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企业就要开源节流。

何为开源?就是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是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者应该如何提升经营意识(何为经营何为管理)(1)

何为节流?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老板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把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相互混淆,总是试图通过管理来解决经营问题。

经营VS管理

一家企业的真正成果是在企业之外,是客户、产品和渠道,它们是企业的机会所在。一家企业应该花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这些地方。企业内部只能产生成本,做得再好,充其量就是效率高,成本低。

通常所说的经营、管理,其实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经营是指机会选择,解决的是方向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市场选择、产品(服务)定位以及渠道模式等。

管理是指降低成本,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具体来说,如何提升效率,管控风险。

企业发展首先是指经营上的发展,在经营上取得成功。否则,管理做得再好也不能带来机会。

经营与管理不是割裂开来,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经营上更多强调创新,管理上更多强调沉淀。经营上的发展给管理问题的解决带来条件,即在企业发展中逐步解决管理问题。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管理支撑经营的发展。一旦经营上的机会变成了常规任务,这时就需要纳入管理,考虑如何降低成本、高效运营。

经理人首先需要关注经营,关注机会,关注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追求效果;其次关注管理,即一旦任务明确,变成日常性事务的时候,就要考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经营解决的是发展问题,管理解决的是可持续问题。管理问题必须通过经营发展得到根本解决。

降低成本错了吗

管理者应该如何提升经营意识(何为经营何为管理)(2)

有家企业过去一直发展得不错,利润率也比较高,但近几年的发展突然放慢了脚步,利润率一直下滑。老板着急了,认为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于是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降低成本、梳理流程工程。每个部门都致力于梳理流程,修订流程,成本改善。有些费用能省就尽量省,有些费用不能省的就尽量降低。

刚刚开始效果比较明显,每个部门都在每月的项目评审会上“大秀”本部门的成本改善成绩。老板感觉不错,认为管理终于发力,成本终于降低。

但半年后,老板的眉头又紧锁起来:市场上传来的消息不容乐观,客户要求产品降价的压力非常大,有一些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势头很猛,形成对企业的包抄之势,而成本降低又出现反弹迹象。

老板感到迷茫……

管理者应该如何提升经营意识(何为经营何为管理)(3)

后来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这个企业不是管理出了问题,而是经营出了问题。具体而言,公司原来发展比较快的几年,恰恰就是因为该企业成功推出了一两款主打产品,全面超越了竞争对手,创造了市场。

但近几年,由于该公司没有新产品问世,加上竞争对手赶超速度快,原有主打产品竞争力一直在下降,原有的市场优势逐步丧失。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利润率下滑,个别市场占有率下降。

公司大张旗鼓开展降低成本运动本来无可厚非,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永恒主题。但过分强调成本控制,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形成伤害。一些所谓的“费用”实际上是对未来的投入,例如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等。

在企业成长中,需要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上,针对相对成熟的业务,可以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达到效率提升。

案例中这个公司后来的情况是:老板调整思路,主抓新产品的开发。第二年新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良好市场反应,企业又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成长中的企业必须优先考虑发展问题。企业开源是第一要务。没有“活水”进来,企业很快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变成“一潭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