

另外补充一个烫知识,建议大家为其“益气补血”的功能心动时,时刻谨记:把进度条拉到最后,鸣谢单位上赫然写着——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3)

仔细想来,《甄嬛传》里的食物,大多是被赋予了权谋色彩的。

它可以象征权力。皇后赏华妃一碟牡丹卷,以一个“赏”字、一句“牡丹”,彰显正宫娘娘的尊荣。而彼时骄横跋扈的华妃,自然可以随手打翻在地。

也可以表达言外之意。皇后不忍华妃专宠,便劝诫皇上:“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这道鸭子汤虽然好,可已经是第三碗了。”曹贵人不愿将孩子交给他人抚养,于是送上一碗莲子,“莲子之心苦,怜子之心更苦”。

它甚至可以成为推动剧情转折的关键,敦亲王福晋所忽视的那杯“雪顶含翠”,便成为压倒敦亲王一族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类学家西敏司说:“英国人喝下第一杯加了糖的茶,是桩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了整个社会将要转型,社会与经济基础都会脱胎换骨。”

每每想到此,都再次动容于淳儿的心思恪纯。我们给饮食行为加诸了太多意义,甚至会忘记它原本所为何来——

好吃。东西好吃,我便高兴。

甄嬛传里大家都爱吃什么(甄嬛传里的雪顶含翠)(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