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好道术,炼丹服食,性寝躁急,喜怒无常。宫人等不胜怨惧,同谋构乱云。

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深夜,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将一根绳子勒在明世宗朱厚熜的脖子上,这场震惊朝野的“壬寅宫变”就这样突如其来的开始了!

当夜,嘉靖帝临幸曹端妃,熟睡之后,宫女们用厚布罩住他的脸,又用私下搓成的粗绳勒于颈上,欲置嘉靖帝于死地,由于没有经验,绳子打了死结,始终无法收紧,嘉靖帝无法气绝,宫女们又用发簪猛戳,嘉靖帝又急又怒,竟然昏死过去。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1)

此时,得到讯息的方皇后赶到现场,将这些宫女制住之后,急召御医诊治,那么,当时情况有多紧急呢?

嘉靖帝被勒受惊,气息将绝,诸御医畏惧获罪,不敢用药。惟独太医院使许绅冒着万死,“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明史》

嘉靖帝追求长生不老术,大量服食丹药,又缺乏锻炼,体虚气弱,虽然没有被宫女们勒死,却也惊吓昏厥。御医无奈之下,冒险施治,才抢回了嘉靖帝一条命!

熜曩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明史》

而为皇帝下药治病的御医许绅,也因为压力太大,最终一病不起!可见现场情势之紧张!那么,杨金英等宫女为何要冒着抄家灭族的大险,去谋害皇帝呢?这次“壬寅宫变”,却与女儿家的月事有关……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2)

月亮崇拜与女子的月事

当地球上进化出哺乳动物之后,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月事便成为“她们”所特有的烦恼,我们很难揣测“造物主”心思,为什么会将这种独特的生理现象赋予女性!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人性对于女性月事的关照是起源于何时。但很显然,当时的远古人类,正处在发展壮大前的蒙昧、弱小阶段,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敬畏,这种敬畏很容易发展成崇拜。

也许是某一天,某个刚刚性成熟的女性,正在睡觉,或者在采摘草籽果实、或者在吃饭,忽然看见了两腿间流下的红色的鲜血,惶然不知所措!

在残酷的自然界,远古人类的生存条件格外恶劣,人类不仅要与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还要抵抗饥饿疫病,更要与凶猛的野兽搏杀,免不了流血受伤,人类早就观察到了血液与病痛、伤害、死亡的直接关系,所以对于女性这种独特的生理现象充满了恐惧。

未知的恐惧很容易发展成崇拜,这与人类崇拜野兽、天地、鬼神是同一个道理,而人类对于月事的恐惧与崇拜,最终与月亮崇拜合而为一。

很显然,月事这种女性独有的生理现象,每月按期而至,到期即逝,与月亮的盈亏相对应,人们相信这中间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相互影响,故而把女性的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月经、月事,并一直没用至今。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3)

“其血上应太阴(月亮),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候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月亮在远古人类生活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精神意义,由于月亮特殊的天体位置,在黑夜的天空中格外明亮,与白天的太阳形成“阴阳对应”,很多地区直到现在还存在着月亮崇拜。而与之相关的女子月事,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特有的生理崇拜。人们把女性的第一次月事称为“初潮”,也是与月亮有关。

人们把女性定期向外流血的生理特点,归结于具有神秘力量的一种象征。远古时期处于经期的女性往往会被隔离,直到月事完毕后才恢复正常的活动。由于对神秘力量的崇拜,人们相信经血能够辟邪、破法。

在一些宗教活动中,沾有女性经血的符纸、布条被用于祭祀、祈祷、驱鬼,在一些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桥段。而真正将其用于“实战”的,却是清末的义和团。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他们携带的大炮,“声震十里、发如霹雳,中处土石横飞,锐不可当”,被认为是一种“法器”。

于是,义和团的拳民们,号召全城的妇女献出沾有月经的布条或者草纸,贴在城墙上,或者用长棍挑起来,认为这样能够让洋人的大炮无法发射,可惜,效果并不好,一阵炮火覆盖之后,具有神秘力量的月经布终究敌不过现代科技加持的火炮!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4)

除了这种“不可描述”的守城“神器”之外,义和团还有“喝符水”“神打”等手段,据说喝下符水、吞下香灰,就能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比武林中秘传的“金钟罩”“铁布衫”还要厉害,然而,当“神功”碰到现代化的枪弹时,科学无情地粉碎了迷信,也让华夏再一次感受到了热兵器在战争中的威力!最终导致冷兵器退出了战场!

当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认知制高点”,去嘲笑古人“迷信”“愚昧”,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即使是今天,不也还有许多迷信与崇拜吗?不也是对一些神秘现象无法解释吗?

此外,月事崇拜很有可能与华夏的红色崇拜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每个王朝都会有颜色崇拜,他们在颜色中引入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哲理,凡是“尚火德”的朝代,就以红色调为主。例如周、东汉、陈、隋、宋、明,直至今天,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红。

红色代表火、热烈、温暖、阳刚、灿烂、希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崇尚红色,这种红色往往体现在服装、礼仪、建筑、国旗、艺术等每个细微的环节。

对月事的崇拜不仅华夏有,在全球各地都有这样的现象,至今在一些地区的祭祀等传统文化中还能够看到月事崇拜的影子!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5)

“壬寅宫变”:月事崇拜到生理污化

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实质上是月事崇拜文化的异化。

从生理的角度来讲,女子的月事与生育是紧密相关的。女子在十四岁之后第一次来初潮,便有了生育能力。所以古代女子婚配一般都是在十四岁之后。而女性绝经之后,便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在月事崇拜中还有生殖崇拜的内涵。人们把月经当成了生命之源,称其为“天癸”。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故而,在封建时代,人们认为“天癸”中含有神秘的力量,是孕育生命的液体,女性的月事和受孕,都要靠“天癸”滋养,所以又把此物与五行阴阳联系起来,称为“元阴”“元气”。近代的武侠小说常有这种描写,例如“采阴补阳”等,是一门极其邪异的武功,被吸取的女子精血耗尽,而施术的却可以获得大补。

嘉靖帝差一点被勒死,就与这种月事崇拜有关。皇帝在成为一国之主后,充分享受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味道,可谓富有四海、权重天下、予取予夺,这样的好日子,他们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历史上的许多皇帝都追求长生不老。从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蓬莱仙山,到汉武帝晚年笃信方术,唐太宗服用“丹方”,这种“追求”一直没有停息!嘉靖帝也不例外!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6)

嘉靖帝刚刚即位时,以大礼议为开端,树立了自己在朝廷中的绝对权威,其后,他推行改革、革除时弊,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让明朝再一次恢复了政治活力,出现了少有的繁华盛世,被称为“嘉靖中兴”。然而,最终他还是走上了迷信方术、祈求长生的“老路”。

嘉靖帝即位后,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儿子,这对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隐患。于是,嘉靖十年,他在钦安殿设醮坛,率全朝官员祈福求子,整个大殿上香火绵绵。不久,结婚近十年没有儿子的嘉靖帝,数个妃子接连受孕,产下龙子,从此嘉靖帝更加相信方术。

大喜之下,嘉靖帝除册封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总领天下道教外,还拜为礼部尚书,并赐府第、授田、荫子孙,恩宠无限。邵元节病死之后,他又宠信道士陶仲文。陶仲文比邵元节还要神奇,不但预知了卫辉行宫的火灾,让南巡的嘉靖帝逃过一劫外,还通过祈祷施法治好了皇太子的病。

从此,嘉靖帝更加宠信陶仲文。随着年龄的增长,嘉靖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意愿更加强烈。而陶仲文为了保持荣宠,向他推荐了“无性纯红丹”,服之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甚至可以长生。这种药,从方子上来看,本质是一种壮阳的方剂,所以嘉靖帝服后才会觉得精神健旺。这种药有一味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红铅”。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7)

所谓红铅,就是女子的初潮。求长生心切的嘉靖帝,在全国选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女童入宫,取其“铅红”炼制丹药。这些女童在宫中遭受的待遇就是“药渣”。为了保证“铅红”的洁净,她们只能喝清水、吃素食,甚至在来月事前几天只允许喝清水!

这种丹药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长期服用沉积在体内,会导致重金属中毒,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史书上说嘉靖帝 “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很大程度上是服用丹药的后果。

暴躁易怒、喜怒无常的嘉靖帝,经常鞭打宫女,甚至直接将宫女“炼化”制药,直接死在他手下的宫女有二百余名。一时之间宫内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决定勒死嘉靖帝,由此造成了震惊朝野的“壬寅宫变”。

这起宫内的谋杀事件,对明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事之后,嘉靖帝长居西苑,一心修道,不再理会朝政,从而导致了严嵩的专权乱政,打击异己、消灭政敌,朝中几无刚正之臣。“壬寅宫变”最终成为嘉靖朝由盛转衰的开端。

嘉靖服用的“元性纯红丹”,实质上是月事崇拜的体现,但是古人在对月事崇拜、赋予其“神圣性”的同时,又视其为禁忌,认为月事是污秽的,不洁的,把女子的月经曲解为不详之事。如果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对女性月事的“生理污化”,是与女性地位紧密相关的。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8)

从人类进化的时间线来看,在母系氏族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采摘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女性,获取食物的能力要高于男性,导致女性在经济地位上也要高于男性,所以在石器时代,地球上不同的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女性崇拜和月事崇拜。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化、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部落进化为国家形态后,大规模的农耕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和政治基础,体力更强、更有进攻性的男性,在劳动生产和战争中更有优势,导致女性的地位随之下降,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女性始终是处于弱势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很大程度上是男性的附庸,整个社会呈现出力量崇拜、男性崇拜。而女性的月事也从之前的崇拜变为“不详”之事!男性把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视为污秽的象征。

“女子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李时珍《本草纲目》

对女子月事的曲解,体现在古代生活的很多方面。在民间,有“骑马拜堂、家破人亡”的说法,认为女性在结婚当天来月事,会给家族带来不幸。所以,古代上门提亲问生辰八字,除了看与男方是否相合之外,还要靠这个推算女性的月事,让婚期与经期错开。

体现在夫妻生活上,古人认为在经期交合“撞红”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甚至是看见与月事相关的物品,也会让人倒霉。当然,经期交合确实容易导致女性感染,而且也不卫生,但这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而已。

在古代民间,重大的典礼场合,例如祭祀、婚礼、葬礼、年节,都不允许经期的女子出现,会被认为给家庭带来厄运,冲撞祖先、鬼神!

这种将女性正常的生理与“污秽”“不洁”“不详”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是男权社会所特有的现象。通过在精神、生活、礼仪、风俗等对女性“弱化”“劣化”,更好的对女性进行控制!

时光滚滚向前,文明终将大兴,这种对女性的歧视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经成为了过去!女性可以昂首挺胸的顶起半天天,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逊于男性的光彩。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9)

因爱而生的卫生巾

当人类意识到月事这种生理现象时,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生理层面,如何处理这种“意外”就成了一件相当麻烦的事!这种“不洁”之物,除了会让女性惶恐之外,确实也会造成污秽、异味。

在人类漫长的史前文明和石器时代,女性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他们所用的物品,大抵是树叶、干草,或者是兽皮之类,将月事擦拭干净,或者洗净,保持身体的洁净!

在没有开化的穴居时代,人类腰上都只裹着一张兽皮或者植物编成的“裤头”,月事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随着部落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性别意识的觉醒,人类在进入部落时代之后,对月事的处理变成了一件更为麻烦的事情。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掌握了纺织技术,麻、葛、丝等纤维被织成了布匹,这种柔软、吸水、透气的物品为女性带来了舒适和使得,他们将能够吸水的草木灰缝进小布条,以此来吸收月经。富裕的贵族妇女,则用丝织品特为填充物,然后两边系带,固定在腰间。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10)

这种“卫生巾”柔软、吸水,更重要的是隐蔽,不影响女性从事正常的社交、生产,成为当时妇女的标配。事实上,这种形态的卫生巾一直到建国之后,还在民间被广泛使用。

大致在东汉时期,蔡伦改良了造纸术,这种用植物纤维做成的草纸,除了写字记事外,还是草木灰的良好替代品。比起草木灰,它干净、柔韧、易用,随用随抛,比起会产生污秽的草木灰强得太多了。当然,不是每个老百姓都用得起这样的“卫生巾”,草木灰卫生巾在民间依然被使用。

在华夏伦理传统中,月事与“性”紧密相关,被视为羞耻的、不能见人的,与此相关的书籍被定为禁书,古代女性的生理启蒙完全依赖于母亲在房中的私下传授。每当女性初潮来临时,母亲就会告诉她这是“脏的”,见不得光的,导致古代女性的性心理长期处于压抑当中。

实际上,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和潜意识里的“排斥”,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女性,往往被视为不要脸、没有羞耻!

鲁迅: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

在这种自我矮化心理的驱使下,女性在处理自己的月事时往往是小心翼翼的,甚至连丈夫都不告诉,以致于古代很多男性居然不知道女子居然还有月事。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11)

这种歧视带来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女性对于月事用品、女性贴身衣服的处理极其“匆忙”“隐蔽”!哪敢如今天这样,在太阳下挂得花枝招展,接受紫外线的曝晒消毒,往往是在房间内阴干、烘干,然后赶紧收藏起来,生怕被人看见。这样处理的“卫生巾”,细菌最喜欢了,附在上面大量繁殖,导致了女性妇科病的多发。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唐王建《宫词》

唐朝的王建曾经写过一首诗,来描述女性的生理期,只是写得太过于隐晦,没点古文功底和历史知识还真看不懂!我就奇怪了,这个叫王建的家伙怎么对这方面这么有兴趣?这么熟悉呢?

经期不宜行房,或是心情不爽、生理难受,可在封建礼教束缚的古代,如何告诉男性呢?古人的聪明就在于此。他们会采取在手腕上绑根红线,或者是脸上点个花红、朱砂,再或者戴上戒指,表示自己在经期,不宜讨论人生大事!嗯,丈夫就换个房睡呗!

布条式的“卫生巾”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也有过改良和进步,例如棉花传入中国之后,古人会用这种洁白、吸水的棉球作为填充材料,又轻又软又暖,多好!可惜也只有那些有钱的女性才用得起——因为用完之后就得扔掉,无法重复使用,须知当时布匹就是货币啊,官员发工资发的就是布匹!

而我们西方朋友,大多数居住在海边,他们比中国多了一种物品:海绵!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12)

近代卫生巾的雏形,出现在一战时间,在野战医院中,护士的工作非常忙碌,他们用将脱脂药棉裹在纱布当中,制作成了与现代卫生巾极其相似的月事用品。这个发明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十大发明”之一!可见它对女性的帮助有多大!

世界上第一块现代化的卫生巾,是美国的金百利克拉克研制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次性”,被起名为KOTEX,俗称“靠得住”,学名高洁丝,成为女性熟知的卫生用品。高洁丝对女性的关爱,无意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而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经济原因,现代化卫生巾发明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无法普及,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实在是女性之福!

很多女性,经常会羡慕大唐的开放,大宋的繁荣,羡慕那时候的文采风流和世间浪漫,总想穿越回那个时代,假如有一天能够实现的话,别的可以不带,一定要多带点卫生巾,避免使用布条、草木灰或者是草纸的尴尬……

古代原始人用什么取火(焚灰净身月亮崇拜)(13)

滚滚长江东逝水,万千繁华世间过。当我们羡慕古代的盛世繁华诗酒风流时,却没有意识到今天政治开明、科技发达所带来的优越的生活条件。站在彼岸看花,总觉得眼前为美!还是好好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