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是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

第三课桂花雨怎么分段(五上第三课桂花雨教材解析)(1)

课文插图

《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三课桂花雨怎么分段(五上第三课桂花雨教材解析)(2)

课文插图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一句“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直接点出了桂花的突出特点,说明了桂花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了作者章年时与杜花有关的记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如,“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中的两个“浸”字,韵味悠长,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 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再如,写“摇花乐”的情景时,“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展现了又香又美的桂花,像雨样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渲染了摇桂花时的热烈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一句“好香的雨呀!”纯朴自然,桂花的香气呼之欲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这部分中,以母亲的话引起的乡情作结,点明了主题:月是故乡明,桂花当然是故乡的最香、最好,那阵阵摇落的桂花雨寄托的是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愁和她对童年欢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第三课桂花雨怎么分段(五上第三课桂花雨教材解析)(3)

课文插图

本文插图描绘的是“摇花乐”的情景。一棵老树, 一个竹匾,一树浓密的叶子, 一簇簇小巧精致的桂花,还有纷扬的“桂花雨”中摇花的慈母和欢呼的稚童,将故乡老院子里“摇花乐”的情景形象地再现到读者面前,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美好。

(来自教师教学用书 )

,