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近年来,清宫戏可谓大行其道,很是引人关注。不过,和那些勾心斗角的宫斗剧情相比,真实的清宫故事其实乏善可陈,十分沉闷。

当然,如果非要举出几个相对精彩的例子,那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传奇算是其中一个了。只是,在董鄂妃的身上,至今仍有很多不解之谜。

曾有人说,董鄂妃是江南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董鄂妃是顺治弟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清宫秽闻,令人脸红不齿。

那么,这两种说法,哪种是真,哪种是假呢?

据清史专家孟森先生在《心史丛刊》中的考证,董鄂妃不可能是董小宛,因为后者是明末清初与陈圆园、柳如是齐名的江南名妓,后来成了名士冒辟疆的小妾。

从时间上推断,董小宛在顺治成年时已是阿姨级人物了,断不可能入宫和顺治产生爱情。之所以有人将董鄂妃混同于董小宛,可能只是姓氏称谓接近而已。

董鄂妃如何认识顺治帝(董鄂妃真是顺治的弟媳)(1)

那么,让顺治一生钟情的董鄂妃又是何许人也?

据官方记载,董鄂妃系清朝内大臣、正白旗鄂硕之女,也就是后来的大将军费扬古之姐。

董鄂妃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入宫后深受顺治宠爱,入宫当年八月二十五日即封贤妃,仅过了一个月,顺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其为皇贵妃。

董鄂妃的晋封速度,在清宫史上可谓是独此一例了。

有人说,董鄂妃入宫时已经18岁,其年龄超过了清宫选秀的规定,因而其入宫很可能并非正常渠道。当时在宫中服务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即有这样一条记载: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耳光。

随后,这位军人因愤怒而死,也许是他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妻子收入了宫中,并封为贵妃。”

董鄂妃如何认识顺治帝(董鄂妃真是顺治的弟媳)(2)

那么,这位军人是谁呢?有人说,他不是别人,正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他的夫人即为董鄂妃,也就是后来顺治的皇贵妃了。

根据清宫皇室家谱《玉牒》的记载,襄亲王死时为16岁,而董鄂妃是18岁进的宫,正是其丈夫死后不久。

博穆博果尔是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比顺治小3岁),其生母为原林丹汗福晋那木钟,林丹汗败亡后率部落归降于后金,并成为皇太极福晋,其与后者生有一子即博穆博果尔。

那么有人要问了,襄亲王是顺治的弟弟,董鄂妃是顺治的弟媳妇,那她如何会成为顺治的妃子?这不太离奇、太荒诞了吗?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据说,已为人妇的董鄂妃之所以会出现在顺治的视野中,并使少年天子一见倾心,这和清初实行命妇轮流到后宫侍奉后妃的制度有莫大的关系。

也许,正是在董鄂妃入宫侍奉后妃时,顺治与她不期而遇,由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这一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顺治十一年四月,孝庄太后突然叫停了命妇入侍制度,理由是“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

也许,孝庄太后已经听到了一些关于顺治和弟媳董鄂妃的风言风语。为杜绝后患,就干脆就停止这个制度,切断顺治同董鄂妃见面的途径,以把他们的爱情扼杀在萌发当中。

董鄂妃如何认识顺治帝(董鄂妃真是顺治的弟媳)(3)

随后的两年中,宫中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太后的禁令似乎未起作用。顺治和董鄂妃暗中仍有往来,事情最终传到了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耳中。

在当红杏出墙的董鄂妃被丈夫“斥责”后,顺治一怒之下,竟打了自己的弟弟、这个满腹委屈的丈夫一个耳光。由此,襄亲王当年七月怨愤而死,而董鄂妃却进宫成了顺治的妃子。

从时间上看,这一叙述倒问题不大,因为博穆博果儿被封为和硕襄亲王为顺治十二年二月,其死于次年七月,而就在这年的八月,董鄂氏被封为贤妃,九月被立为皇贵妃。

当然,说董鄂妃是顺治的弟媳也不是没有破绽。毕竟,顺治不同于他的部落先祖,其在汉人大学士的引导下熟读儒家学说,深知礼仪廉耻,不太可能做出这种有悖常伦的事;

而且,博穆博果儿死时,实际年龄才14岁半,他究竟是不是董鄂妃的前夫,其实也并没有得到证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推测大多是根据汤若望的那条记载,而这一记载说的“满籍军人”,显然和亲王差别甚大,如果真是博穆博果儿,那汤若望不可能不做区分。

而且,作为亲王福晋,是不会去服侍他人而是由他人服侍的,其所谓“命妇入宫”而与顺治擦出爱情火花,似乎也情理不通。

但不管怎么说,董鄂妃究竟是何身份,限于史料的缺乏,目前仍旧还是一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