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在的意思主要是指,用某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江苏宿迁人,小时候不务正业,专好一些刀枪棍棒,他二十四岁的时候,跟他的叔父项梁一起起兵反秦。后来失败了,他们就到处流亡。
项梁在流亡的时候,犯了事儿,被抓进了大牢,由于当时的司马欣给他说情,才得以出狱。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律法制裁,就继续流亡。他们流啊流啊,流亡到了吴越之地。恰好,被楚国的项羽看到。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的仪仗队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直接就忍不住喊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
这一次是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但在项羽这句话里,我倒是认为,项羽说的也许并不是他自己想要取而代之,而是给他的老叔项梁说,让他老叔取而代之。当然了,现在汉语翻译的译文是说,那个人,你可以取而代之。
项梁听到这个胆大包天的侄子说出这样的话,生怕引来杀身之祸,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并叮嘱他,别扯犊子。
2、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的意思是,把做饭的锅打破,把渡河的船凿沉,就是说,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跟这个成语有关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孙子兵法》,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成语。
大家都知道,秦朝末年,各地不满暴秦的残酷统治,不满严刑峻法,纷纷揭竿而起,啸聚反秦。最著名的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来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纷纷毙命。
两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07年,秦国将领章邯命令王离、涉间三十万军队围住了巨鹿这个地方,巨鹿是原本赵国的土地,赵王星夜发布文书,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先是让宋义统兵,营救赵国,但宋义胆小,不敢进攻秦军,其他各国诸侯也四处观望,一时间成为僵持状态。
项羽痛斥宋义不作为,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把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分到项羽麾下。
于是,项羽率领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英布和蒲将军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
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据说,这一次,项羽俘虏了二十万秦军,全部坑杀。
3、沐猴而冠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是,猕猴戴帽子,它的意思是说,猴子装扮得像人,实际却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依附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反秦大军中,有两彪人马比较突出,一彪人马是项羽,另一彪人马叫刘邦。他们在全国各地和秦军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为了打胜仗,他们的大领导楚怀王就激励他们说,如果谁能够先打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暴政,谁就做关中王。
刘邦虽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手下有很多本领高强的人。而项羽本人就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所以他领导的起义军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
但是,项羽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一向独断专行。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刘邦充分听取部下的意见,进攻路线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较小,因而得以抢先一步进驻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灭了秦朝。
但是,刘邦心里清楚,凭自己的实力,他现在根本无法与项羽对抗,便以退为进,先将军队撤出了咸阳,等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成就大事。项羽的路线安排不是很好,所以总是和秦军正面遭遇,费尽千辛万苦还是晚来一步。
所以他对刘邦极为不满,就以胡作非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愤。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到处冲撞杀戮,又放火烧了秦宫,大火烧了几个月,把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成了一片焦土瓦砾。即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宝玉器洗劫一空,然后准备率领众人回到江东。
当时,项羽手下的有识之士劝他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本也有些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哪里还像个都城的样子,就更加怀念故乡,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
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个鸟用,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的。
,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
后来,这句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妈的,这么大胆,在背后说老子,给我抓起来,扔到大鼎里煮熟了喂狗。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它指的是,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正在鸿门的宴会上。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
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你赶紧进去救他,如果去晚了,刘季身上就得多几个透明窟窿。
于是,着急忙慌的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项羽找樊哙过来喝酒,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脱离险境。
鸿门宴这篇文章,想必大家都学过,就不再这里细细讲述,也不多此一举了。
5、四面楚歌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和刘邦分立之后,原来约定以鸿沟作为界限,东边是项羽,西边是刘邦,两人互不侵犯。后来,刘邦采取了张良和陈平的计策,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于是刘邦联合韩信、彭越的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
刘邦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被围困的当天夜里,项羽在军帐中,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他非常吃惊,觉得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天亮后,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边突围逃走。
项羽边逃边打,终于逃到了乌江边,在那里,他自刎而死,结束了一代霸王的卿卿小命。
在这个故事里面,因为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后人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遭受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