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通俗一点的解释;血色就是流氓,浪漫就是文化。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能这就是钟跃民之于周晓白的宿命,或者秦岭是钟跃民的软肋;这是爱情层面。一部剧,一部人生;爱情仅仅是一部分,从爱情的角度将这段血色浪漫展开、去窥探戏剧里的人生。

痴情不过周晓白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1)

用周晓白的话说:当初你就不应该招惹我。但一个含玉长大、又被父辈安排了光明未来的人,怎能体会和理解、被命运摆弄过的滋味;这一点,钟跃民和秦岭有相同的遭遇。一个是因为父亲被批斗,一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爱的家庭;这样成长环境里的人、敏感脆弱,但又因为生存、才更理智坚强。

周晓白的爱是纯粹的,但它又太直接;所以,它只能存在与一厢情愿的童话里。这种爱,咋一看、是令人羡慕的;但细品,它是让人害怕的,害怕被裹挟、还有被辜负。

尽管最后,周晓白不情愿的嫁给了张海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了父辈的关切和干预,周晓白会明白,这才是现实里,最适合她的男人、最适合她要的家庭。而纯粹爱情或者因为初恋而有的错觉的,就把它当做一段美丽的童话、让它留在心灵最深处的世界。

命运多舛最秦岭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2)

秦岭的人生就没有那么顺利,甚至有些多舛。起初插队到陕北,面对一眼看不到头的沟沟壑壑;就像心里的阴霾,一直笼罩。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让她更懂活着、更懂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而这一点,也是钟跃民所感同身受的。

在部队大院里、钟跃民听柴可夫斯基《六月的船歌》,直到黯然神伤;在陕北插队,听着秦岭唱的民歌、直到泪流满面。而这一切的悲哀,只有歌声可以抚平。

同样,秦岭又是不幸的。她看着钟跃民离开大山,不就像当初钟跃民看着周晓白参军。命运的交集,也就只能到这里;他不能耽误她,此刻、她也不能牵绊他。

大喜以后,通常会是茫然;而大悲以后,更多的是彻悟。这样的彻悟越多,人就越容易敏感而脆弱;而为了看不到头的前路,越是敏感脆弱,反而越理智坚强。

爱情虽美好而重要,但与普通大众而言,铺展开的人生里。爱情仅仅是一部分。从剧中其他几个典型人物身上,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我们所经历、所期待、所妥协、以至最后所接受的人生。

不慎失足的宁伟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3)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因为过早的目睹了哥哥被“小混蛋”刺死。宁伟这个角色,冷酷、理智,天生杀手的料。

如果不是那次伸张正义反被断送前程,在部队里、宁伟的人生或许会被改写。而离开部队以后,接连受挫、被发小“锤子”骗钱、故意伤害;当每次的善意,到最后都弄个遍体鳞伤。最后,人物性格就被迫展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不是经历这些、也会有别的经历。最后,还是这样的结局。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却很难改变性格、除非特别的刻骨铭心。

宁伟的结局是悲凉的;如步入社会的我们,在一次次满怀激情、心存善意,反被误解、背叛以后,渐渐被磨平了棱角。在冲动与理智之间,选择沉默。

人到中年李奎勇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4)

很多影评对于李奎勇的描述都离不开钟跃民,说:人人都向往钟跃民、活得自在而通透,但人到中年、都不幸的活成了李奎勇。还有人说,李奎勇最起码在北京有套四合院。

且不论个体差异,李奎勇这个角色、确实最接近普通的我们。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能成全你的朋友或者亲人,甚至个人也平凡到近乎平庸。儿时,还有一些单纯的快乐陪伴,敢于对不顺眼的说不;随着父母老去,子女成长,肩上的担子无时无刻不压在脊梁。不能有追求,不敢提梦想,甚至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

最后离开这个世界、都少有人问津,就像最初悄无声息的来。

活得通透钟跃民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5)

钟跃民有这个资本,可以活得通透;因为他的父亲,最终也得以平反。而得益于父亲恩泽,在插队最困难的时候、还可以碰到贵人提携;这才得以摆脱那昏天昏地的日子。去新的世界,充实自己、积累人生。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看惯了悲欢离合、体会了世态炎凉;文艺青年最后的结局要么回归现实,要么继续在路上。钟跃民有这种选择的权利,所以、他选择了活得潇洒、过得通透。

世间不缺自带这种气质的人,但迫于生计,最后选择妥协;世间也不乏一帆风顺的路,但懒于思考,最后选择平凡。

血色浪漫大结局影评(血色浪漫里的人生)(6)

每个人生都不是单一的。

或许曾经的我们像周晓白一样痴情、想要得到,但最终选择了被爱;

或许过往的我们如秦岭那样不想回首、想要挣脱,但最终选择了接受;

或者年少的我们像宁伟一样敢想敢做、想要改变,但最终选择了沉默;

或者中年的我们如李奎勇那样步履维艰、想要逃避,但最终选择了面对。

钟跃民的人生更像是对理想主义的保护;正因为有了这个角色,太多现实里的遗憾和无奈,才可以在一部剧里得到安慰。

回首再看这部剧,回首再看过去的路;让凯撒的归凯撒,把上帝的、留给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