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武艺超凡者甚多,若论究竟孰高孰低,读者们仁者见仁,只怕难以断定,但当谈及谁为《三国演义》中武艺魁首之时,必会异口同声,此人便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
说明马以赤兔最佳,能日行千里,将领中吕布最佳,不仅仪表非凡,而且武艺超群,所以吕布为武艺魁首,无人异议。但在书中,吕布并没有凭借自己力压群雄的武艺,器宇轩昂的容貌赢得赞誉,反而落下个小人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所占篇目并不长,主要活跃于第三回到第十九回。作者在有限的章节中,通过细腻的笔法,集中刻画了这一“三国”第一武将的英雄形象,高度概括了吕布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
其实,以降将类型来定位的话,吕布与刘备一样,也是属于数次易主,最后自己开创基业之人。不同的是,刘备凭其仁义之风,终成大业,吕布因反复无常,身首异处。因而,“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三姓家奴”便成了吕布的代名词。
一、
吕布出场可以说是“惊艳众人”,“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勇武得到了极大的夸张与渲染。吕布跟随丁原入京,凭借绝伦的武艺、冲天的英雄气概,加上俊朗的外貌,致使他一出场便吸引了众豪杰的目光。
董卓入京后,妄议废立之事,时任荆州刺使丁原拍案反对,董卓欲斩丁原,谋士李儒及时止住董卓,由此引出了吕布的出场:“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次日丁原与董卓城外厮杀,作者进一步详细刻画了吕布的形象:“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㹸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因吕布骁勇非凡,所以董卓大败。
“三英战吕布”既是将吕布之勇推至顶端之战,也是其扬名之战。但在此之前,书中还安排了“温酒斩华雄”的小插曲。“讨董”联军兵发泗水,威胁洛阳,董卓召集众将商议,且看吕布之言:“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狠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但这一次,吕布充当“绿叶”,并没有上场,因有华雄主动请缨。华雄并非等闲之辈,在泗水关外,斩杀鲍忠、祖茂,大败孙坚,极大的挫伤了诸侯联军的士气,随后华雄阵前大骂溺战,连斩俞涉、潘凤,诸侯们大皆失色。
这次出马,诚如华雄自身所言:“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若非云长及时出手,斩了华雄,诸侯何以抵挡?“温酒斩华雄”虽是云长颇为骄傲的战绩,但亦可以看出二人交战时的激烈:“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温酒斩华雄”虽是插曲,却是意义非凡,既突出了华雄之勇非常人可比,也赞扬了关羽之勇,更是衬托出了尚未出现的吕布之勇,可谓一箭三雕,先声夺人,为虎牢关大战埋下铺垫。华雄被斩,吕布亲自出马,面对各路诸侯,毫无惧色,愈战愈勇。
先是未至五个回合,斩河内名将方悦,接着手起一戟,刺穆顺于马下,十余合,砍断武安国手腕,公孙瓒亲自上阵,若非为张飞所救,恐怕己死于吕布方天画戟下,但却由此引发了《三国演义》中武将的经典对决一一“三英战吕布”。
对于此次交锋的双方而言,“三英战吕布”是一场双赢的战场交锋,文中写到:“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堰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据此描述,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吕布凭一己之力与刘、关、张相斗至少八十回合以上,不仅如此,吕布最后竟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试问天地间,除吕布之外,还有谁能如此?
因此,此次交战,不仅成就了“桃园三兄弟”,正如毛宗岗批语所言,“写吕布声势,愈衬刘、关、张声势。”但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吕布之勇,与之前同样使诸侯们束手无策的华雄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二、
如果说“勇而无谋”是吕布能力的体现,那么“见利忘义”与“三姓家奴”是便是吕布为人所不耻、遭人唾弃的根本原因。其中,见利忘义是对其本性的定义,是决定其行动的内在原因,三姓家奴是在其具体的行为处事之中形成的一个绰号。
吕布有此恶名,与其本身的多次投降经历有关。据《三国演义》描写,吕布先后依附的人有丁原、王允、董卓、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等,被俘后向曹操乞降而被杀。
诚然,一个有着如此易主次数行为的人,加上一向以勇武著称的吕布最后竟然乞降,其本身确实也当得起“见利忘义”之名,但高举仁德大旗的刘备,不也先后依附过数人,不也“背信弃义”,相残宗亲,夺取了西川?
在文本中,“三姓家奴”的“绰号”来源于张飞。虎牢关前,张飞大叫:“三姓家奴休走!”同时,张飞也是全书之中唯一敢叫而且敢当面叫此绰号之人。但问题在于,为何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三姓”固然是指吕姓、丁姓、董姓三个姓氏,具体指吕布本为丁原义子,被李肃策反后,认董卓为义父的事件。但“家奴”未必就是“家奴”,如果拜义父就是“家奴”的话,那么寇封认刘备为义父,关平认关羽为义父,秦朗认曹操为义父,为何无人对其叫“家奴”?
更何况,寇封还更改其姓氏,同时,吕布在丁原、董卓两处皆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怎么能用家奴来形容呢?因此,张飞之所以叫吕布为“三姓家奴”,并非吕布有着拜义父的经历,更不是鄙视其地位低下,实际上是看不起吕布的德行。
吕布德行如何?且看众多英雄的评价。李肃曾言:“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审配曰:“吕布,豺虎也。”糜竺曰:“吕布乃虎狠之徒,不可收留,收则伤人矣。”张飞曰:“吕布本无义之人,杀之何碍!”曹操曰:“布乃无义之辈。”袁术大骂:“吕布,背主家奴!”从以上数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布不论在哪一方诸侯眼里都是豺狼、恶虎,直指其“忘恩负义”的德行。
三、
吕布,形象地体现了两个对立的极端一一最好的武艺与最坏的品质。最好的武艺是其横行天下、藐视群雄的利器,最坏的品质是其身首异处、为人不耻的原因。后世在论及吕布时,既为其绝伦的武艺赞叹,又鄙视其低劣的德行,加上多次投降易主的行径,由此,吕布便成了《三国演义》中最富有个性的降将。
吕布之降,并没有像其他降将一样,显得多么的高义与恩德,观吕布先后之经历,恐怕他连择君,择主的思想深度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忠君了。他一叛再叛,不忠不义的一切行为均在于其独特的人生信条:“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这与“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一样,都是其本性的直接展露。吕布一生辗转多处,都未有尽忠,直至成为一方诸侯,皆是在此观念指导下的行为。如果吕布忠义便不会背叛丁原,如果吕布有择君之能,便不会认贼作父,更不会病急乱投医,投袁术,袁绍、张邈等平庸之辈。
吕布这种一切以个人欲望为出发点的做人信条,致使忠义、道德皆不能将其束缚。说叛便叛,说降便降,甚至在下那被俘时向曹操跪地乞命。吕布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不能被任何外力所驯服,这就势必导致吕布不能为诸侯们所容,也就无法在乱世之中立足。
刘备的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点醒了对吕布真心归顺还存有幻想的曹操。吕布之死,对刘备而言,无疑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曹操而言,则免去了今后重蹈丁原、董卓覆辙的祸害。因此,吕布也就自然会被当作最危险的人物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同时,也就决定了爱将如命的曹操、谦厚宽和的刘备也不能留其性命。
对吕布这种追求极端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作者的态度显然是否定的。文本中对这种为达目的不顾忠义的道德取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揭露,但作者对吕布之才的欣赏与肯定之情,却也溢于言表。
故而,作者在塑造吕布形象时,既体现了内心的矛盾性,又揭示了吕布性格的复杂性一一肯定与批判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不吝笔墨地描写吕布的绝伦武艺与英雄气概,不仅通过多次正面的交战显示其勇猛无双,即使在其死后也成为衡量一个战将是否勇猛的标准,曹操曾言:“马超不减吕布之勇”,既肯定了马超的武艺,又从侧面上映衬了吕布之勇,世上再无。诛杀董卓更是匡扶汉室,去除国贼的忠义行为。另一方面,又对吕布弑父与出尔反尔的事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其实,“三姓家奴”也好,“见利忘义”也罢,在乱世之中,吕布虽然未有对黎民百姓的厚德之举,也非十恶不赦的小人。论及吕布,历来多从“背主弑父”“贪财好色”“轻于去就”的层面上对其进行剖析。殊不知,吕布形象背后蕴含的意义,并非仅如上述之言。
假使吕布忠义双全,必不会背叛丁原,那么跟随丁原争霸中原,亦是必死无疑。《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中,不忠不义之徒难道还少么?唯有吕布的表现十分突出而己。
作者之所以竭力书写吕布的忘恩负义,其目的在于为刘、关、张等仁义之辈作反衬。因此,吕布悲剧结局的根源在于“勇而无计”并非“见利忘义”。“勇而无计”导致其兵败被杀,“见利忘义”则是成王败寇后的说辞,吕布的悲剧更是作者创作意图的重要体现。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有意将吕布之“勇绝”与诸葛亮之“智绝”进行鲜明的对比,在运用大量笔墨塑造如诸葛亮一般智者的同时,又从反面描写了缺少智谋在逐鹿中原时的被动局面,从而突出了智谋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不仅表明了在乱世之中,武艺的作用逊于智术的态度,更加阐释了二者缺一不可,唯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克敌制胜,图王霸业的有力保障的真谛。
由此可知,吕布虽是长于勇武,却是短于智术的乱世牺牲品,与其说吕布是饱受争议的“三姓家奴”、“贪财好色”的无耻小人,还不如称其为纯靠武力求得生存的“可怜虫”一一任凭吕布如何挣扎,都不能在乱世之中能安身立命。
从这点意义上看,吕布是一个除了拥有一身勇武、赤兔宝马与方天画戟外,再无其他任何依靠的孤胆英雄。
撰稿/丽定【读史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