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过: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正如她在《半生缘》这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顾曼璐和顾曼桢,两姐妹无论是在亲情还是爱情上都历经沧桑。

顾曼桢大学毕业后,成为办公室职员,与富家公子沈世钧谈恋爱,日子过得还算顺风顺水。当姐姐的婚姻出现问题时,她则被骗成为挽救姐姐婚姻的牺牲品,被迫生下与姐夫祝鸿才的孩子。她与沈世钧的爱情,戛然而止。

很多人认为顾曼桢人生的不幸福,是被姐姐顾曼璐改写的。如果没有顾曼璐利用顾曼桢生孩子,讨好祝鸿才,那么顾曼桢未来的人生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顾曼璐的人生悲剧与她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1)

被姐姐强行改变的人生

张爱玲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12岁那年,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不幸的她》,由此开启通过写作赚钱的道路。

关于金钱,她有一个观点: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

在《半生缘》里,张爱玲更是直接用“钱”来困住顾家姐妹,改变顾家姐妹的人生轨迹。

顾曼璐作为家中的大姐,年幼时就当舞女赚钱养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被别人索取的对象,也是被他人侮辱的对象。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导致顾曼璐性格扭曲了,一步步沦为金钱的奴隶。

顾曼璐本人对自己的婚姻也不满意,可是她很清楚,没有男人愿意娶她这样年纪大,风评又不好的女人,而祝鸿才不仅可以跟她结婚,还能给她很多钱,她家人不至于因为她结婚而失去经济来源。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2)

祝鸿才进入顾家等于引狼入室,他看上了顾曼璐的妹妹顾曼桢。

顾曼璐知道祝鸿才对妹妹有非分之想,她只是在言语上予以警告,没有跟祝鸿才撕破脸,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祝鸿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心思。

婚后没多久,祝鸿才就原形毕露了,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顾曼璐不愿意自己的婚姻生活就这样不堪下去,于是想办法生下一儿半女,试图挽救婚姻,挽回丈夫的心。

生孩子对她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她发现丈夫还对自己的亲妹妹有觊觎之心时,她管不了那么多了,竟然想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鬼迷心窍地联合丈夫导演了一出苦情戏,为丈夫强奸自己的妹妹创造条件。

为了逼迫妹妹生下孩子,对妹妹进行长期软禁,甚至编造故事,让前来寻找妹妹的沈世钧死心。

把妹妹拉入自己婚姻坟墓的顾曼璐,在油尽灯枯之际,才醒悟过来,即使有了孩子,也无法让自己的婚姻迎来转机时,她后悔过,但是一切都晚了,带着病痛,含恨郁郁而终。

祝鸿才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拿捏顾氏姐妹,就是因为这个男人知道他在顾曼璐身上花了太多的钱,整个顾家是依靠他过活,顾家也没有人敢跟他较量。

如果说顾曼璐是在血淋淋的残酷现实下成长起来的玫瑰花,那么顾曼桢就像在慢性毒药下喂养长大的小白兔。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3)

不独立酿成的恶果

顾曼桢虽然与姐姐同在一个屋檐下长大,但是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着与姐姐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姐姐的庇护之下,她没有经历风吹雨打,过着纯净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于出生贫困家庭的顾曼桢而言犹如毒药,上瘾了,习惯了有姐姐庇护的日子,当需要她自己面对现实时,她没办法积极应对现实的考验。

顾曼桢很早就知道祝鸿才对自己有不轨之心,她没有反抗,没有让祝鸿才看到自己并不是好惹的,同时,她也没有加以防范。

动荡年代,家庭缺失,已经成年的顾曼桢却没有任何防范意识,还活成单纯小白兔的模样,注定未来的人生是坎坷不平的。

顾曼桢与沈世钧前期恋爱阶段,是《半生缘》里最美好的部分,很多人非常期待两人能结婚成立家庭。其实,在这段感情里,她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她是一个受害者。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4)

沈世钧出生于南京的封建大家庭,是因为忍受不了家庭束缚而选择逃亡到上海的。这种反抗在现实面前,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他本身也不够独立、也没有反抗封建势力的实力。

在与顾曼桢恋爱的时候,沈世钧并没有把这些告诉她,而是非常自私地为顾曼桢营造一个浪漫的世界。

他跟家人对抗,犹如胳膊拧不过大腿,注定是失败的,特别是家人已经为他张罗了能帮忙振兴沈家的联姻对象翠芝,因此,顾曼桢实际上只是他孤独一人漂泊上海遇到的刹那火焰,绚烂只是短暂的。

当顾曼桢被囚禁在祝家的时候,顾曼璐告诉他,顾曼桢已经和张豫瑾结婚了,他居然听信一面之词,没有亲自求证,转头就跟自己不喜欢的翠芝结婚了。也许他只爱他自己,顾曼桢是他人生里可有可无的存在。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5)

《半生缘》中最能体现顾曼桢被侮辱被损害的情节是被姐姐和姐夫囚禁,被迫完成夫妻二人制定的“借腹生子”计划。

顾曼桢没有姐姐顾曼璐现实,也没有她有手段,而祝鸿才本就没有人性可言,因此,顾曼桢肯定逃不出这两人的掌控。

在这件事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顾曼桢的母亲。顾母得知顾曼桢的遭遇后,表现得极其市侩,顾曼璐塞给她一笔钱,她立刻就与顾曼璐一起联手在沈世钧面前演了一出戏,让沈死心。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6)

她从前逼迫顾曼璐赶紧结婚,看到祝鸿才有钱,对祝鸿才的态度便发生了改变,轮到顾曼桢了,她同样选择钱。

一个母亲,总是选择金钱,扭曲了女儿们的人性,改变了女儿们的人生,这也是造成女儿们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外界环境碾压和原生家庭无情索取之下,顾曼璐注定是个牺牲品,她的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被她寄予无限希望的妹妹顾曼桢,同样也逃不掉厄运的魔爪,两姐妹的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美好,但是美好的东西却永远不属于她们。

顾曼桢与沈世钧不是同路人,相爱只是假象

顾曼桢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在与沈世钧恋爱期间,而这一切,对顾曼桢而言,其实是假象。

大哥去世,沈世钧是沈家的全部希望,父辈希望他能与振兴沈家的女孩结婚,很显然顾曼桢不在此列。

沈世钧却只想着跟顾曼桢结婚,哪怕是用家里的钱也要结婚时,此时的顾曼桢有自己的考虑。

以前,家里依靠姐姐挣钱养活,现在姐姐嫁人了,弟弟们都还小,她必须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因此,在工作之余,她还做其他的工作。

一个是每天要打好几份工作养活家人的贫民窟女孩,一个是从未缺吃少穿的大少爷,两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才是两人应该做出的选择。

小说中提到一个细节。沈世钧的父亲因为生病,离开上海,返回南京。沈世钧邀请淑惠和顾曼桢到南京玩。

沈世钧的父亲曾在风月场所见过顾曼璐,顾曼桢与姐姐长得有些相似,因此,沈父对顾曼桢有些质疑。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7)

当沈世钧从母亲那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并没有向母亲讲述父亲见到的女子是顾曼桢的姐姐,也没有讲述顾曼桢的家庭境况。

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头,沈世钧拿了一些钱给顾曼桢,让她搬出来住,与原生家庭切割,离做舞女的姐姐远一点。

顾曼桢知道姐姐做舞女不体面,但是全家依靠姐姐生活。愤怒之下,顾曼桢直接将他送的戒指扔了。

在顾曼桢被囚禁期间,沈世钧找不到顾曼桢,他也没有表现出起身为男朋友的担当。他爸爸在上海滩认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沈世钧愣是没有动用家族的力量以及社会关系全力去寻找自己的女朋友。

但凡他在寻找顾曼桢这件事上表现出一丁点急切,以祝鸿才怕事、怕得罪权贵的心态,肯定会露出马脚,甚至放了顾曼桢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顾曼璐随便编了一个故事就把他给打发了。

顾曼璐与祝鸿才结婚,最起码可以得到钱,可以缓解娘家人的生活压力,那么沈世钧能给顾曼桢什么呢?带给顾曼桢那个贫困的家庭什么呢?

他什么都没给过,打着喜欢顾曼桢的名义,鄙视着她的家人,还不断给她画着无法解决任何现实问题的大饼。

性格懦弱且自私的沈世钧,与顾曼桢没有幸福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8)

历经磨难走出的时代新女性

在分析顾曼桢人生悲剧时,我们不能忽略掉,顾曼桢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顾曼璐是因为没有路供她选择,因此一直处于忙于缝补人生的漏洞,而顾曼桢面临困境时,不仅没有顾曼璐那样强烈的目标感,也没有体现出新时代女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顾曼桢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任由命运的安排,漂到哪里就算哪里。

顾曼桢去过沈世钧的家,看到沈家是南京的大户人家,在封建思想还很浓郁的大家庭里,执着追求“门当户对”的沈家是不可能轻易让她嫁进沈家。

像沈世钧这样大户人家的少爷,在当地一定会有很多人介绍结婚对象,她又该如何在这场角逐中,脱颖而出?

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慎重思考过,而是继续沦陷在她与沈世钧的感情里。她本人活得不清醒,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沦为受害者。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9)

小说中,最让我气愤的是,顾曼桢时隔多年后,居然选择嫁给祝鸿才。

当她得知自己的儿子荣宝没有可靠的抚养人,身为母亲,她决定抚养孩子,同时,她还选择再次靠近恶魔祝鸿才。这个决定是愚蠢且可悲的,导致她的生活再次坠入痛苦的深渊。

顾曼桢“随遇而安”的生存模式本身没有错,错在她没有像姐姐顾曼璐那样清醒地认识到有些美好的生活状态与自己无关,与祝鸿才结婚之后,还拿着红宝石戒指,幻想着沈世钧在干什么。

祝鸿才在结婚当晚非常高兴,顾曼桢说她只是为了孩子才和他结婚的,“从今天起我们就分房睡,你在外面做什么我不管。”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10)

顾曼桢认识祝鸿才多年,居然还把荣宝带进这样的家庭?允许荣宝在如此不堪的父亲影响下成长?

顾曼桢极力划清与祝鸿才之间的界线,但是夫妻二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多年来一直觊觎她的祝鸿才怎么可能不对她有所期待呢。

当祝鸿才发现顾曼桢“木木的一点滋味也没有”,与他之前预想的婚后生活有很大差距的时候,祝鸿才邪恶的一面又暴露出来了。他不满顾曼桢身为妻子,对他如此冷漠,故而时常打骂孩子,以此发泄内心对顾曼桢的怨恨。

这样的婚姻,不仅对孩子成长不利,而且进一步加剧了顾曼桢对生活的绝望。

顾曼桢虽然说是为了孩子才结婚,祝鸿才在外面做什么她都不会管的,但是我本人却认为其中也包含她对祝鸿才抱有一丝希望,她认为他可以改邪归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觉得婚后生活枯燥的祝鸿才在外面又组建了一个小家。顾曼桢发现祝鸿才不仅对那个女人很好,对女人的拖油瓶女儿也是百般呵护。

很显然,祝鸿才宁愿养别人的女儿,也不愿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尽父亲之责。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之下,顾曼桢才开始反思,以前是祝鸿才做的不对,后来,她不应该选择嫁给他。

这个反思来得太晚了,她亲眼见证了姐姐嫁给祝鸿才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就是为了把祝鸿才的心拴在家里,姐姐才拼命要孩子的。

她本人已经当过一次祝鸿才婚姻的陪葬品了,还会很天真地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嫁给他。

对顾曼桢的所作所为,旁观者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曼桢为什么让自己怀孕(半生缘被姐夫借腹生子的曼桢)(11)

不过好在反省过后的顾曼桢终于清醒过来,不再犯糊涂,借钱与祝鸿才打官司,夺回孩子的抚养权。

此番清醒,是顾曼桢人生的一大进步,她及时止损,矫正错误,扭转人生方向,也不再向从前那样,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休。

《半生缘》原名《十八春》,张爱玲在原版中给顾曼桢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她带着儿子荣宝一起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

顾曼璐的人生悲剧是因为她没有选择做自己的机会,对比之下,顾曼桢的人生要比顾曼璐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不过,她永远都是被动的接受现实,接受封建大家庭少爷沈世钧的求婚,接受嫁给曾侮辱过自己的祝鸿才……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新时代女性,顾曼桢但凡能够积极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接连发生在自己身上。

说到底,顾曼桢的悲剧有姐姐一部分的原因,但第一责任人使她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