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中国的最高学府一般都是指北大清华等,在古代最高学府叫做太学和国子监,是古代主要培养人才的地方;当然招收的都是官员子弟。贵族学校都是为皇室宗亲或达官贵人服务的,一般平民是无法享受,如唐朝的弘文馆、崇文馆,明朝的宗学等,地方官学一般入学条件相对宽松,要求不高;大多数平民进入私塾的比较多。

学生学什么,从开始入学主要是识字,教材普遍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学到一定程度了开始学习一些经史、历法、算数等,还有一些本朝律法、礼仪等,在古代读书人主要是为了考取功名,在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使广大的下层民众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进入正题,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古人如何学习历史?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有用吗(古代的帝王将相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1)

怎么学历史?

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如何读历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去?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关头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将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设身处地”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历史学之所以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陶冶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素养”而已。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少卿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有用吗(古代的帝王将相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2)

帝王将相为何一定一定要学历史呢?

史书包含兵法、政理、劝诫、大义、文学、历法、礼制、刑法、地理、五行、食货、官制,一部综合大百科!

夏侯渊教儿子夏侯称兵法,使读《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本来就是一本兵书。再拿汉书来讲,司马懿家都研究汉书,看上去只是一个史学世家?《汉书》有十志,地理志、艺文志、五行志、刑法志、天文志、食货志,读懂刑法志可通晓春秋到西汉初的刑法变迁,可直接进入廷尉机构。关键还有艺文志,读完那个对诸子百家脉络基本全都了解了,而百家之学每一门都可以专著一书,艺文志能让人对百家学术就能有个基础了解,这是多么大的知识量?

孙子、论语、庄子、管子、韩非等,就拿论语的对话来讲,史书各种典故比比皆是。诸子百家内容在史书中基本都有,只是不侧重于学术。

指点江山,连地理都不通可不行的,不懂五行之学能玩转当时学术?食货志的内容又是啥?是田制、户口、赋税、货币、盐铁、计算等等内容,读懂食货志等于了解了当时的经济状态。国家经济政策,一举一动离不开食货,你说王安石、张居正,哪个不是食货专家?

史书承载的真不止是历史背景,中国各时代制度、经济、律法变化均在其中,虽然那些经验放到现在大多已不再适用,但也有很多可取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