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建立完善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的政策措施
全面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能力
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宣传
在近日举办的浙江省春季人才交流会上,提到技能人才的招聘情况,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彭先生连连摇头,“目前公司各类技能人才缺口在50名左右,可从年后一直忙活到现在,也只招到了十几人。”
而相比普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招聘难度系数更是直线上升。
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四换三名”等一系列组合拳的促动下,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懂机器、有技术的青年技能人才严重告急,不少企业的HR发愁:技能人才的招聘工作越来越难了。
面对技能人才紧缺现状,企业、学校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是怎样应对的,会采取什样的措施?未来的技能人才又会走上怎样的职业发展通道呢?
企业求贤若渴
技师学院学生没毕业就被抢光
技能人才一年比一年难招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是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同样逃不过这一难题。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的沈女士介绍,以前招技术人才很容易,通常在建德一个地方就能把所需的人招齐。由于公司里来自建德的人比较多,逢年过节时公司会开通建德专车,方便员工回家过节及节后返工。可在2013年,这辆专车停运了,一方面是老员工都已经买车或在杭州安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从事一线的技术活儿,现在再去建德招技术人才就很难。为了招到更多的技术人才,他们不得不转战省内其他地方,甚至到外省去招人。
在2016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当记者问起技能人才的招聘情况时,不只是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彭先生郁闷,很多企业的HR都是连连摇头:一天下来收获寥寥无几,不仅技能人才,就连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网络招聘也不尽如人意。
技能人才为何那么难招?技师类专业院校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表示,每年学院各专业毕业生都供不应求,供需比远低于1∶10,不少企业抢着和他们学校建立校企联盟,目前,光是汽车专业方面,已经有350多家省内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和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杭州技师学院2014年的一项统计,学院毕业生1432人,学生汽车类专业就业率、对口率分别为99.9%、99.2%,学生实习平均薪酬超过2220元/月,初次就业平均薪酬超过3500元/月。
招聘难只是第一道关
如何留下并培养他们也是个挑战
对于企业来说,招聘只是第一道难题,好不容易招进来的人才如何能留下、如何能够培养好也是一个挑战。
在一家民营企业从事焊工工作的徐先生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10年前,他从技师类院校毕业的时候,他们那一批同学都会在第一家公司工作3年左右,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家都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很少有人考虑跳槽。但现在就不同了,他们公司新招进来的技能人才能做满一年就已经很不错。
作为这些年轻技能人才的师傅,徐先生说十分“心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认真。我当年做学徒时,围着师傅求着师傅教我,可是现在,这些年轻学徒即便是我喊着要教他们,他们也不愿意学。”
甚至,有些技能人才在一家企业刚实习完就想走了。彭先生说,不少校企合作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来体验过一线技能人才的生活后都表示太累,一毕业就干脆都不来了。
“我们这边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在一线工作最少一年才能基本上手。”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严晓辉说,由于每家企业的设备不同,而且现在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不用说是刚毕业的学生, 一些经验丰富的技能人才也需要经常学习和培训。该公司高级技师秦曙光和李荣庆告诉记者,公司的很多新设备要他们先研究好,再传授给自己的徒弟。
记者了解到,现在不少年轻技工理论基础是有,但很多缺乏动手能力,却又不肯多学。
薪酬、环境、关爱 一个都不能少
给员工创造更多获得荣誉的机会
解决技能人才的招聘、用人难题,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企业的努力。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沈女士说,除了薪资福利外,对于一线员工来说,工作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杭锅一直致力于一线工人工作环境的改善,降低噪音、美化环境,建设花园式厂区。
严晓辉补充说,还需要给员工切实的关爱。比如,他们公司设有专门的爱心帮困基金,用于帮助家庭困难或患重大疾病的员工。因为对于一线工人来说,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到他们,这样的公司才真正有归属感。
当然,对于员工来说,更希望能在一份工作中让自己获得成长和提升。对于技术人才来说,导师带徒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有拜师学艺,还有升级版的名师带徒,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这些都能给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畅通的上升通道。
此外,适当的技能比武等,对技能人才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和鼓励,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在记者采访的一线技能人才中,不止一位表示曾有想要离开的念头,但想到自己曾经获得过省市职业技能竞赛的荣誉,还有些尽管只是厂里的比赛,但这些奖都能让他们树立起新的信心,感受到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对于“90后”的技能人才来说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高学历人才更吃香
“十三五”浙江要增100万技能人才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浙江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910万人,但高技能人才只有220万人。“十三五”期间,省人社厅提出新增100万技能人才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今年的全国两会中也提出了“工匠精神”。
我省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一直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着眼于建机制、抓培训、搭平台、夯基础、重宣传,着力打造适应浙江经济形态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比如,从2011年开始,每年选拔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赴国(境)外开展“金蓝领”培训,到2015年底全省已组织近1000名高技能人才参加该培训活动,其中赴国(境)外培训近400人。
此外,开展了青田石雕、龙泉青瓷、王星扇、湖笔、西湖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社会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的培训。
解决技能人才的紧缺问题,技师学院很关键。对于技师学院来说,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含金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邵伟军介绍,为了打破“技能人才大多是专科生”这一行业惯例,他们学院与各类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开展函授学历教育,让学生在毕业时既可以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又可以拿到函授学历证书。
这种与高校开展的复合式办学模式,增强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目前,学院每年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成人高考,已有900余名学生取得各个合作院校的本科、专科学历。这批毕业生十分抢手,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后成长非常迅速,不少人成为公司核心技术骨干和人才,在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技能人才·特写
秦曙光: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叶装二班的钳工高级技师
他的汽轮机年装配数稳居世界第一
提到优秀技能人才,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在去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的杨金龙,来自浙江的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其实,不只杨金龙,在浙江企业中,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均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他们独一无二的作用。
秦曙光很忙,即使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时不时要处理一下工作。从1976年进入公司,秦曙光带领的班组成员完成了各项装配任务,装配的转子产品单机功率500千瓦至7万千瓦,双机串联功率达到15万千瓦,机型从原先的十余种到目前的100余种。如果这些对你来说还有些难理解,那么,再告诉你一个数据:他的汽轮机年装配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每年经他们班组装配完成的转子价值达数十亿人民币。
“你现在看的这台转子,也就是汽轮机的心脏,价值1000万元以上。”秦曙光自豪地指着现场的一台机器告诉记者。
李荣庆: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工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高级技师
他的创新打破了日本技术封锁
同秦曙光一样,李荣庆也是1976年进入公司的,从事机床夹具的制造、装配、维修等工作,后来开始搞技术革新。现在,他带领技能工作室团队从事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叶片加工所需夹具的研发、设计及生产工作。在他不大的工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满是各类奖章及专利证明。
但最令李荣庆自豪的,还是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生产燃气轮机的过程中,他所带领的团队打破了日本在夹具方面的技术封锁,自主创新设计,填补了公司在该技术领域方面的空白。
对于企业来说,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简直就是企业的活宝贝,而由这些技能人才所带动的创新团队更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省已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0家,其中国家级17家。这些工作室在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充分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前4批159个工作室建成后,共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29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亿多元,其中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十余项。如杭州钢铁公司的邵宏斌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攻关,解决了烧结中使用低价矿的工艺难题,为企业节约原料成本1.22亿元。
(青年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