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一位朋友来访,说是小孩上三年级以来,越来越浮躁好动,摔跤碰头,缝了好几针,做事火急火燎,还跟大家嚷,激动得很。带他看一个中医,中医说是上火了,要降降火。她在想,有没有食疗方法,可以给小孩“降降温”。我说,你最近太严肃了,对小孩已经缺少母爱的温度,把他异化了。没有“生病”的孩子,只有认知错位的母亲。我非常了解这个小孩的发展规律,我认为他没有任何问题。
任何医生的眼里,只要面对来看病的,一定会仔细分析,找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会从未来发展的立场出发,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进行一些可能的预测。对于“疾病”的先知先觉,对于可能后果的提前干预,是医疗工作者的本能,也是职业责任使然。
我想,当医生脱下白大褂回到家里,与家人相聚时,不会随时去观察思考每个家族成员有没有病,不会动不动就去检查谁出现了症状要开处方下诊断书。正常家庭生活节奏里,患病是偶然现象,职业背景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当家长们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打闹吵架哭泣情绪失控,看到小孩给大人制造麻烦,看到他们拖延冷漠,对家长视若不见,看到他们跟大人叫板,叛逆狂暴,会感到这孩子不正常,会习惯于呵斥训斥乃至武力威胁。
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家长有意无意把他们视作了异类。
早晨该起床了,喊了半天还不起来,起来后穿衣服慢吞吞的,说还没有睡好;刷牙洗脸,要专门提醒了才去,吃饭慢条斯理,家长不停地喊:“快点!快点!”他(她)就像什么都没有听到,连眼皮也不抬,跟梦游似的;走在路上,拖步走,完全不和大人同步,急得大人停下来使劲催,还是不给力。
在教室,老师会偶尔给家长打电话,说小孩有点坐不住,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把家长叫到办公室说一顿,要求把小孩先领回家教育;回到家,家长把孩子狠狠批评一顿,然后是让他学习,他就那样漫不经心地坐着,忽然站起来往外跑,坐不住。多动症的孩子,把家长愁死了。
有的孩子脾气大,喜欢吵,老是哭,在家里争强好胜,处处不容人,又是闹又是打,天翻地覆,家长听到那惊天动地的哭声,就感到极其失败。上个网课,常常是心不在焉,自己玩,说也说不得,骂也骂不得,在家里,差不多就废了。
有些家长抱怨,要什么给什么,什么条件都给他满足,他就不学习,还在家里发脾气;在外面,他就变了一个人,跟谁都好,有说有笑,回到家,像是跟我有仇,不理不睬,还怨气冲天。我又没打他又没骂他,他就那样对待我,我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初三,就要这么叛逆吗?
拖延症,是情绪对抗的表现,是家长长期打压结果。他憋在心里,装作没听见,故意慢慢来,就是看你怎么生气,家长一生气,他心里反而乐滋滋的。拖延症小孩一般不怎么说话交流,默默站(立,坐)那儿,眼睛不看别人,只是自个玩耍。
脾气大情绪失控的小孩,要么一直被家长宠着,知道家长的底线,把家长吃透了,所以不怕,敢任意妄为,要么一直被家长的失控情绪影响着,不得不像家长那样去发泄情绪。家长失去理性对待,小孩便会失去行为的尺度。
多动不安静喜欢吵闹惹是生非的孩子,是缺少家长的智慧陪伴造成的。好动的背后,是精力充沛能量充足无所释放,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完全忽略其诉求,没有帮助小孩找到最佳学习成长方式的结果。举个简单例子,绘画和音乐,是小孩最能安静的方法,阅读和手工,是小孩可以接受的安排时间的方式,这都需要家长参与进去,和他一起互动,彼此依赖,共同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如果任由一个小孩自己玩,家长看手机做自己的事,小孩就无法集中精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长期以往,难以专注自律。没有大人的用心陪伴,孩子不能上路,当然会分心分神。
拖延的小孩,要施加鼓励和肯定;脾气大的小孩,要理性对待正确地爱;爱动不静的小孩,要耐心陪伴回应诉求,用艺术教育的智慧,促使其安静地长久地坐下来。
我们家长遭受的磨难,是从四个认知误区延伸而来的。
第一是问题式思维。我们认为孩子有问题,需要矫正改变,从医生的视角去“治疗”他的疾病,要把他归正,以免酿成大错,避免造成重大损害。例如,两三岁的儿童拿起棍子打到同伴头上,自己哈哈大笑,确实需要严肃处理并予以警告教育,但要了解根源,并耐心指导日常行为规范,减少其观看电视手机暴力镜头的频率,千万不要认为这个孩子“有病”。一旦有了“问题”视角,这个孩子就会被贴上标签,会在标签下成长,成为这样的“病人”。
第二是底线式思维。小孩的行为,如果发生在成人的世界,确实令人忍无可忍,但这毕竟是小孩行为,他们没有自觉自查自律自警能力与意识,未成年人本来就不能对自己行为负责,我们为什么要气得浑身发抖难以自控?例如,三四岁的小孩,手拿碗走在路上,经常会摔跤或把碗摔破,这是正常的,因为走路和拿物,二者不能兼顾,更因为他们容易分散注意力;碎碗或摔伤,他们都不能受到严厉责备,大人都没有必要大发雷霆,以后不让他们从事这类活动就可以了。
第三是工具化思维。当小孩入学以后,会有学习任务下来,他们要早起上学,晚上回家会按老师要求完成打卡和任务,我们家长,常常把自己设计为助教。在双减政策下,孩子不用去培训班上课了,家庭辅助教学的责任,自然落在了家长肩头,家长需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常态。但是,父母不应视小孩居家生活为学校生活延伸,不应视小孩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而应回到生活中心轨道上来,及时恢复亲子功能,以使关系正常化。与此同时,父母是最重要最不可替代的生活角色,完全走向“教师化”“工具化”,“职能化”,“面具化”,都是对父母角色的否定,都会带来亲子沟通巨大的成本。
第四是情绪化思维。这是家长最习惯的思维方式。家长要有情感,情感稳定持久具有温度和深度,热烈而深沉地爱,理性冷静地对待,但家长不要演绎一出又一出情绪化的戏剧,使孩子要么受宠若惊要么惊恐不安。宠溺偏爱是害,大声喝骂是害,轻易激动是害,言行失控是害。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家长是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孩子。面对孩子,以大爱无私的心胸气魄包容其缺点错误,以稳定平和的心态接受亲子冲突带来的挫折,以良好有效的自控示范正确的行为态度,这就告别了情绪化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