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到2021年,我们经历的这7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7年!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1)

尽管2021年才刚刚过去10个月,并且目前只有前9个月的数据,但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的专家根据现有的数据推测,2021年在最近7年中排名第五或者第六,也可能排到第七。

但这不意味着全球变暖结束了,恰恰相反,情况依然很严峻。如果我们以七年为单位,那么最近七年时间里全球气温、海平面高度、海水温度以及酸化程度都呈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

而且,今年相对温度比较低,不是人类节能减排换来的,而是此前出现了拉尼娜现象的征兆。这是一种会让我们经历寒冬的气象,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迹象,海水的温度有所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拉尼娜现象结束,全球变暖的威力将会变本加厉地施加在人类的身上。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2)

而且。即便有拉尼娜现象,2021年也并不是真的凉快。今年北半球的夏天,北美洲、中东、欧洲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恐怖高温,甚至美国死亡谷逼平了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和2011年的那一次拉尼娜年份相比,今年的温度也明显偏高。

今年8月的时候,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东格陵兰海的海冰竟然在历史上首次迎来了降雨。要知道,这里往年都只有降雪的,这一次一下雨就是好几个小时,再一次刷新了人类的认知。

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的,就是温室气体。尽管2020年的疫情让许多国家实施了居家令,工业生产和出行都受到了影响。我们原以为这一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变暖进程减缓,但遗憾的是,这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情况仍然在恶化。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3)

温室气体不仅仅包含二氧化碳,还有许多气体,甚至水蒸气也是。而且,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也不是最强的,只不过其他的气体在 大气中的含量比较少,所以很少被提及。目前导致温室效应最严重的三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都创了新高。世界气象组织刚刚在《温室气体公报》中用一连串的数据警示着我们: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4)

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变暖,根据这项报告,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比工业化前提升1.5-2℃,也就是《巴黎协定》中的两大警戒线。超过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使自然灾害变得更加频繁而且威力强大。

根据此前的一项研究,在2021年1月到9月期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提升了1.09℃,距离第一个危险值仅有0.41℃,可以说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了。

科学家认为,包括我国河南省遭遇的恐怖暴雨,也与全球变暖有关。我国专家并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但我们可以借鉴此前的西欧洪水。导致这场洪水的原因也是罕见的暴雨,持续在一个范围内倾盆而下。当时科学家就认为,这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气温升高,和欧洲的温差减小,以至于降雨的云无法移动,最终全都浇在了西欧。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5)

(图片说明:德国洪水)

河南或者山西暴雨是否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仍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确认。但这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即便这两次不是,未来这样的自然灾害终究会出现。

而且,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许多地区经历了罕见暴雨的同时,南美洲已经连续两年经历大旱了。当地的河流流量也随之减少,对于农业、运输业和能源生产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就像我们说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关键因素。我们也知道,二氧化碳是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的。地球上有差不多3/4的表面都被海水覆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有一部分溶解到海洋里,导致海水酸化,这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6)

研究表明,海水酸化的程度已经创下了至少26000年内的新高。也就是说,上一次海水中融解这么多二氧化碳的时候,人类连种地都还不会,猛犸象都还没有灭绝。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从海洋最深处到山峰最高巅,从融化的冰川到无情的极端气象事件,全世界的人类生存区都在被摧残。”

这份报告在这个时候被发表,是因为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COP26)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联合国希望这份报告能够让世界各国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并尽快达成共识,挽救岌岌可危的地球生态。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7)

而且,想要遏制全球变暖进程,世界各国不仅要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还需要“富裕的”帮助“不富裕”的。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从2个世纪前就开始排放温室气体了,如今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今要节能减排了,我们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也背这个锅。根据专家的建议,发达国家需要拿出1000亿美元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在不耽误发展的情况下过渡到新能源时代。

最多自然灾害的十个国家(历史上最热的7年)(8)

显然,让人掏钱总是困难的,目前很少有国家响应这个号召,甚至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还发表演讲,坚持他们的重工业。印度刚刚宣布,在2070年实现碳中和,可以说遥遥无期,他们还在沾沾自喜……沙特阿拉伯还好,前不久宣布将拿出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各项全球气候环境倡议。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消除分歧。希望COP26能够有所进展,地球的环境已经处在崩溃边缘,不能再等了。无数生命或将灭亡,到时候再采取措施,恐怕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