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赛事正酣

每逢颁奖时刻

健儿们佩戴奖牌手捧花束

一束束清新精美的花

赛后送达的获奖证书

与他们的笑脸一起

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这些花束证书背后的故事

你了解吗?

往下看↓↓↓

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不是鲜花,而是由绒线手工编织而成,被称为“永不凋零的荣耀之花”。

两个奥运的“荣耀之花”看似相同,其实还是略有差别。与冬奥会相比,冬残奥会的“荣耀之花”多了一种花,最早提出这个创意的,是编织“荣耀之花”的残疾朋友。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2)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左)和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右)

一次意外的来电

“您好,请问您这边能承接绒线手工制品的制作吗?”2021年8月,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接到了北京市残联的来电。希望之家是一个自助、互助、灵活就业的残障人士组织,考虑伤友们有一定的编织基础,负责人唐占鑫当即应了下来。

谁都没想到,这批手工制品,正是4个月后公布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荣耀之花”。

秉承节俭办奥的理念,“荣耀之花”不用鲜切花,而采用非遗技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手工编织,由技艺保护单位上海恒源祥组织。起初,拿到恒源祥提供的编织要求、指导视频,面对纷繁复杂的针法,大伙儿一时有些懵。

屡获全国、北京市残障人士编织项目第一名,希望之家的技术顾问刘晓云,对照视频、一针一针学、做出样品、寄到上海……历经多次修改完善,2021年9月,刘晓云手中诞生了第一束“荣耀之花”。为了确保每一位残障朋友都编织出符合标准的花束,150位参与者,几乎每位都由刘晓云面对面、手把手教授。

一支蓝色波斯菊

“冬残奥会是我们残障人士的运动盛会,花束是不是应该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波斯菊怎么样?只要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花语是坚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咱能不能为‘荣耀之花’添一支象征坚强的波斯菊?”

想法既出,再定颜色。大家建议从冬残奥会会徽的红、蓝、黄、绿四种组成颜色中选定。红、黄、绿三色,花束都有了,唯独没有蓝,于是,颁奖花束中的蓝色波斯菊应运而生。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3)

方案递到组织方恒源祥和北京冬奥组委的案头,成功被采纳。在2022年1月1日公布的颁奖元素中,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揭晓,其中,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则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4)

一场约630万针的编织

把几团线编织成一束花,需要多久?答案是35个小时。

先钩织花瓣、花蕊、叶子,再用金属骨架将其组成单个花枝,最后再组装成一束绒线花……一针一线之间,下的是真正的“绣花功夫”。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5)

就拿最难的月桂叶来说,一整束花上遍布着24片叶,用线最细、编织圈数最多、针法变换最复杂……熟手编织一片都需要20多分钟。最精细的不仅是针法。要想编织出一片最接近真实的月桂叶,每针之间的距离都精确到了毫米。

据粗略统计,150位残障人士编织成500束“荣耀之花”,一共花费了约630万针,累计耗时近2万小时。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6)

一束用身体“质检”的花束

每一束奥运之花,都要经过严格的“奥运质检”。质检员们,不是别人,就是残障朋友们自己。质检的标准,不仅要每个花片编织达标、花枝美观、花束漂亮,最重要的是安全。

“荣誉之花”的骨架是金属,小花片里缠绕着0.4毫米粗的铜丝、花枝和花柄里是2毫米粗的铁丝。冬残奥会领奖时,不是所以运动员都能手捧花束,失去双手的运动员会用头部和肩颈来夹住花束。这要求绒线必须将所有金属包裹起来,不能有一毫米金属伸出扎伤运动员。

编织中,大家会用绒线紧紧缠住每一截金属的末端,保证肉眼看不到任何金属。编织完每一枝花,都会夹在自己头部和肩颈之间,来回“拉锯”,检验有无金属伸出。

2022年1月14日,当500束“荣耀之花”全部完工、打包转送,希望之家的伙伴们激动地流下热泪。“荣耀之花”,不只是残奥运动员们的勋章,也是150位北京残障朋友的勋章。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7)

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比赛前八名都有获奖证书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张家口颁奖广场将举行44个项目的颁奖仪式。颁奖广场除了为冠亚季军颁发奖牌,也负责为获得比赛前8名的运动员制作获奖证书。和一般的打印不同,运动员获奖证书的制作流程非常严格,要求运动员信息必须位于正中,误差超过1毫米就作废。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8)

据了解,冬残奥会期间,张家口颁奖广场将运行7天,每天将举行6到10场颁奖仪式。“比起冬奥会,颁奖项目虽然少了,但是由于缩短运行期,我们每天的工作量反而有所增加。”张家口颁奖广场获奖证书及颁奖台主管李硕介绍。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9)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0)

证书测试纸,为冬奥会样式

运动员获奖证书要用专门的打印机进行打印,从装填纸张开始,就要求“严丝合缝”,差一分一毫都不行。“制作获奖证书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为了体现对运动员的尊重,再怎么严格都不过分。”

李硕介绍,运动员获奖证书采用宣纸打印,其中冠亚季军的证书还采用了绫绢裱封,可以说仪式感满满。在培训时,厂家还特别提醒,制作证书的备用纸数量有限,没有太多“试错”的机会。而且,证书必须要在比赛结束的24小时内送到运动员手中。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1)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2)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3)

裱封用绫绢,为冬奥会样式

为了让证书保质保量、按时地送到运动员手中,张家口颁奖广场成立了6人组成的证书打印小组。李硕和同事精细分工,有的负责排版,有的负责校对,还有的负责打印标签,将证书装入特制的纸筒内。为了减少失误,李硕自学了法语,甚至还自学了排版软件。

李硕说,冬奥会的获奖证书有中、英、法三种语言,每一个字都不能出差错。有的法语单词实在难记,他就靠死记硬背。令人欣慰的是,在证书打印小组的严格把关下,冬奥会期间,张家口颁奖广场共打印获奖证书634份,无一张证书出错,配送过程安全顺利,实现了“零失误”。

北京冬奥残奥会表彰大会观感(冬奥小课堂冬残奥会颁奖少不了这些)(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